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设计的性别
明白了珠宝的作用,就无论如何都不想改变性别了。
——(意)乔万尼·桑蒂-马志尼
一位成功的白人中产阶级男性可能在时装上会有保守趣味,在新潮中发现不了快乐;事实上,他经常避开它。而另一方面,对于一无所成的妻子—母亲而言,参与时尚也许就是她们主要的,如果不是唯一的,参与进步的意识形态的手段。
——(法)西美尔
男女两性从生理到心理的自然差异,以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分工所造成的社会角色的分野,使两性之间形成了有差别的文化特质。在两性的社会角色分配上,东西方文化具有相似特征。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强化进一步巩固了两性之间在性格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在这一过程中,女性从属于家庭的角色在男性话语权的支配下,逐渐丧失了平等对话的机会。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每个时代的人都会热衷于探讨某个问题,而且仅仅是一个。那么,当今社会对于性别差异的研究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从理智上获得拯救的关键课题。[1]
性别、身体及角色
由于身体素质的优越,男性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承担了狩猎、耕作、制造等劳动强度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女性由于天然赋予的哺育子女和照顾家庭的属性,承担起以家务为主的工作。尽管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女性的编织、纺织、刺绣等手工技艺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社会的总体意识形态来看,仍然是以男权为核心的。在社会结构中,女性的依附地位伴随着男性意识形态的巩固而产生和发展。世代相传的社会文化对性别角色的规定引导着两性社会化的过程,创造出两性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观念所建构的男性特征通常表现为坚强、勇敢、独立,而女性最有代表性的特质为温柔、细腻、耐心、持家等。男性的成功标准为事业有成,女性成功的标准则为持家有道。一项研究表明,父母对儿子的期望主要是事业成功,如希望他努力工作、有事业心、聪明、有教养、诚实、意志坚定、受人尊重;而对女儿的期望则主要是善良或不自私、可爱、做个贤妻良母。虽然母亲表达出性别平等的观念,但她们为儿子定的学业和职业目标总会比女儿高,在目标未达成时所感受的失望情绪也比女儿强。[2]正如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创始人、《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所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成的,是社会文化—— 父权社会文化塑造着女性特征。著名思想家严复说:“中国妇人,每不及男子者,非其天不及,人不及也。”[3]社会文化属性,而不是生物性的差异,导致了两性之间的相对固化的社会角色分配,它直接影响了两性之间在心理结构上的平衡发展。在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东方世界,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尽管伴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女权主义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以后,由于技术和机器对人体工作强度要求的减弱,女性获得了更多参与到以往男性把持的工作领域的机会。男女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得到了改善,“壁垒”正在减少。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女性在两性竞争中的劣势地位。1980年,美国的女性在劳动力的总数中已占到42%以上,而在科学家中妇女只占18%,律师和法官的女性比例只为9%。米克曼和特斯莉指出,随着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部分女性进入原先由男性独占的精英专业领域,或在公共场所的等级分层中处于较高的职位层次,但她们始终是妇女中的少数,她们在职业与公共场所的性别隔离的等级结构中处于装点门面的状况。[4]联合国的调查表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的女性劳动者都比男性挣得少,女性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大约是男性劳动者平均收入的3/4,地位低和薪水低的双低工作成为女性工作的特点。在美国男女即使从事同样的职业并具有同样的资格,女性收入的中位数仍低于男性,女性的平均收入不到男子平均收入的3/5。[5]以媒体广告中的两性形象为例,女性形象多以年轻貌美为广告的主要传达信息,外在的美成为衡量女性美的主要标准。而男性形象则更多地以事业成功者的形象出现,他们流连在女性世界中,扮演着一个又一个孔武有力的英雄形象,而女性只能充当消费品的形象出现。电视广告中男女两性形象模式化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动因。这种固化的形象诉求所隐藏的正是由于社会文化观念所造成的两性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积淀的产物,正如男耕女织在人们的思维惯性中是天经地义的历史存在。在“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等响亮口号的背后,两性之间的内在的矛盾和对立被自觉与不自觉地掩盖了。当然,在与强大的“男权中心”社会文化规范的较量中,设计的力量是有限的。
尽管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的兴起,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和群体在自我意识方面产生了深刻的认识,但是应当承认,性别的差异内在地规定了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属性,以及在社会分工中的不同作用。从原始母系社会开始,男性与女性在共同面对生存困难和压力时,就面临这个问题。由于身体条件在适应劳动强度方面的优势,男性承担起劳作、狩猎等工作,同时把照顾家庭、哺育子女的工作留给了女性。而男性在性格方面的粗犷、豪放和女性的温柔、耐劳又内在地强化了这种社会角色的形成。以至于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在强硬父权社会制度的约束下,女性的社会角色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动摇。
社会心理学家迈克兰德认为:“性别角色成为人类行为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心理学家在经验研究伊始便发现了性别差异。”[6]在中西方社会文明的进程中,除社会发展初级阶段的母系社会外,当人类逐渐掌握和适应了自然条件,并有能力改造自然的时候,作为获取生活和生产资料主力的男性逐渐取得了支配公有财产的地位,并且把女性也作为私有财产的一部分。“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礼者也。是故无专制之意,有三从之礼。”[7]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中,以中国为例,传统的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维系了以君臣父子为纲的对女性的道德和伦理的约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在对妇女的人身和心理的控制基础上的男权社会形成了。并且在儒家文化的约束下,形成一条无行的枷锁。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社会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不仅失去行动上的自由,而且在思想上也受制于男性。从贞节牌坊到三寸金莲,女性的衣、食、住、行和行为规范完全以男性的好尚为标准,并形成了概念化的心理定势,形成向男性主导的公共语言模式靠拢的局面。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设计发展历程中,女性在很多领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以中国的纺织为例,西周时纺织已有专门分工,《拾遗记》记载:“成王之时,因祗国女工曾造云昆锦、列堞锦、杂珠锦、篆文锦等。”汉代时,巨鹿人陈宝光妻改进织造技术,“机用一百二十蹑,六十成一匹,直万钱。”这时还产生了地方性的设计特征。《论衡》中曾述:“齐部世刺绣,桓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东汉时王逸在《机妇赋》中生动描绘了妇女们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带花楼的双层提花机织锦的情形。十六国时前秦著名染织工艺家苏蕙以“回纹锦”享有才女之名。六朝时吴赵睦之妹“能以指间以彩丝为云龙虬凤之锦,大则盈尺,小则方寸”,被誉“针绝”。唐代的卢眉娘,能于尺绢上绣字迹细如发丝的经卷。元代棉纺织工艺家黄道婆用“错纱配色,综绒絮花”设计的“乌泥泾被”闻名于世。明代丁娘子所纺的细纱织造出了轻软的“飞花布”,顾名世家的妇女们不仅创出了“顾绣”,还经营绣庄,使设计走上社会;清代胡莲仙开创了至今尤盛的“湘绣”,而苏绣名家沈寿口授录成的《雪·绣谱》,集刺绣艺术之大成。[8]然而,从总体情况看,女性从事设计的领域比较狭窄。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为女性而进行的设计凤毛麟角,仅有的少数有女性记载的工艺美术品,也仅标志某妇、某氏、某女的字样。这些事实说明,在设计的历史进程中,女性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从属角色和附庸地位。
当然,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开展,世界各国的妇女逐渐获得了与男子相当的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和社会活动中,女性获得了平等的竞争机会。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虽然极大地解放了广大妇女的身体,使她们在社会交往中赢得更多的展现才华的机会。但是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中,传统的相夫教子的社会观念仍然深深影响着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帕森斯的功能主义认为,工业化社会,核心家庭成为不可避免的家庭模式,社会分化、流动增加和社会对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的需求导致了社会隔离,这些社会隔离在家庭中产生了鲜明的男性和女性角色,男人承担积极的工具性角色,妇女承担社会情感性角色。也就是说,传统的性别角色在现代的工业社会仍然通过核心家庭而起作用。[9]女穿男装虽然立足于两性的统一,但是在本质上仍然是以男性的审美好尚为标准的。“女强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职业女性嘲讽的代名词。女性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工作机会的同时,仍然要肩负起照顾家庭的任务,而且唯有后者才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男女不平等的角色,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加大了工作的强度和身心的疲惫。这是表面上的“男女平等”所不能掩饰的现实。在冰冷严酷的就业压力下,由于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的成长,使得男性的就业空间越发狭窄,在传统以男性为主力的诸多工作领域,如航天、钢铁、冶炼、铸造等领域,女性的参与增加了男性就业的压力。同时,也使得双职工的家庭在子女抚养、教育等方面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在这种看似悖论的情况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在夹缝中艰难维系着。
家具设计中的性别特征
从总体来看,社会角色的不同决定了男女双方的特定的生活交往空间和审美特征。男性以阳刚为美,追求粗犷、大气、简约、实用。女性以阴柔为美,崇尚细腻、甜美、小巧、精致。以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设计为例,男人是严肃的(他们穿深色的衣服,几乎没有审美装饰),女人是轻佻的(她们穿淡而柔和的衣服,饰以丝带、花边和蝴蝶结);男人是活跃的(他们的衣服使他们可以自由活动),女人是不活跃的(她们的衣服禁止她们活动);男人是强壮的(他们的衣服强调了他们宽阔的胸脯和肩膀),女人是弱不禁风的(她们的衣服强调了她们的细腰与削肩和一副柔和圆润的轮廓);男人是好斗的(他们的衣服有着尖锐突出的线条和清晰界定的轮廓),女人是顺从的(他们的衣服是紧贴其身的)。[10]这种审美好尚的形成,与两性天然的体态、素质和社会分工密不可分。
男主外,女主内,男女各司其职,成为东西方共同的社会角色分工,这种性别角色的分工决定了男性和女性的职业角色和身份角色,又内在地规范了个人的行为,每个人在社会共有的社会评价机制面前,潜在地形成了符合社会规范的由性别所决定的价值观。因此,在消费人群细分的非物质社会中,关注和研究占有“半边天”的女性的社会角色和行为特征成为设计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女性逐渐从男权社会中争取到更多自由平等机会的当下,无论在工业设计、平面设计还是在服装设计上,更多地看到以男性设计师和男性消费者的价值观主导的设计标准和评价机制,无疑背离了在设计领域内的平等宗旨。
空间的性别意识
在世界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女性成为各种招贴海报和用品中经常被采用的对象,原因却在于对男性心理的迎合和满足,这是显见的事实。因此,改变这种状况不仅是设计本身所关注的,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评价体制甚至政治环境和社会的稳定。设计作为物化的产品,在设计与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承担的使命从来就不仅是个体的。
性别与审美
男性和女性身体素质和心理特征的不同,既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内在地增加了适用性设计的难度。不同年龄和职业又将这种差异变得越发复杂。这就要求设计师针对目标人群的细分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的调整。所谓性别行为心理的物化即针对不同性别的心理特征进行的设计,它使设计朝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女性的审美心理和消费心理直接影响了她们对设计产品的评价和选择,因此也是为女性进行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内容。一项研究资料证明:在现代西方工业社会,“购物”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性别”活动。这种“性别”活动又被普遍认为是与一种而非两种性别相关—— 尤其是与女性角色紧密相关。所以,购物本身被视为某种程度的“女性”活动。[1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女性已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购买力。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女性为61 228万人,占总人口的48.3%,其中在消费活动中有较大影响的是中青年妇女,即20~50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约占人口总数的21%[12]。女性消费者不仅数量大,而且在购买活动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城市居民中,90%的支出都与女性有关。庞大的女性消费市场显示了市场细分和针对性别进行设计的必要性。女性在消费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是研究女性心理特征的重要依据。通过消费这一特殊的行为方式,女性的心理结构体现出以下倾向:
首先,对美的追求是女性审美文化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与男性相比,女性天然具有对美好事物和对美丽外观的强烈认同。心理学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女性是自恋的。女孩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学会打扮自己,为自己选择漂亮的服装和发型。洋娃娃不仅是女孩的玩伴,也是她们对人体形象美关注的开始。这种与生俱来的美的意识伴随着女性的一生。从孩提到少年、成年和老年,尽管不同阶段的女性对美的追求有所侧重,但是从总体而言,对外在美的偏好是女性一生不变的追求,她们沉迷在时尚的浪潮中,乐此不疲。
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购物(尤其是购服装)中获得乐趣。原因有二:首先,因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幻想她们的形象外表,所以,一般能更容易与服装、修饰相联系。第二,因为女性,而非男性被社会归于具有审美性能的性别,所以比男性更容易评价和品鉴具有审美意义的物品。[13]从奢华、夸张到简单、自然,对时尚的不懈追求,使女性成为流行文化最有力的推动者。当然,不同民族、种族,不同文化背景和职业的女性对美的追求是有差别的,对美的理解是多样的,但是对外在美,包括服装、化妆、举止的强烈的关注是东西方女性共同具有的特征。
女性在挑选商品时侧重产品外观包装的美观。这种对外在美的关注反映在消费行为上,使女性在购买和选择商品时特别注重产品的外观印象,往往因为直觉的判断而决定购买。据统计,高达93.5%的18~35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冲动消费行为,而冲动消费的金额占到了女性消费总支出的20%,产品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女性的购买欲望。因此,在女性产品的设计中,产品外观的美,包括造型、尺寸、颜色等,是设计师应考虑的重点。在细节上,对商品的要求也更高,这与女性细腻的心思是分不开的,即使是购物环境和营业员的服务态度也足以改变女性的消费行为。而男性则更多地考虑产品的使用功能和身份象征。
性别的不同设计类型中的表达
第二,求新求异是女性消费心理的突出表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希望通过产品来表现自己的独特品味和价值观。在社交场合,撞衫是女性非常忌讳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设计是女性心理的反应。对于处于时尚前沿的年轻女性来说,通过设计产品的消费所达到的自尊心的确立和虚荣心的满足是女性消费的潜在心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女性消费者总希望自己比别人更美丽、更具气质和品味,这种心理的驱动使得女性在消费中有意识地追求高档次、高质量和产品的新奇别致。这种消费心理使得设计朝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爱好幻想、渴望变化使女性成为时装、化妆品等商品的主要消费者和潮流推动者。
第三,女性更容易被外界信息所影响,然而在消费行为中又具有强烈的自发性和主动性。这使得作为“完美主义者”的女性的购买行为也体现出某些理性的因素。她们往往会对购买行为进行一定的规划。比如,对产品的货比三家以及注意咨询他人的购买经验等,她们擅长对产品的品质进行交流,因此对一部分比较理性的女性,尤其是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的中老年女性来说,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是她们抉择的关键。当然,“女为悦己者容”,女性在消费行为中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冲动性,她们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尤其是来自丈夫的意见成为女性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再如,商场的打折促销对女性通常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56%的女性因为打折影响而购买了本不需要或不打算买的东西,而被形式多样的店内展销活动所吸引实行购买的女性达到40.8%。
第四,在功能方面,设计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是女性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尤其在家用电器、汽车、电子产品等传统男性消费领域中,女性更容易受男性意见的影响。在服装、布艺、装饰材料等方面,则具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因此,功能复杂、操作难度大、消耗时间长的产品对于女性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Milgra)在他的著作中曾提出,人们愿意按照他们的角色地位所要求的行为方式行事。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妇女在获得更广阔就业空间的同时,承担起家庭和职场的双重压力,因此在生活用品中尽量要求简洁的功能,是女性在选择商品时比较注重的内容。
第五,与实用功能相比,女性在消费活动中,对商品的情感价值显示了特殊的追求。她们往往因为产品本身具有的某种特征符合女性的心理满足而产生购买的欲望,如华丽的包装、淡雅的气味、悠扬的音乐、闪亮的光泽、温润的肌理等。这些产品特征往往能够勾起她们对往事的回忆和联想。对产品的纪念意义、象征意义和趣味性比较关注,也是女性情感需要的体现。因此,设计外观和功能价值以外的意义,也就是情感功能,是女性消费行为中的另一种倾向。
从事女性消费行为研究的杨晓燕教授将中国女性的消费心理分为五种不同模式。包括家庭自我、情感自我、心灵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根据年龄结构和经济能力、社会和家庭地位的不同,女性的消费行为又有显著的区别。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一)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开始,随着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女孩对自身形体和外貌的关注开始增强。年轻气盛、活泼好动的女孩对外观新奇、漂亮、可爱的产品容易产生好感。装饰华丽、色彩鲜艳、造型夸张的设计是少女消费群体的最爱。同时,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她们往往不去考虑产品的品质和耐久性,充满幻想、善于模仿是年轻女孩追求潮流心理的反应。作为流行文化的先锋,她们对产品的喜好往往是感性的、直观的、即时的。
(二)中年时期:随着年龄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职业女性在社会工作的历练中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在生活中,担任了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成为家庭中重要的支柱。步入中年的女性,性格上增加了成熟的韵味,性格上更加柔和和内敛。在设计的选择上,也更趋理性。产品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更是个人的审美品味和生活质量的体现。因此,产品的经典性是中年女性在选择产品时注重的方面。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她们实现对优质产品的购买力。
(三)老年时期:由于社会交往机会的减少和身体素质的下降,老年女性将更多的精力从工作转移到家庭中。她们往往承担了主要的家务劳动,在家庭生活中享受晚年的乐趣。老年妇女对时尚的关注程度明显下降,她们生活的重心为维持家庭正常运转的生活日用。因此,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是老年女性的传统美德,她们一方面在消费品的选择方面更加重视性价比的比较,相信口碑,重视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实用价值,讲究产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往往不会选择包装精美、华而不实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到打折宣传的诱导,因为产品价格的廉价而冲动购买。因此,价廉物美是老年女性消费选择的基本出发点。而消费行为又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爱好密不可分,形成特有的消费习惯。
另一方面,女性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又因为职业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倾向。概括起来,可分为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两类。前者更重视产品的外在价值和品味,对流行文化采取认同的态度。特别是成功的职业女性,喜欢以消费自身的劳动所得来显示其独立性与不弱于男子的能力。[14]后者的消费注意力则主要集中在家庭用品方面,购买行为也更加理性,注重产品的内在价值。可见,不同的年龄和社会经历、文化背景和知识构成使女性消费行为产生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是由女性群体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既有生理方面的先天条件的限制,又因后天的社会价值体系和规范的影响而改变。为女性设计的产品必须基于以上对女性审美心理和消费心理的分析和了解,才能设计出符合女性审美特征和购买需求的产品。
归纳起来,与男性重视功能不同,由于对直觉的强烈敏感,产品的外观(包括外形、色彩、尺寸、肌理、光泽等)往往直接决定了女性的消费行为。对外观细节的处理成为女性产品设计的重中之重,从汽车到家具,越来越多流畅的线条开始出现在产品上。同时,与女性的生理相对应,女性在产品的选择上倾向于质量轻薄的产品。轻薄灵巧,成为女性设计的突出特征。在配色方面,丰富多样和变化无穷成为女性产品的标志。因此,许多电子产品仅通过鲜艳的色彩就具有了女性产品的标志性。比如红色、粉色、紫色、橙色等鲜亮的色彩打破了传统男性产品的青、黑、灰,成为女性时尚生活和个性特征的写照。以数码相机设计为例,佳能的IXUS—I系列、SONY的DSC-P2、DSC-U20、BenQ的DC3410都堪称典范。在质量上,DSC-P2仅177克、DC3410只有120克、IXUS—I更是仅重100克。色彩上DSC-U20具有橙、粉紫、浅蓝、银、蓝、黑六种颜色;IXUS—I具有白色、铜色、银色和金色四种风格;BenQ DC3410更提供了挑逗红、纯情白、诱惑蓝、炫目金、迷人银五种色彩。
提包设计中的性别意识
女性职业向传统男性主导领域的扩展,使得设计面临新的挑战。女性成为汽车市场上异军突起的购买力量,女用汽车的需求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日产汽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消费者在决定选购哪个汽车品牌时,女人的意见占了60%。美国CNW市场调查公司近期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美国,新车买主中有49%为女性,二手车买主中有55%为女性,女性影响着80%的家庭购车决策。在欧洲,30%的新车买主为女性。其中,德国有57%的妇女拥有自己的私家车,法国女性车主占汽车市场的35%。在日本,女性驾驶的轿车占国内轿车保有量的35%,这一比例比10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在中国,女性车主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有关家用轿车购买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已经拥有家用轿车的消费者中,男性占48.6%,女性占51.4%。在电子产品设计领域,女性的手机占有率已达到40%。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TCL等行业巨头已经在女性产品设计方面进行了尝试。很多大品牌都推出了女用机型,强调产品外观的鲜艳、小巧和趣味性,打破了男性消费市场长期以来的单调、质朴和功能化,受到了女性消费群体的欢迎。在汽车设计方面,卡迪拉克推出的粉红系列高级轿车在外观上具有鲜明的女性特征,为女性的汽车设计使汽车从内到外的空间都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为女性设计使得工业设计在非物质社会的今天,为冰冷的产品设计市场注入了新的温情和活力,而这也从另一方面强化和扩展了设计的内涵。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伴随着君主专制和封建社会的瓦解,女性在政治、经济和生活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与男性竞争的机会。尽管这种机会的取得仍然没有摆脱男性主宰的话语权。经济能力的提高、社会活动和交往范围的扩展,使女性在产品和用品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不仅在传统的女性主导的服装设计、染织设计领域,即使在室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方面也拥有了更多的能动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能力的增强使女性在自身价值增加的同时,在产品的选择和使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们已经不满足于使用男性化的产品和工具,而要求产品更多地与身份和地位以及个性相吻合。这种设计是脱离男性审美特征而具有女性独立的价值观的产物。它既是个体的选择,也是社会选择的产物。
生活空间从厨房到工场,从家庭到企业的拓展,使得女性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们渴望与男性平等的就业和参政机会,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标志性财产。而设计,作为与大众衣、食、住、行紧密结合的物化的产物,自然在形成、满足和塑造新的女性形象方面具有不可回避的责任。从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传统的仕女画,还是近代的月份牌画,女性形象都是作为男性的消费对象而存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女性的形象无论环肥还是燕瘦,都是以男性的好尚为标准的。而男权的话语不仅约束了女性的身体,如三寸金莲和紧身胸衣,使女性的身体受到伤害,而且用三纲五常、封建婚姻的伦理制度限制了女性的行为和自我意识的萌发。近代以来,民主革命的发展在解放妇女的口号中,使妇女开始具有了某些与男性对话的机会。女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且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应当承认,男性和女性在身体和生理以及社会活动方面具有先天的差异。为女性的设计首先应当承认这种差距的存在。如果我们要挖掘这个“女性文化”,我们首先必须面对差异问题,事实上,我们在使用“女性”这一概念谈论文化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承认了差异,而且等于承认了与之相对应的“男性”这一概念。[15]一味地强调男女平等实际上是以牺牲了女性特有的品质为代价的,从根本上也是以男性话语为纲领的。因此,对设计师来说,研究和分析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并找到客观的规律,是女性设计的出发点。其次,在两性的差异面前,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尊重的态度。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因此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女性的生活行为和心理进行剖析和评价,是设计为女性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建构合理社会结构的内在要求。
基于性别依据的设计认知
长期以来由男性作为主导力量的社会环境使当下的设计方法论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无差别的、粗略的特征,根据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等来设计定位的理论、方法非常缺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基于社会结构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规范中,女性所从事的在家庭范围内的工作被认为低于男性所从事的社会工作。女性工作空间的狭窄限定了她们对设计产品的选择。同时,经济上的依赖状况又反过来限制了女性的独立设计行为和选择行为。
许多女性的社会交往空间仅仅限于邻里之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庭妇女的身份使众多女子将作为丈夫或儿子的陪衬而出现在社交场合视为唯一的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而且这种机会只限于上层社会的女性。在经济和思想上的主宰,使男性在承担起保护女性的责任的同时,也严格地束缚和左右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女性设计不仅难以产生,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存在的基础。因此,如同艺术史上鲜有女性艺术家一样,在设计的各个门类中,即使服装设计这样主要以女性为服务和消费对象的设计领域,也是由男性设计师牢牢把持的。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工业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以及非物质设计的发展过程,无论设计理论的更新还是设计思潮的迭变都是男性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由于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主导作用,产品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大都由男性承担,因此,工业产品形成工艺简单、造型硬朗、功能单一、色彩灰暗的普遍特征。在制造技术条件尚处落后的时期,产品的粗制滥造现象也时有发生。以至于1851年水晶宫世界博览会后,以拉斯金、莫里斯为代表的民主主义者终于无法忍受机器工业生产下产品品质的低劣,从而发起了旨在提升设计审美价值和情感回归的工艺美术运动。可以说,初期的工业设计的发展是男性视野下的设计,这种无差别的设计观一直影响至今。尽管在服装、染织、首饰等设计方面有部分女性参与其中,但在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女性无论作为消费者还是设计者,地位与影响力都被笼罩在男性的光环下。设计的功能性成为男性设计的特征,而装饰性则带有明显的女性面貌。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显示,正是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较量中逐渐形成了今日社会的多元的设计面貌。合作与对话是在接受两性差别的基础上给予的人文关怀,非此即彼的设计观念对于维系两性之间的和谐并非有益。无论对设计学还是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来说,两性关系的重构都具有历史的意义。
设计与社会结构之间不断发生着互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社会结构的完善和民主制度的健全,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女性对设计的需求成为设计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不同于男性的、以女性为使用者和消费者的产品成为新的市场需求。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生产了缝纫机、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减轻妇女负担的家用电器。同样,19世纪末办公室内女性劳动重要性的不断增加,成为社会变化的有利因素。为减轻劳动强度,打字机应运而生。[16]
同时,大量女性成为家庭采买工作的主力,女性消费者成为市场经济中最为突出的亮点。威廉·李奇在他对美国百货公司的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在消费资本主义那些早期令人愉快的日子里,逛百货公司构成了其大部分内容,许多女性认为她们发现了一个更让人激动的生活。她们对消费体验的参与和挑战推翻了传统上被认为是女性特征的复杂特质—— 依赖、被动……家庭内向和性的纯洁。大众消费文化给女性重新定义了性别,并开拓出一个和男性相似的个性表达的空间。”[17]女性消费群体的崛起和女性设计师的培养,使为女性设计成为设计的新的增长点。通用汽车公司聘请女设计师丽兹·魏特尔,为凯迪拉克的设计中加入了女性化的细腻,柔化它过于锋芒毕露的线条。福特汽车公司的PRDBE则是由设计师眯眯·文德英伦率25位男设计师完成的。雷诺汽车公司的设计师安妮·艾桑斯,则将她操持家务的心得和妈妈的关怀,用于SOENIC多功能休闲车的设计。VOLVO专门为女性所设计的一款概念车YCC,设计师团队共有6人,她们都是清一色的女性。更有一些厂商在推出新车前,特地组织女性顾客前来评点。[18]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需求是社会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2000年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和精信广告公司联合推出《实证未来——中国七城市消费导向研究》的报告[19]。通过抽样调查对中国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消费者、消费品及媒体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未来十大消费趋势第八条为:“女性价值”。文章分析:“可以说,在中国,中坚阶层的女性面对的不是平等问题,她们面对的是如何定义女性‘价值’的问题。”从近年的统计数据可见,女性成为家庭用品、服装、首饰、化妆品等消费品的主要购买力,为数众多的妇女儿童用品商店和企业纷纷成立。市场上的家具和饰品越来越多地围绕女性的爱好和品味发展。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就本质而言,女性对购物持积极态度的大大多于男性,相对地,男性则更多持否定态度。不仅如此,女性更有可能表现得非常积极—— 也就是说,她们“热爱”购物,而不仅仅是“喜欢”。同样,男性更可能表现出强烈的否定—— 即他们“痛恨”购物,而不只是“不喜欢”。再者,女性会对不同形式的购物都表示喜爱,男性则仅对某种特定的采购(如买唱片、电脑或电器产品)表现出兴趣。最后,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休闲活动,如看电影、上餐馆而言,女性比男性更乐意去购物。[20]从消费角度看,女性消费者逐渐成为购买产品的主要决策者,所以商家也投其所好,将用在女性服装、饰品上的心思用在了家具饰品当中。如果说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女性把“男女同装”作为自身进步的体现,那么女性在着装和其他产品的选择上的个性化导向则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和心理的成熟。她们已经能够有意识地摆脱男性意识形态的约束,寻找属于女性特征的表现形式,通过设计这一物化的行为,显示作为女性的自信的存在。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中: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就业妇女的人数已经增加了200%。劳动大军中妇女仅占少数的时代已一去不返。无子女妇女比男人更愿意工作。目前,大约有74%的男人参加工作,但79%没有18岁以下子女的妇女也参加了工作。有子女的妇女中,就业比例也占69%,接近男人的就业比例。就连有幼年子女的妇女也有半数参加工作。1970年,在企业界及许多职业中,妇女只是少数,仅占10%;而今天在银行、会计和计算机科学等大多数企业行业中,妇女比例已增至30%~50%,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过去20年间,信息时代提供了数百万个新的工作岗位,其中2/3由妇女承担,而且2000年后,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下去。[21]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许多经济学家频频感叹:“女性经济时代到来了!”女性的消费观念正在引发产品设计的革命。对于设计师来说,关注女性的个性和行为,在设计中建立合理的女性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女性自我意识提高的同时,加强对女性设计的关注和投入,不仅是对女性需求的迎合,而且是对两性自然差异的尊重。从根本上说,这是基于对平等的人的类的存在的尊重。正如Nike公司的女性产品分布的全球鞋类产品总监Darcy Winslw所说,“希望男性产品和女性产品是同盟者,而不是竞争者”。Nike鞋类产品总监Cindy Trames指出,女性目前处于衣中游牧的状态,早上做完瑜伽练习后去上班、照看孩子,然后再去跑步,Nike必须要适应这种生活方式。
从女性特殊的审美、消费心理出发,建立符合女性身份和地位的产品设计方法论对于保护作为弱势群体存在的女性和构建两性和谐的社会秩序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女性生养和哺育儿童的天然属性,使得女性的心理结构的完整不仅关系到女性自身的健康,同时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影响人类的未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女性设计需求的满足和方法论的建立不仅关乎当下,而且影响未来。在这一点上,为女性设计应被给予比男性设计更高的要求和更深刻的人文标准,因为为女性的设计包含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伦理价值。
女性设计
女性设计的提出有利于把男性设计也提升到更加完善的境界,它使男性设计成为独立的与之对应的设计概念,而不是女性设计的对象化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构建基于两性文化基础的设计分野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专门为女性服务的设计产品、消费环境不是剥夺和抢占了男性的空间,而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使两性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更加符合性别倾向,有利于尊重两性之间由于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差异,促进双方的个性的养成和性别因素的强化。
首先,设计分野的原点是两性之间的生理不同。其中对两性差异的形成最为重要的是遗传决定的两性生理结构的差别、性激素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性分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人体机能方面的性别差异。作为先天的存在,女性的身体结构更加复杂,身体的强度包括力量、耐劳等都远不及男性。因此,在产品设计上限制了产品的大小和重量朝向轻巧化的方向发展。例如TCL推出了名为“非常天使”的笔记本电脑,机身超薄,厚度仅有24毫米,重量仅1.8千克,同时推出的为男性设计的“非常英雄”笔记本电脑,厚度为37.5毫米,重量为2.7千克,两款电脑在体量上的区别体现了对两性生理特征差异的分析。
同时,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女性在公共空间的使用上比男性更加讲究。以公共卫生间的使用为例,女性比男性要求更多的使用时间和空间,这种客观事实决定了公共场所在此类空间的设计和规划方面,应为女性消费群提供更便利的条件。目前很多商家都关注到女用卫生间的紧张,因此,人性化地增加了女用卫生设施的数量,解决了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女性在社会行为中常见的烦恼。
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了针对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进行的设计,如孕妇穿着的防辐射服,以及专为哺乳期妇女设计的内衣、生理周期监测仪器等,体现了对女性给予的情感关怀。美国吉列公司根据女性的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惯,开发出各式女用剃毛刀。据统计,大约有71%的美国女性使用吉列公司的Venus除去体毛。专门为女性设计的Volvo YCC概念车考虑到女性在驾车中面临的两大难点—— 停车空间的判断和汽车的维修,专门设计了“辅助停车”键和“自动停靠”功能,以及清洗液注入口。方便的操纵和贴心的设计使女性的出行更加便利。目前,基于女权主义的提出,甚至出现了站立式女用便池设计,受到了较大的争议。这种对男女平等的强烈的渴望导致的比较极端的设计行为,对传统的设计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挑战。
其次,由生理差异所导致的心理认同的差异是建构两性设计分野的重要评价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由心理活动不同导致的设计行为的不同甚至超过了生理的原因。在产品的外观上,曲线形态因为给人以圆润、流畅、柔和、优美的感觉而受到女性的欢迎。在产品的色彩方面,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喜欢高明度、高纯度、高亮度色彩,暖色系色彩和多种色彩的组合也受到女性的偏爱。而且女性对色彩的喜好容易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在材质方面,表面光滑、手感细腻的产品最能引起女性的好感。
由于女性的生活环境仍然很大程度上围绕着家庭在旋转,因此女性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对话。这种心理状况使女性的行为往往更加细腻,私密性更强。在公共空间中,通过聊天和对话缓解心理压力成为女性突出的特征。因此,许多大城市中成立的女性酒吧生意兴隆,受到了女性消费者的欢迎。同时,女性在心理上比男性更容易接受劝导,女性的审美观比男性更为敏锐,女人的心境和感性支配着流行,商品的流行大多随女性审美观的变化而变化。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妇女比男子更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意即妇女更易于被说服,更易于受暗示,也更容易出现从众现象。所以在广告等宣传设计中,以女性的审美好尚和需求为出发点的设计,更容易产生效果。异性间对空间距离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女性与男性的接触所需空间距离较大,而男性与女性的接触所需空间距离较小。这种心理特征对于室内设计师和环境设计师来说,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三,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加感性,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性格的设计市场的细分,可以满足女性多样化的要求。例如,青年女性的热情活泼、中年的优雅大方、老年的从容高贵都是设计师在设计中应给予关注的内容。年轻女孩更容易被鲜艳花哨的外观所吸引,在消费行为上往往是选择瞬时性的时尚产品。年长的女性在选择产品时更多地考虑产品的品质和品味,着眼于产品的长期经济价值,选择产品往往更加理性。同时,女性性格的温婉和细腻使她们往往更关注产品的细节和质感。三星公司2005年秋季推出的E418手机,打出了为时尚女性量身定制的口号,手机外观犹如化妆盒,屏为可实现镜子功能的材料制作,打开手机,即可照镜子。并且内置专为女性精心设计的独特功能(化妆、购物、减肥等)支持卡路里计算,充分考虑了女性的兴趣和心理需求。TCL电脑日前在北京正式发布全球首款针对女性设计的液晶电脑——“PC SHE”。女性液晶电脑的推出,意味着PC厂商的下一步竞争将从单纯的价格过渡到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个性需求,用户导向产品时代已经来临。这款电脑的设计人此信息来自大庆房产网新闻频道,大庆房产信息网http://www.dqhouse.cn透露,新产品的创意灵感源自于荷兰郁金香的天生丽质,从设计理念上兼顾设计品位和女性情调,处处追求雅致柔美。其次,其纤巧、轻薄外观极富审美情趣:12升的小机身薄如文件夹,即便是柔弱的女孩也可以一只手擎起;其设计成浑圆倒角的17寸液晶显示器则应用了超清晰A级液晶屏,并采用了TCL所独有、曾荣获电视界的奥斯卡“艾美电视技术奖”的 DDHD数字动态高清显示技术;配合其具有水滴形按键和超薄的防水键盘、具有曼妙曲线的花蕾状音箱、卡通接线等细节雕琢,尽显设计师的唯美追求。该产品应用了Intel领先的3I技术以确保系统稳定。另外,“PC SHE”接近钟表秒针声响的超低噪音低达20 db(国家标准为不高于35 db)、低辐射等健康环保等贴心设计处处可见。可以说,TCL女性液晶PC以其美丽雅致、健康环保、稳定易用的全方位创新,造就了真正属于女性的“PC SHE”新概念。[22]
再如,在消费环境的创造方面,商家考虑到女性购物过程中,往往因为孩子的好动,难以集中购物精力,因此开发了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购物车。使年轻的妈妈在购物时,不必为宝宝的安全担心。针对男女两性购物习惯的不同,许多商场专门设立了男性等候座椅,为陪伴妻子朋友的男性提供书报杂志和食品饮料,有效减少了男性等候的焦躁,使女性能够安心购物。麦当劳儿童游戏区的设立使餐饮与娱乐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了不同家庭成员消费的需要。这些基于两性心理和消费行为而进行的设计,受到了广大女性消费者的欢迎。
对于地域所引起的民族习惯和风俗方面的差异,设计也应给予充分的考虑。例如,亚洲女性更加保守、内向,欧洲女性更加开放、外向等。亚洲女性的身材、肤色和气质也都与欧洲女性有着显著的区别。关注由于东西方文化所造成的审美心理的差异,是设计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建立两性设计分野时应积极推进的方向。
同时,设计行为中两性的相互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男性购买前的有意识动机即理性购买动机(如产品的品种、型号、大小等与产品有关的参数)大于潜意识即非理性动机(产品的香味、色彩、造型等因素),而女性往往潜意识动机大于有意识动机。女性的情感很容易受产品独特的包装、香味、色彩等辅助因素影响。在购买男性个人用品时女性对男性用品视觉触觉以及嗅觉刺激的敏感度往往大于男性,在刺激男性潜意识动机的同时,对女性潜意识的刺激也同样有助于男性过于理性的购买。……男性的购物过程多有女性陪伴,所以在男性个人用品造型包装等方面的设计中,在为男性本身设计的前提下,应稍加趣味以激发女性的情感需求,使之更好地完成购买过程。[23]作为心理的依赖与平衡,男性在选择产品时也会参考女性地感受,因为他们相信女性在款式、质料、做工方面更加内行。女性较多的制定或影响着男性的购买决策,因此,她们的审美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男性的价值选择。
目标顾客的自然特性、行为特性、心理特性是进行设计定位的依据。[24]只有充分考虑了两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个性方面的差异,并照顾到不同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结合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学、设计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工业设计史、人机工程学、产品语义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才能从根本上为建立合理的设计分野提供客观的依据。在设计分野的建立过程中,两性之间由于身体条件和社会结构造成的差异成为完善两性心理结构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从而有利于把设计的社会价值从物的创造提升到完善社会结构的高度,促进两性身心健康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注释】
[1]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72.
[2]Lois Hoffman. Changes in family roles, socialization, and sex difference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7,32:644-657.
[3]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N]国闻报,1898-01//吕美颐,郑永福.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62.
[4]Milkman , Ruth & Townsly, Eleabor Gender and the Economy in Neil J. Smelser and Richard Swedbery(eds). The Handbooks of Economic 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5]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26.
[6]David McClelland. Power: The Inner Experience[M]. New York: Irvogton,1975.
[7]参见《礼记·郊特性》《孔子家语·本命解》。
[8]胡鸿.女性与设计[J].装饰,2003(10):26.
[9]T. Parson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In Ruth Anshen (ed.), The Family: Its Function and Destiny. New York:Harper,1949. And T. Parsons and R.Bales. Family, Soci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Process. Glencoe, IL:Free Press,1955.
[10]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 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M].郜元宝,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8.
[11]柯林·坎贝尔.购物、快感和性战争[M]//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1.
[1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20331_15434.htm, 2001-05-15.
[13]柯林·坎贝尔.购物、快感和性战争[M]//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6.
[14]潘一禾.论妇女与消费[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15]廖雯著.女性艺术—— 女性主义作为方式[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6.
[16]胡鸿.女性与设计[J].装饰,2003(10):27.
[17]米卡·娜娃.现代性所不承认的:女性、城市和百货公司[M]//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91.
[18]女性与汽车设计,http://www.adp365.net/new_view.asp?id=1191.
[19]现代广告,2000(10):16-18.
[20]柯林·坎贝尔.购物、快感和性战争[M]//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1.
[21]Words of the Year. http://www americandialect.org/woty.html#2000,2000-02-21.
[22]http://www.dqhouse.cn/News_13082.html.
[23]男士用品包装设计中应注意女性情感,http://www.soxiu.net/art/sjln/200509/777.html.
[24]皮朝纲,钟仕伦.审美心理学导引[M].成都: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8: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