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城市信息化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城市必定是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基础上的各种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信息化城市。资金流转、交易支付、远程购票、通讯咨询等过程无不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因此信息化已经深入到城市活动的方方面面。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越高、经济实力越强、第三产业越发达,就越依赖于信息技术这个基础。所以有观点认为,信息、能源、材料构成了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城市中人口及产业的高度聚集构成了复杂的社会经济联系,实现这种复杂联系的方式有物资的流动和信息的传播。利用信息化和通信技术,信息可以得到及时、高效的传播,对物资和人员的流动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如物流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物流配送体系得以合理安排,节约人力成本,并且使配送过程处于全程监管之下;远程视频会议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参会者的交通出行,具有提高效率、节约开支、减少排放等方面的综合效益;金融系统的信息化则可使客户足不出户实现在线支付、股票及债券交易等,提高工作效率。城市规模越大,其社会经济联系就越复杂,信息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就越显著。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是实现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重要途径,SDI是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数据政策和实施机制的统一体。美国最先将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建设列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并建立了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数据框架。从1995年起,美国即已开始建立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数字正射影像、数字地面模型、交通、水文、行政单元以及公用地块地籍数据在内的数据框架。英国政府提出了国家地理空间数据框架(NGDI)发展计划,以促进和鼓励地理空间数据的有效联结、综合和广泛应用。其他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日本等,也纷纷制定了NSDI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开始关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全球性,由相关机构发起成立了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GSDI)应用联合会。该联合会是一个跨政府、跨行业的组织,旨在推进国际、国家、地方各层次空间数据的协调与合作,为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USDI)是SDI在地方层面的应用。通过提供全城统一的地理空间定位数据框架,实现城市各应用行业数据的空间定位和参照。USDI与普通概念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类似,是支撑城市有效运转的根本保障。围绕城市空间数据这一目标对象,USDI涉及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包括空间数据获取技术、标准、传输体系、管理与组织架构等。
信息共享是一个发展中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由于行业管理和数据安全等原因,部门数据各自独立、相互屏蔽、条块分割、缺乏基本的共享机制。同时,城市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由于缺少空间信息资源体系支撑,相当一部分职能部门还处在低级建设和应用阶段;城市空间数据系统出现重复建设、无序建设和低效应用的现象;标准化程度低,无法实现跨领域、跨部门、跨应用的信息资源共享,也无法实现整个城市资源的集成。
可以看出,在城市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建立统一的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解决城市数据共享问题、提高城市大系统运转效率的根本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