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圆锥面的加工
一、任务情景
现有GSK980TDa系统的CAK6140数控车床和常用工夹量具的设备条件,请完成如图2-6所示零件图的单件生产加工,毛坯Ø25mm×80mm的45#钢棒。
图2-6 单件生产加工零件图
二、任务要求
(1)正确进行对刀操作。
(2)认识GSK980TDa编程指令。
(3)编写加工程序并进行仿真加工。
三、新知链接
(一)车削锥面加工路线分析
在车床上车外圆锥时可以分为车正锥和车倒锥两种情况,而每一种情况又有两种加工路线。如图2-7(a)所示为车倒锥的两种加工路线。按图车倒锥时,需要计算终刀距S。假设圆锥大径为D,小径为d,锥长为L,背吃刀量为ap,则由相似三角形可得:
(D-d)/2L=ap/S
则S=2Lap/(D-d)。
按此种加工路线,刀具切削运动的距离较短。
当按图2-7(b)的走刀路线车倒锥时,则不需要计算终刀距S,只要确定了背吃刀量ap,即可车出圆锥轮廓,编程方便。但在每次切削中背吃刀量是变形的,且刀切削运动的路线较长。如图2-8为车正锥的两种加工路线,车正锥原理与倒锥相同。
图2-7 粗车倒锥进给路线示意图
图2-8 粗车正锥进给路线示意图
(二)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
粗车时,应尽量保证较高的金属切除率和必要的刀具耐用度。
选择切削用量时应首先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根据机床动力和刚性的限制条件,选取尽可能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要求,确定合适的刀削速度vc。增大背吃刀量ap,可使走刀次数减少,增大进给量f有利于断屑。
精车时,对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加工余量不大且较均匀。选择精车的切削用量时,应着重考虑如何保证加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尽量提高生产率。因此,精车时应选用较小(但不能太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并选用性能高的刀具材料和合理的几何参数,以尽可能提高切削速度。
1.背吃刀量的选择
粗加工时,除留下精加工余量外,一次走刀尽可能切除全部余量。也可分多次走刀。精加工的加工余量一般较小,可一次切除。在中等功率机床上,粗加工的背吃刀量可达8—10mm;半精加工的背吃刀量取0.5—5mm;精加工的背吃刀量取0.2—1.5mm。
2.进给速度(进给量)的确定
粗加工时,由于对工件表面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这时主要根据机床进给机构的强度和刚性,刀体的强度和刚性,刀具材料,刀体和工件尺寸以及已选定的背吃刀量等因素来选取进给速度。精加工,则按表面粗糙度要求、刀具及工件材料等因素来选取进给速度。
进给速度vf可以按公式vf=f×n计算,式中f表示每转进给量,粗车时一般取0.3—0.8mm/r;精车时常取0.1—0.3mm/r;切削时常取0.05—0.2mm/r。
3.切削速度的确定
切削速度vc可根据已经选定的背吃刀量、进给量及刀具耐用度进行选取。
粗加工或工件材料的加工性能较差时,宜选用较低的切削速度。精加工或刀具材料、工件材料的切削性能较好时,宜选用较高的切削速度。
切削速度vc确定后,可根据刀具或工件直径(D)按公式n=1 000vc/πD来确定主轴转速n(r/min)。
在工厂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切削用量一般根据经验或通过查表的方式进行选取。
四、任务实施
(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1.零件图工艺分析
(1)零件加工内容分析:材料毛坯为45#,该零件形状比较简单,主要加工面为右端面及大端Ø25mm、小端Ø15mm,锥度1∶3,长30mm的圆锥面。
(2)尺寸精度分析:没有具体标明公差要求。
(3)表面粗糙度分析:没有具体公差要求。
(4)形位公差分析:形位公差无特殊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采用圆锥车削加工编程即可。
2.确定装夹方案
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
3.选择刀具
端面及圆锥面加工选择硬质合金90°外圆车刀。
4.确定加工工艺路线
(1)夹住Ø25mm外圆表面,外伸50mm左右;
(2)车削端面,保证表面质量;
(3)加工圆锥面1∶3表面。
5.工件坐标系的设定
工件坐标系原点设置在工件右端面与工件轴线的交点处。
(二)锥面车削工艺计算
锥度定义:C=
根据图样标注的参数和上面的公式,可求出d=D-CL=25-30×1/3=15mm。
切削起始点在端面前3mm位,L=30+3=33mm,所以d=14mm。
(三)程序示例
(四)刀具路径
刀具路径如图2-9所示。
图2-9 刀具路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