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变频器基本原理

变频器基本原理

时间:2024-10-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变频器中,采用调制技术使变频器输出电流波形近似正弦波。其外控信号为4~20 mA或0~10 V的直流信号,改变其大小,就可改变变频器输出电压及频率,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同步变化情况下的调速。所以变频调速的调速精度、功率因数和效率都较高,易于实现闭环自动控制。

变频器调速基本原理可由下式分析

式中n——电机转速;

f——供电电源频率;

p——电机极对数;

s——电机转差率。

由式(2-6)可见,如果均匀地改变电动机定子供电频率f,可以平滑地改变电动机的同步转速。实际上,在改变f的同时,还需保证电机输出力矩不变,因此在电机调速过程中,应保证输入电压与频率的比为一常数。改变f的调速属于s不变,同步转速和电机理想转速2-32所示,380 V、50 Hz三相电在变频器内经整流变成直流电源,再通过受控逆变器,转化为频率与电压比值为定值的变频电源。在变频器中,采用(PWM)调制技术使变频器输出电流波形近似正弦波。其外控信号为4~20 mA或0~10 V的直流信号,改变其大小,就可改变变频器输出电压及频率,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同步变化情况下的调速。所以变频调速的调速精度、功率因数和效率都较高,易于实现闭环自动控制。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如图

图2-32 变频器原理框图

图2-33 变频器控制面板

1—状态显示框;2—功能键;3—增加数值键;4—减少数值键;5—访问参数键;6—改变转向键;7—变频器启动键;8—变频器停止键;9—电动机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