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状况
一、历代分布及迁徙[4]
早在商朝时代,布朗族的先民“濮人”就向商王朝献短狗,向周王朝献丹砂。从那时起,“濮人”就一直居住在古永昌郡属地,是云南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
古代永昌郡范围内的“濮人”,由于分布地域广阔,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社会发展也很不平衡。分布在城镇附近和交通便利地区的部分“濮人”,逐渐与周围先进民族相融合,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而另一部分“濮人”则自汉代以来很长一段时期一直处在十分落后的狩猎和采集的初级阶段。由于这种狩猎和采集的不稳定性,“濮人”的迁徙活动甚为频繁。此外,一些大民族统治阶级的压迫也导致了部分“濮人”的迁移。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汉朝在哀牢区设置了永昌郡,统辖今天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各县境。置郡后,汉朝的统治和压迫日益加深,遂引起“濮人”部落酋领类牢于东汉建初元年(76年)的武装反抗。后来昆明人首领卤承率兵为东汉皇朝效劳,打败了“濮人”,迫使部分“濮人”南迁。东汉统治者还用行政手段强迫另一部分“濮人”迁徙。《华阳国志·南中志》说:“丞相亮南征……以凯为云南(郡)太守,伉为永昌太守,皆封亭侯,李恢迁濮民数千落于云南(今云南省祥云县及附近各县)、建宁(今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一带)界以实二郡。到了西晋惠帝元康末期(297~299年),在所谓“南夷作乱”的相互混战中,永昌“濮人”又有一部分向南移至永寿(今云南省凤庆县、镇康县、临翔区一带)。
唐代以后,对布朗族先民的分布记载较详。据樊绰《蛮书》卷四记载:“朴子蛮……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铁桥西北边沿澜沧江亦有部落。”这里所说的开南、银生两节度辖境相当于今天的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以南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永昌节度辖境包括今天的云南省保山市、临沧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寻传辖境包括今怒江上游及其以西一带,铁桥西北边沿澜沧江地区,即今天的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一带。也就是说,到了唐代,上至今天的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维西县,下至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都有布朗族先民分布。又《蛮书》卷六记载:“永昌城,古哀牢地,在玷苍山西六日程。……自澜(原作‘兰’)沧江以西,越赕朴子,其种并是望苴子。……开元以前,闭绝与主诏不通。盛逻皮始置(原作‘罢’)柘俞城,阁逻凤以后,渐就柔服。”这里所指的“越赕朴子”即是住在越赕(今云南省腾冲县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带)地区的“朴子蛮”,他们与今天的佤族先民——“望苴子”(“望蛮”)属于同种。《蛮书》卷六又载:“银生城(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内)……有朴子、长鬃等数十种蛮”,“银生城在朴赕之南,去龙尾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十日程”。所谓“朴赕”,就因其聚居着众多“朴子蛮”而得名,朴赕的范围包括今云南省云县、镇康县、凤庆县等地。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把周围社会发展程度很不一致的各部落、部族统一在自己政权范围内,并在永昌设置了永昌节度,在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一带设置开南节度。永昌、开南两节度辖区是南诏军事统治较强的区域,而开南以南则包括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
南诏当时曾经强征其统辖区域内的诸部落人民为奴隶兵,进行对外战争,被征调的奴隶兵置于部队的最前列,而奴隶主则手持长刀在后,逼迫奴隶兵往前冲锋。《蛮书》卷四描述当时被南诏驱赶上战场的“濮人”被唐朝军队俘虏后的情况说:“咸通四年(863年)正月三日,阵面上生擒得朴子蛮,拷问之并不语,截其腕亦不声。”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可以想见。
宋代,大理国兴起,基本上继承了南诏时期的统治范围。在开南州(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原为“朴”与“和尼”(哈尼)人居住,这时已被傣族先民——“金齿”“白夷”所据。《元史·地理志》记述道:“开南州……其川分十二甸,昔朴、和泥二蛮所居也……至蒙氏(南诏)兴,立银生府(应为开南府),后为金齿白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今云南省楚雄市),开南遂为生蛮所据。”又说:“威远州(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境)在开南州西南,其川有六,昔朴、和尼二蛮所居,至蒙氏兴,开威楚为郡,而州境始通,其后金齿白夷蛮酋阿只步等夺其地。”这说明南诏大理国时期,在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等地,原是“朴”(布朗)与“和尼”(哈尼)所杂居。
元代,据《招捕总录》记载:“延祐五年(1318年),永昌南窝蒲蛮……作乱。”“其枯柯甸(今云南省昌宁县境内)、庆甸(今云南省凤庆县)等皆降。”元朝先后在“蒲蛮”分布区设置路、府、州、县,如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置开南州于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境,设置威远州于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境。《元史·本纪》载:“泰定四年(1327年)十一月辛卯日,云南蒲蛮来附,置顺宁府及宝通州、庆甸县。”元朝还委孟氏为土知府,左氏为土同知,属大理路管辖。
明代,“濮人”的分布与元代基本一致,但记载更详。中央封建王朝进一步加强了对“濮人”地区的联系和统治。明初在顺宁设置土知府,足见此时顺宁仍是“濮人”的一个主要聚居区。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有关顺宁府的一条记载:“境内多蒲蛮,男子椎髻跣足,妇女绾髻于脑后。见人无拜礼,但屈膝而已。不知节序,不奉佛教,唯信巫鬼。勇悍好斗轻生,兵不离身。”“蒲蛮,男子以布二幅缝为衣,中开一孔,从首套下,富者以红黑丝间其缝……两臂露出。夜寝无床席,唯以衣蒙首,拳曲而卧。妇人用红黑线织成一幅为衣,如僧人袈裟之状……下无裹衣,用布一幅,或黑或白,缠蔽其体,手戴铜钏,耳有重环。凡饮食不用箸,唯以手捻。”顺宁府所属大侯州(今云南省云县)亦有“蒲蛮”分布,如正德《云南志》卷十四大侯州风俗条记载:“民有白夷、蒲蛮……蒲蛮俗与顺宁同。”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复设顺宁土知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顺宁归附,以土酋阿悦贡署府事,十七年(1384年)命阿曰贡为顺宁知府”(阿悦贡、阿曰贡皆为“濮人”,应为同一人)。明代中叶以后,在永昌府属境之凤溪、施甸二长官司辖地及西北部的十五喧三十八寨(今云南省保山市西北)是“濮人”的一个聚居区,如《滇略》卷九记载:“濮人,散居山谷,无定所,永昌凤溪、施甸二长官司及十五喧三十八寨毕其种也……”但在永昌南部之右甸(今云南省昌宁县境内)便有“濮人”居住。《明宣宗实录》卷六十六载:“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云南右甸生蒲头目莽寒,遣叔阿类来朝贡马。……莽寒等感悦,以所属五千户向化。”
清代,“濮人”的分布区域与明代无甚差别。康熙《顺宁府志》卷一“风俗条”载:“蒲蛮一种,男女色黑……耳戴大环……刀耕火种,不晓汉语。四时庆吊,大小男女皆聚,吹芦笙,作孔雀舞,踏歌顿足之声震地,尽欢而罢。”又康熙《永昌府志》卷二十四“种人”条记载:“濮人,即古百濮。……本在永昌西南徼外,讹濮为蒲。有因以名其地者,若蒲缥……男裹红布于头,腰系青绿小绦绳,多为贵,贱者则无。衣花套长衣,膝下系黑藤。妇人绾髻脑后,戴青绿珠,以花衣围腰为裙,上系海贝十数围,系茨罗布于肩上。永昌、凤溪、施甸及十五喧三十八寨皆其种。勤耕种,徒跣登山,疾逾飞鸟。今渐弱而贫。有流入新兴(今云南省玉溪市)、禄丰、阿迷(今云南省开远市)、镇南(今云南省南华县)与景东、蒙自(今云南省蒙自县)、开化(今云南省文山县)、十八寨者,其形质妆束各殊。”道光《云南通志》引《皇清职贡图》载:“濮人,即蒲蛮。今顺宁、徵江、镇沅(今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思茅(今云南省普洱市)、楚雄(今云南省楚雄市)、永昌、景东七府有此种。”可见清代“濮人”的分布已经和现在大体一致。
“濮人”分布于各地者,皆散在同区域的其他各民族之中,不复有自己独立的居住区域,他们的经济状况随地而异,政治上则从属于所在地的主要民族。乾隆《腾越州志》卷十一说:“濮人,散居山后,永昌以西所在多有,知汉语,通贸易。”这部分“濮人”的分布区域靠内,与汉族接触的机会较多,而且汉化的倾向已很明显。《皇清职贡图》说,散居在顺宁府等地的“濮人”,“常负米入市,供赋税”。《顺宁郡志余钞》则说:“濮人,平居刀耕火种,住山寨茅屋中,畏官守法,输纳以时。”这说明散居在流官统治区域内的部分“濮人”,其经济生活状况已经与当地的汉族相同,但生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仍相对较为落后,政治上则受到比汉族更多的压迫。又道光《云南通志》引《宁洱县采访》说:“濮人,散处山林,耕种为业,削蕉心煮食以当菜蔬。”这部分接近边疆的“濮人”,在生产生活上都相对落后;而分布在车(彻)里土司地区的“濮人”,也是在“散处山林,耕种为业”的情况下,受傣族土司的统治。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广大山区,特别是勐海县的布朗山乡、西定乡、巴达乡、打洛镇等地当时已成为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
从以上布朗族先民的迁徙轨迹可以看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布朗族先民逐渐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共同体。漫长艰难的迁徙历史也奠定了布朗族在云南境内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布朗族村寨
源自古老的百濮族群、属于孟高棉语族的布朗族的历史轨迹表明:其一,布朗族历史悠久,传承久远,是中国云南及东南亚地区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其二,曾经在中国云南西南部和中南半岛广大地区居于优势地位的孟高棉语族族群,不仅因生态背景和自然条件而属于同一类型的地理单元,而且其居民族属上也保持着相同的渊源关系,这一历史形成的自然分布格局和族属亲缘关系、文化共生元素并不因国界的划分而消失或改变;其三,布朗族的远古祖先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以傣(泰)族为代表的稻作民族在坝区日趋兴盛,布朗族及其同一族源的其他民族因退入山林而成为山地民族,远古的辉煌从此暗淡难觅;其四,中国布朗族的历史演变过程表明,布朗族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由于战争与政治和自然与环境的影响,使其散居于云南西南部澜沧江流域中下游两侧,横跨3个州市、21个县市的广大地区,与汉、傣、佤、拉祜、哈尼等民族杂处共居,并因此融入、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从而使布朗族的文化和社会因与这些不同的地域与民族交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各地发展程度不相平衡的布朗族,相互间不相往来,其不同地区“形质妆束各殊”。这种状况延续至今,并成为当代中国布朗族社会文化变迁与发展的基本历史背景。
二、人口数量及分布状况
2000年,全国布朗族人口已有91882人,其中90388人居住在云南省境内,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思茅地区(今云南省普洱市)和保山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布朗族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年均增长率在4%以上。究其原因,首先,1987年经施甸县民委和保山市民委同意,将错定为佤族的6500多人归为布朗族;其次,临沧市将1982年归为满族,但自称是“蒲满”“濮人”的1257人恢复为布朗族;第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将自称“昆格人”“空格人”的1656人也归为布朗族。因此,布朗族人口迅速增长,除了自然增长外,社会增长,即民族成分的恢复和更改是一个主要因素。如果以县为基本地域单位划分布朗族人口的分布范围,则布朗族共分布在全国的75个县里。其中,人口数在10000~50000人的有勐海县和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5000~10000人的有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永德县、云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施甸县等,1000~5000人的有景洪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地,1000人以下的有65个县。以聚居为主,部分散居或混居构成了布朗族人口分布的总体格局。2000年,全国各主要布朗族聚居县布朗族人口分布状况如下。
(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布朗族人口的分布状况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是全国布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地方,全县布朗族人口有3067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占全国布朗族人口的33%。布朗族主要分布在布朗山乡、巴达乡、打洛镇、勐满乡、勐遮乡、勐岗乡、西定乡、勐往乡和勐混乡,其他乡镇也有少量分布。
(二)临沧市布朗族人口分布状况
1.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布朗族人口为12527人,其布朗族人口数仅次于勐海县,占全县总人口的7.9%,占全国布朗族人口的14%。主要分布在邦丙乡的17个自然村,大文乡的12个自然村,勐库镇的3个自然村,沙河乡的3个自然村,其他乡镇也有少量分布。
2.永德县。永德县的布朗族人口共有6630人,主要分布在永康镇的送归、罗阿德、小白水、落水坝、下忙坪、南木算、忙海、鸭塘等村,小孟统乡的大寨、户董、河尾、烂地寨、半坡等村寨,勐板乡的甘蔗、下寨、大寨、黄果寨、大田、南董山、下户丫等村寨,大山乡的户威、红山、麻栗寨、怕红等村寨。此外,勐汞乡、德党镇、寨岗乡、大雪山乡等乡镇也有分布。
3.云县。云县境内有布朗族人口5741人,主要居住在忙怀乡的邦六、高井槽等村,漫湾镇的大平掌、慢旧等村,茂兰乡的茂岸、掌龙等村,大寨乡的新合、平掌、大村、热水塘等村,涌宝乡的石龙、浪坝山、老鲁等村,栗树乡的忙蚌、慢朗、小邦赶等村寨。
布朗族妇女
布朗族汉子
4.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临沧县(临沧县于2004年10月18日正式更名为临翔区)、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布朗族人口有2957人,主要分布在芒洪乡科且村、勐永镇忙糯寨和耿宣镇芒福、坝卡寨等地。临沧县的布朗族人口只有450人,镇康县也只有452人。
布朗族老人
布朗族少女
5.凤庆县。凤庆县内居住的布朗族有1276人,主要聚居在郭大寨乡的大立色村、平掌村、琼英村和三岔河乡的山头田村,此外,大寺乡、营盘乡、凤山镇、洛党乡等乡镇也有分布。
(三)保山市布朗族人口分布状况
保山市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施甸县的木老元乡和摆榔乡哈寨,上下木老元寨,大中尖山和姚光陡城村的大寨,全县共有布朗族人口1159户6712人;其次是昌宁县,有布朗族人口1000余人,主要分布在卡斯乡新谷、双龙、应百寨、二沟地等,更嘎乡的百草林大出水也有部分分布。
(四)普洱市布朗族人口分布状况
普洱市布朗族主要聚居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有布朗族人口6500人,主要分布在惠民乡的蛮景、蛮洪、翁机、翁洼等村,谦六乡的打岗、打滚、马厂、大脑等村,文东乡的水塘、旧苦、帕赛、那赛等村寨。除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外,各县布朗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还有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和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及思茅地区,主要分布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乡太和村,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碧安乡光明村、勐班乡蛮海村、半坡乡班督村,思茅地区竹林乡茨竹林村,其余各县布朗族人口均不超过200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