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栅格单元是规则形状,当描述空间自然边界时,很难完全拟合,这时,同一网格中可能会有多种地物类型或属性,这时,可根据需要采取不同方法决定栅格单元的代码。此法常见于具有特殊意义而面积较小且不在栅格中心的地理要素,如稀有金属矿产区、交通枢纽、交通线、河流水系等点状或线状地理要素。
4.4.2 栅格数据取值方法
由于栅格单元是规则形状,当描述空间自然边界时,很难完全拟合,这时,同一网格中可能会有多种地物类型或属性(如图4-13所示),这时,可根据需要采取不同方法决定栅格单元的代码。
图4-13 像元属性分割
①中心归属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心点对应的面域属性值来确定。对于具有连续分布特征的地理要素,如降水分布、人口密度等问题,中心归属法是首选方法。
②面积占优法:以占栅格单元面积最大的面域属性值决定栅格单元的代码,此法常见于分类较细,地物斑块较小的情况。
③长度占优法:每个栅格单元值以网格中线(水平或垂直)所经过的不同属性面域中拥有最大长度中线的面域属性值决定栅格单元代码。
④重要性法:根据栅格内不同地物的重要性确定栅格单元代码,即选取最重要的地物,并以其属性决定栅格单元代码。此法常见于具有特殊意义而面积较小且不在栅格中心的地理要素,如稀有金属矿产区、交通枢纽、交通线、河流水系等点状或线状地理要素。
对于同一栅格单元,选用不同的取值方法其属性代码值会有所不同,如图4-13所示的栅格单元,如采用中心归属法,其属性代码值为C,如采用面积占优法,则其属性代码值为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