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实验目的
本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对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中点、线、面元素的分析,掌握点、线、面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常见表现形态及运用。
(1)掌握“点”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点的现象可谓千姿百态。一朵凋零的小花,一片飞舞的黄叶,一个抽象的符号,一个字,一个标点,甚至一块很小的空白……都可以视为点。字距较大的字体排列中每个字都是点,图片面积对比明显时,比例小的图片也近似于一个点。点的变化主要是形状、方向、大小和位置的变化,以及点的规则与不规则的聚散变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巧妙利用点的属性和作用,可以使书籍装帧作品既简洁又不失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具体而言,在本实验中,要求学生通过对书籍装帧作品的分析,掌握书籍装帧设计中点的下列运用模式:
①利用单个点产生的画面焦点效应,形成画面中心,吸引读者视线;
②利用点的空间效能,达到以虚为实的目的;
③利用点的连线作用,采取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营造版面的秩序感、空间感、韵律感或导向感;
④利用点的图形效果;
⑤利用群点构成的肌理效果;
(2)掌握“线”在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线,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可以理解为一行文字、一行空白或一组图形,也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一条线。线,可以勾勒形象,也可以强调文字,引导读者视线。线的形态变化与组合,能够生动地传达书籍的主题与风格,构成版面空间的动势、凸凹与性格。
具体而言,在本实验中,要求学生通过对书籍装帧作品的分析,掌握书籍装帧设计中线的下列主要功能:
①一种抽象的形象表达语言;
②分割版面空间;
③引导读者的视觉流程;
④提示、强调版面中的重要元素,吸引读者注意;
⑤利用线的视错现象营造出乎意料的设计效果。
(3)掌握“面”在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面可以表现为一组文字、一块空白或一张面积较大的图片、一个大的图形。面的位置、虚实、形状变化能形成截然不同的装帧艺术风格。
在本实验中,要求学生通过对书籍装帧作品的分析,掌握书籍装帧设计中面的运用所产生的主要艺术效果。具体包括:
①不同位置的面的艺术效果;
②面的大小、虚实所形成的扩张感或向心感,力量感或轻松感,等等;
③面的独立运用,可以使画面显得统一、有力量,令人感觉安稳、充实。面与点线的结合运用,可以使艺术风格更加多样化,实现理性美与感性美的结合。
1.1.2.2 实验内容
收集利用点线面构成手法设计的有代表性的装帧设计作品,古今中外作品均可,分析这些作品中点线面的运用特点,归纳点线面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规律。
1.1.2.3 实验要求与步骤
①确定作品分析主题:至少确定两个主题,一个以点、线、面的各自独立运用为题,一个以三要素的结合运用为题,如以线面、点线面为题;
②作品收集: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装帧设计作品10~20幅;
③分类:根据作品中点、线、面的具体运用模式对所收集作品进行分类整理;
④作品分析: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归纳点、线、面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作用,以及此类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倾向;
⑤撰写作品分析报告:观点鲜明,论证充分,案例具有典型性,字数不限。
参考图例
(1)点的运用
点的群集构成与突变构成的综合使画面有效地实现了统一与变化。
点的图形化编排,增加了封面的趣味性。
散点布局,一种动态均衡。
(2)线的运用
在这里,线既是写实的表达,也在粗细对比中营造了画面的空间感。
线的疏密变化仿佛代表着主人公命运的起伏跌宕。
线起到了提示、强调版面中的重要元素,吸引读者注意的作用。
(3)面的运用
单纯的块面,简洁而富有冲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