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民间体育
布朗族人民喜爱强身健体的各类体育活动,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会出现在体育活动的各种场所。布朗族的民间体育活动主要有以下一些项目。
一、武术
武术是布朗族最喜爱的体育活动。武术内容比较丰富,大都是表现生产劳动、野兽动作和人的自卫动作。武术动作利索、刚健有力,充分体现了布朗族的勇敢。武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真格尼”(猴拳):由一男子独舞,翻滚跳跃,左右旋转,模仿猴子的动作。
(二)“真歪”(刀术):由一人赤膊上场,双手各持一柄长刀,做出各种砍、刺、挡等动作。
(三)“真铁合易”(尖刀术):由三个男子手持尖刀,前后左右旋转跳跃,互相作搏斗状。
(四)“真狂”(木棍术):由两人各持一根木棍对打,或攻或守,木棍上下左右挥舞,必须眼疾手快,动作有条不紊。
(五)“真狂多”(短棍术):一人双手各持一根短棍独舞。
(六)“真麻冷生”(流星锤):选一根长70厘米左右的绳子或铁丝,一端系一个碗大的铅巴,用手拉住绳子或铁丝的另一端,甩有铅巴的一端。
(七)“真木练”(铁链术):将一根长约1.6米的铁链舞起,并将对方的脖颈绕住。
(八)“真敢嘎”(癞蛤蟆拳):模拟癞蛤蟆的动作而舞。
(九)“真呆宋”(对打):两人空手对打。
(十)“真日都舞”(刀棍术):一人持刀,一人持棍对舞。
(十一)“真色南永”(野兽拳):模拟野兽的动作而舞。
(十二)“真三孔”(钻三洞):挖三个洞,一大两小,一人空手于洞中穿梭而舞。
(十三)“真四南”(捉迷藏):划网为界,由一人捉,一人躲藏,捉住为胜。
二、布朗球
布朗球是用竹篾编成的一种空心竹篾球,里面放一点草。玩时,参加的人聚到寨子中的空地上托球,像打排球一样,你托过来,我打过去,非常热闹。布朗球与东南亚一带流行的藤球很相似。
三、打歌
打歌是临沧市、保山市一带布朗族的主要文体活动。无论讨亲嫁娶,还是新屋落成,都要进行打歌活动。众人参与,彻夜不停。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长幼跳踏,吹芦笙为孔雀舞”的遗风。
四、“打磨档秋”
“打磨档秋”是布朗族年轻妇女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在院坝空地上栽一根木桩,其顶端削尖,作为中轴,再将一棵6~7米的龙竹或圆木架在中轴上,使之能左右转动、上下升降。活动时,人骑在龙竹的两端,两人或数人参与都行。骑在龙竹上的人使龙竹上下升降,以左右转动迅速且能持久者为胜。这种活动多半限于年轻妇女,男人和老人在一旁围观取乐。
五、打陀螺
打陀螺是布朗族的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有“网手”“绕钉”“木刻”等几种形式,其中以“网手”最能体现特色。打陀螺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规则,有固定的活动场地,一般选择村寨中较为空旷的地方进行。
制作陀螺时,取长14厘米,直径12厘米左右的坚硬木材,砍成圆柱形,以一端成平顶,另一端在8~10厘米处削成圆锥形,圆锥形要削得很光滑。
陀螺做好后,取1.5米长的麻线一根,系于陀螺呈锥形的一端,然后用左手握平陀螺,右手捏紧麻线的另一端,在平顶下1~2厘米处绕紧麻线,直到麻线系陀螺的那一端的线根,然后右手换握陀螺,左手捏紧麻线的尾部,攒足力气,将陀螺用力向目标抛击,左手随即将麻线抽回,陀螺在离心力作用下旋转,以能击中目标者为胜。
比赛时分甲乙两方,每方由七八人至数十人组成。由“老牙”“二牙”“小牙”形成双方骨干,队员由“老牙”挑选和自报。人员固定后,双方各选出强手一名做“熬列”(领队)来评定该谁家为“支方”或“打方”。所谓“支方”就是“输方”。所谓“打方”就是“赢方”。“支方”按先后次序将陀螺旋转在地上,“打方”则依次将陀螺抛出去击撞对方的陀螺,以打中并“熬赢”为胜。从头到尾所有成员都打中目标而转不赢,唯“小牙”既打中又转赢的,谓之“小牛掌干”,同样为胜。反之,所有成员都击中目标而取胜,但“小牙”虽然击中目标而熬不赢对方者,则全盘皆输,这谓之“猫盖屎”。若“支方”一时难以取胜,“大牙”要重新调整阵容,适当改变位置,采取应变措施。若是输方转败为胜,全场就会欢呼雀跃。实力强大而又经常取胜的陀螺队,还被邀请到外村寨进行比赛。[3]
六、爬竹竿
有一种爬竹竿竞赛活动在布朗族男青年中较受欢迎。比赛前先将一根20米高的竹竿栽好,竿顶悬挂一个锦囊荷包,荷包内装有谷物种子、银器等物为奖品,再在竹竿上涂一层猪油,滑腻难上。比赛开始,参赛者在距竹竿10米处站成一排,一声令下,大家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竹竿下攀爬竹竿。以先爬到竿顶取下荷包者为优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