首页 百科知识 三极管基极是怎么控制集电极的

三极管基极是怎么控制集电极的

时间:2024-10-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晶体三极管简称为三极管。Pcm是指三极管参数变化不超出规定允许值时的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使用三极管时,实际功耗不允许超过Pcm,通常还应留有较大余量,因为功耗过大往往是三极管烧坏的主要原因。BUceo是指三极管基极开路时,允许加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最高电压。通常情况下c、e极间电压不能超过BUceo,否则会引起管子击穿或使其特性变坏。如果阻值接近于零,表明晶体管已经穿通损坏。

3.6 晶体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简称为三极管。它是由两个做在一起的PN结连接相应电极再封装而成。三极管外形是有3条(或4条)引脚的塑封或陶瓷、金属等封装的,三个电极分别叫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三极管的特点是起放大作用。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17所示,各种外形图如图3.18所示。

img41

图3.17 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img42

图3.18 三极管的外形图

3.6.1 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电流放大系数β和HFE

β是三极管的交流放大系数,表示三极管对交流(变化)信号的电流放大能力。β等于集电极电流Ic的变化量ΔIc与基极电流Ib的变化量ΔIb两者之比,即β=ΔIc/ΔIb。HFE是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是指在静态情况下,三极管Ic与Ib的比值,即HFE=Ic/Ib

β值的标识方式常用的有两种:色标法和英文字母法。

色标法采用较早,它是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点表示β值的大小。通常色点涂在管子的顶面。

英文字母法即在管子型号后面,用一个英文字母来代表β值的大小。该字母随同型号一起打印,省去了色标点漆的工艺,适应现代大规模生产。表3.6列出了一些三极管β值分挡标准。

表3.6 三极管HFE的分挡标准

2.集电极最大电流Icm

三极管集电极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即为Icm。需指出的是,当管子Ic大于Icm时不一定会被烧坏,但β等参数将发生明显变化,会影响管子正常工作,故Ic一般不能超出Icm

3.集电极最大允许功耗Pcm

Pcm是指三极管参数变化不超出规定允许值时的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使用三极管时,实际功耗不允许超过Pcm,通常还应留有较大余量,因为功耗过大往往是三极管烧坏的主要原因。

4.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Uceo

BUceo是指三极管基极开路时,允许加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最高电压。通常情况下c、e极间电压不能超过BUceo,否则会引起管子击穿或使其特性变坏。

3.6.2 晶体三极管的检测

这里介绍用万用表检测晶体三极管的方法,比较简单、方便。

1.判别三极管的管脚

指针万用电表置于电阻R×1k挡,用黑表笔接三极管的某一管脚(假设作为基极),再用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如果表针指示值两次都很大,该管便是PNP管,其中黑表笔所接的那一管脚是基极。若表针指示的两个阻值均很小,则说明这是一只NPN管,黑表笔所接的那一管脚是基极。如果指针指示的阻值一个很大,一个很小,那么黑表笔所接的管脚就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再另换一外管脚进行类似测试,直至找到基极。

判定基极后就可以进一步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仍然用万用表R×1k挡,将两表笔分别接除基极之外的两电极,如果是PNP型管,用一个100kΩ电阻接于基极与红表笔之间,可测得一电阻值,然后将两表笔交换,同样在基极与红表笔间接100kΩ电阻,又测得一电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小的一次红表笔所对应的是PNP管集电极,黑表笔所对应的是发射极。如果NPN型管,电阻100kΩ就要接在基极与黑表笔之间,同样电阻小的一次黑表笔对应的是NPN管集电极;红表笔所对应的是发射极。在测试中也可以用潮湿的手指代替100kΩ电阻捏住集电极与基极。

2.估测穿透电流Iceo

穿透电流Iceo大的三极管,耗散功率增大,热稳定性差,调整Ic很困难,噪声也大,电子电路应选用Iceo小的管子。一般情况下,可用万用表估测管子的Iceo大小。

用万用表R×1k挡测量。如果是PNP型管,黑表笔(万用表内电池正极)接发射极,红表笔接集电极。对于小功率锗管,测出的阻值在几十千欧以上,对于小功率硅管,测出的阻值在几百千欧以上,这表明Iceo不太大。如果测出的阻值小,且表针缓慢地向低阻值方向移动,表明Iceo大且管子稳定性差。如果阻值接近于零,表明晶体管已经穿通损坏。如果阻值为无穷大,表明晶体管内部已经开路。但要注意,有些小功率硅管由于Iceo很小,测量时阻值很大,表针移动不明显,不要误认为是断路(如塑封管9013(NPN),9012(PNP)等)。对于大功率管Iceo比较大,测得的阻值大约只有几十欧,不要误认为是管子已经击穿。如果测量的是NPN管,红表笔应接发射极,黑表笔应接集电极。

3.估测电流放大系数

用万用表R×1k挡测量。如果测PNP管,红表笔接集电极,黑表笔接发射级指针会有一点摆动(或几乎不动),然后,用一只电阻(30kΩ~100kΩ)跨接于基极与集电极之间,或用手代替电阻捏住集电极与基极(但这两电极不可碰在二起)电表读数立即偏向低电阻一方。表针摆幅越大(电阻越小)表明管子的β值高。两只相同型号的晶体管,跨接相同阻值的电阻,电表中读得的阻值小的管子β值就更高些。如果测的是NPN管,则黑、红表笔应对调,红表笔接发射极,黑表笔接集电极。测试时跨接于基极—集电极之间的电阻不可太小,亦不可使基极集电极短路,以免损坏晶体管。当集电极与基极之间跨接电阻后,电表的指示仍在不断变小时,表明该管的β值不稳定。如果跨接电阻未接时,万用表指针摆动较大(有一定电阻值),表明该管的穿透电流太大,不宜采用。

4.判断材料

经验证明,用MF-47型万用表的R×1k挡测三极管的PN结正向电阻值,硅管为5 kΩ以上,锗管为3kΩ以下。用数字万用表测硅管的正向压降一般为0.5V~0.8V,而锗管的正向压降是0.1V~0.3V左右。

3.6.3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90系列产品

常见的韩国三星电子公司90系列产品,在市场上也较多见。具体特性见表3.7所示。

表3.7 90系列三极管的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