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沿革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沿革

时间:2023-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研究的高峰已经过去,但事实上,随着中国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国家庭研究反而迎来了一个新的家庭研究的高峰。纵观近年来中国的家庭研究,尽管研究视角、理论架构和方法工具各有不同,相关的家庭经验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家庭研究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沿革_家庭社会学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沿革

1.西方学者关于家庭生命周期的研究

家庭生命周期研究起源于西方。最初的雏形是1903年Rowntree用来解释贫困是如何产生的。修正家庭生命周期概念的工作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这时有关家庭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已被建立起来了,第一个家庭生命周期模型也在此出现,即Sorokin、Zimmerman、Galpin等人根据家庭内成员的组合改变建立起的模型。与他们同时期的Kirkpatrick按子女的受教育情形将模型进行重新定义。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是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的拓展阶段,此时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融入新的建模变量,更多的生命周期阶段被予以界定。如,Bigelow根据子女的入学和家庭的支出情况将模型定义为七个阶段等。Paul C.Glick是第一位将家庭生命周期内容给予清晰界定的学者,其模型虽然受到不少批评,但迄今为止仍然是家庭生命周期研究的基础,而后的研究大多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修正。

Wells和Gubar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Murphy和Staples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和Gilly和Enis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是西方学者有关家庭生命周期研究的几个主要理论模型。[3]

2.我国学者对家庭生命周期的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家庭的研究对推动整个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发挥了重大作用。

唐灿综合了近现代家庭研究的理论和经验,认为中国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大体可划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30—40年代伴随新文化运动而起的学术繁荣时期,产生了一大批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的名家和名篇名著。如潘光旦的《中国之家族问题》、李景汉的《五百一十五农村家庭之研究》、孙本文的《现代中国家族问题》、费孝通的《生育制度》和《乡土中国》,等等;进入50年代,随着社会学被取缔,婚姻家庭研究进入相对沉寂时期;1979年社会学研究得以恢复后,婚姻家庭研究再度兴起并进入持续发展的时期。有人将这一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1979—1990年,被称为奠基阶段,婚姻家庭迅速成为热点研究问题;1991—1996年,被认为是发展成熟阶段,研究主题、方法和视角都进一步丰富;1997—2000年,则是研究降温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学研究的中坚力量转向关注其他更为重大和严峻的社会问题,著作、文章明显减少,但主题更加多样化,研究方法更加成熟。”

家庭研究的高峰已经过去,但事实上,随着中国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国家庭研究反而迎来了一个新的家庭研究的高峰。根据中国知网的统计,以家庭为内容的文章数量在2000年之后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但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却没有出现同步增长的状况,反而鲜有观点鲜明、资料丰富的文章和著作。

尽管如此,中国家庭变迁的过程还是受到众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人口学家的关注,在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和观点,这与中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民族众多等客观原因有密切关系,也与学者们所处的学科角度不同、运用的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的工具和方法有一定的联系。家庭作为社会单位和社会组织,居于个人与社会之间,便于使用不同层次的理论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所以能够形成多种多样、特点鲜明的研究结论。纵观近年来中国的家庭研究,尽管研究视角、理论架构和方法工具各有不同,相关的家庭经验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家庭研究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