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础地理数据库设计

基础地理数据库设计

时间:2024-10-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按照数据内容在逻辑上进行分类组织和管理,并映射到GeoDatabase的物理数据模型,以满足数据处理、组织、管理、应用、共享以及系统性能的要求。每级命名空间的命名按照“父类命名空间+下划线+当前数据集标识”的规则进行,从而构成一个在整个城市规划与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中保持唯一的命名标识。Feature Class的名字应与物理层的命名空间严格保持一致,以便于数据的识别与管理。

4.3.3 基础地理数据库设计

空间数据库采用连续无缝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通过ArcSDE在Oracle或SQLServer中统一集中存储矢量数据集与栅格数据集。

在每一个GeoDatabase中可以包含Feature Dataset(Raster Dataset)和Feature Class(Raster)两种数据结构,Feature Dataset是共享同一空间参考的Feature Class的要素结合。Feature Class是独立的要素集合,用来存放同一种空间实体。Feature Class可以是Feature Dataset的子集,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按照数据内容在逻辑上进行分类组织和管理,并映射到GeoDatabase的物理数据模型,以满足数据处理、组织、管理、应用、共享以及系统性能的要求。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逻辑结构和GeoDatabase的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的逻辑层次结构划为五级:总库——分库——子库——逻辑层——物理层,并分别给每一级的每类数据赋予相应的命名空间。逻辑层、物理层的命名空间则直接对应于GeoDatabase中实际Feature Dataset、Feature Class的名称。每级命名空间的命名按照“父类命名空间+下划线+当前数据集标识”的规则进行,从而构成一个在整个城市规划与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中保持唯一的命名标识。

1.总库

总库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逻辑上的命名空间分配的起点,命名空间为JC(基础),按照命名空间的命名规则,其下级命名空间的命名均要以本命名空间JC作为前缀。

2.分库

总库下按照数据的形式划分为分库,其具体类型与命名空间如表4.1所示。

表4.1   数据类型与命名空间

img40

3.子库

分库中的各类数据按照比例尺等级可进一步划分为子库,其中4D、地名数据子库较多,涵盖了从1∶500到1∶25万等较完整的比例尺体系。按比例尺划分的子库及其命名空间如表4.2所示。

表4.2   按比例尺划分的子库及其命名空间

img41

4.逻辑层

对于矢量数据集,子库下面可以再进一步按国家的分类标准细分为逻辑层,逻辑层同样拥有自己的唯一命名空间,但逻辑层与GeoDatabase数据模型没有直接映射关系。

如子库1∶500(数字线划图)数据库,依据地形图数据分类标准,可按照测量控制点、境界、水系、交通、居民地、地貌、植被等类别进行分类并赋予命名空间,如表4.3所示。

表4.3   要素分类

img42

5.物理层

逻辑层可以按照具体的图层定义下级物理层,物理层的命名空间直接与GeoDatabase的Feature Class对应。Feature Class的名字应与物理层的命名空间严格保持一致,以便于数据的识别与管理。

同样以1∶500(数字线划图)数据库为例,依据地形图数据分类标准,其分层及命名空间定义如表4.4所示。

表4.4   分层及命名空间定义

img43

续表

img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