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给水排水专业节能设计深度要求及节能专篇编制
10.4.1 方案和初步阶段节能设计深度
①是否充分利用城市给水管网供水压力直接供水。
②入户管水压大于0.35MPa的是否采取减压措施。
③是否按用水类别分别设置水表。
④空调冷却用水、游泳池用水等是否采用循环供水系统。
⑤绿化用水是否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
⑥卫生洁具及配水件是否选用节水型产品。
⑦水泵、加热器等是否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
⑧冷却塔补水管是否设置计量装置。
10.4.2 施工图阶段节能设计深度
1)节能设计深度要求
①设计总说明中应说明市政供水压力,最不利点给水所需压力,消防所需压力。
③应说明每一分区生活最大小时用水量,若采用变频给水设备应说明设计秒流量。
④应说明循环水系统的使用性质,如空调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工艺设备冷却循环系统,游泳池、水景的循环系统等。
⑤应说明每个循环系统的循环水量,设备进出口温差及所需压力,当地气象参数。
⑥应说明热水系统所采用的热源,热水最高日用量及设计小时耗热量。
⑦应在材料表中标明所选用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如水泵的流量(应注最大~最小流量),扬程(最高~最低)、功率、效率,冷却塔的水量、功率,热水机组型号,制水用量等,以供审查时校核。
2)节水设计深度要求
①设计依据中应有《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
②设计说明中应强调采用的节水卫生器具其性能满足CJ164—2002要求。
③小区、厂区、建筑物地进户管上应设总水表。
④住宅每户,公共建筑各用水点,工厂各用水部门均应设水表计量。
⑤住宅的水表应在户外便于管理的地方集中设置。
⑥绿化洒浇用水,水景及各种循环系统的补给水应设水表计量。
⑦水景、游泳池及工艺设备冷却用水应循环使用,应有相关的循环系统设计图。
⑧水池、水箱应设置水位监控系统,设置溢流报警水位,防止长时间溢流。
⑨热水系统应保证干管和立管中的热水循环。
⑩在工厂设计中有条件时采用复用水系统。
10.4.3 节能专篇编制
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
主管部门对上阶段给排水节能设计的意见。
2)节能措施
①说明水源和市政给水管的压力或供水高程,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给水压力。
②说明给水分区的划分、分区供水方式(包括市政直供水和二次加压供水的服务范围)、系统所需的减压措施。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控制最低处用水器具的静水压不超过0.45MPa,入户管水压不大于0.35MPa。
③说明热水加热方式及主要设备选择。
④说明设计选用的水泵、加热器等设备属高效节能产品。
3)节水措施
①说明系统中采用的循环系统,重复利用水资源技术措施及循环水使用率。
②说明不同建筑类型及同一建筑不同使用性质的给水系统应分别设计计量装置。
③说明绿化等灌溉系统应推广设计微灌、渗灌、滴灌系统。
④说明有条件时,应积极推广应用中水系统及雨水回用系统,并简述其工艺流程及设计规模。
⑤说明选用的卫生洁具必须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座便器水箱容积不大于6L。
⑥公共卫生间宜采用红外感应水嘴、感应式冲洗阀小便器、大便器等能消除长流水的水嘴和器具。
⑦水池(箱)设报警溢流水位,防止长时间溢流排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