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

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

时间:2024-10-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楼板层的结构层又称为楼板,位于面层之下,由梁、板或拱组成,承担着整个楼板层的荷载。强度要求是指楼板层应保证在自重和活荷载作用下安全可靠,不发生任何破坏。楼板层应根据建筑物的等级、对防火的要求进行设计。楼板层还应满足一定的热工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楼板层的造价占房屋土建造价的20%~30%。

9.1.1 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

1.楼板层基本组成

为了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要求,楼板层一般由面层、结构层和顶棚组成。有特殊要求的楼板,还需设置附加层,如图9-1(a)所示。

(1)面层

楼板层的面层位于楼板层的最上层,起着保护楼板层、分布荷载、室内装饰等作用。根据室内使用要求的不同,有多种做法。

(2)结构层

楼板层的结构层又称为楼板,位于面层之下,由梁、板或拱组成,承担着整个楼板层的荷载。同时还有水平支撑墙体、增强建筑物整体刚度的作用。

(3)顶棚层

顶棚层又称为天花板或天棚,是楼板层的最下面部分,起着保护楼板、安装灯具、遮掩各种水平管线设备和装饰室内的作用。根据不同建筑物的要求,有直接抹灰顶棚、粘贴类顶棚和吊顶棚等多种形式。

(4)附加层

附加层又称为功能层,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对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楼板,还需设置附加层,用以满足隔声、防水、隔热、保温和绝缘等作用,附加层是现代楼板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根据需要,有时和面层合二为一,有时又和吊顶合成一体。

2.地坪层基本组成

地坪层是建筑物底层房间与土壤相接触的水平构件,承担自重和其上人、家具、设备的各种荷载,并将其直接传递给下面的支承土层或通过其他构件传递给地基。同楼层一样是构成室内空间的底界面,是人们接触和使用最多的部分。为实现其功能,地坪层的基本构造由面层、垫层、基土层组成,根据使用要求和构造做法的不同,也需要设置结合层、隔离层、填充层、找平层等附加层。面层、附加层同楼层有所不同的构造层是垫层、基土层,如图9-1(b)所示。

img240

图9-1

(1)面层

地坪层的面层又称为地面,和楼板层的面层一样,是直接承担人、家具、设备等各种荷载的表面层,其做法和楼板层的面层相同。

(2)垫层

垫层承担地坪层以上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基土的构造层,垫层也是地坪层的结构层。垫层一般采用80~100mm厚的C10混凝土,称为刚性垫层,刚性垫层受力后不产生塑性变形,多用于整体性、防潮防水要求较高的地坪;柔性垫层常采用80~100mm厚的碎石加水泥砂浆,或60~100mm厚的石灰炉渣,或100~150mm厚的三合土。由于柔性垫层受力后会产生塑性变形,所以多用于块材面层下面。

(3)基土层

基土层是地坪层垫层下的地基土层(含地基加强或软土地基表面加固处理),又称为地基。一般为原土层夯实或填土分层夯实。当上部荷载较大时,可以增设100~150mm厚的二八灰土,或三合土夯实。

(4)附加层

当地坪层有防水、防潮、隔声、保温、敷设管线等特殊功能要求时,需增设附加层。

3.楼地层的设计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强度要求是指楼板层应保证在自重和活荷载作用下安全可靠,不发生任何破坏。这主要是通过结构设计来满足要求。刚度要求是指楼板层在一定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过大变形,以保证正常使用状况。足够的刚度是指楼板的变形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刚度的技术指标是用相对挠度(即绝对挠度与跨度的比值)来衡量的。根据相关结构规范规定,当为现浇楼板时,其相对挠度不大于跨度的img241当为装配式楼板时,相对挠度不大于跨度的img242(L为构建的跨度)。

(2)满足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性能

不同使用性质的房间对隔声的要求不同,如我国对住宅楼板的隔声标准中规定:一级隔声标准为65dB,二级隔声标准为75dB等。对一些特殊性质的房间如广播室、录音室、演播室等的隔声要求则更高,如表9-1、表9-2所示。

表9-1 公用建筑允许噪声标准

img243

表9-2 民用建筑允许噪声标准

img244

注:①特殊要求房间是指语音教室、录音室、阅览室等。
  ②一般教室是指普通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琴房、阅览室、视听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等。
  ③无特殊要求的房间是指健身房、以操作为主的实验室、教师办公室及休息室等。

噪声的传播途径有空气和固体两种。空气传声如说话声及吹号、拉提琴等乐器声都是通过空气来传播的。隔绝空气传声可以采取使楼板密实、无裂缝等构造措施来达到。楼板主要是隔绝固体传声,如人的脚步声、拖动家具、敲击楼板等都属于固体传声,防止固体传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楼地层表面铺设地毯、橡胶塑料毡等柔性材料,如图9-2(a)所示。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铺设地毯,噪声通过量可以控制在75dB以内(钢筋混凝土不作隔声处理,通过噪声为80~85dB;钢筋混凝土槽板、密肋板不作隔声处理,通过噪声在85dB以上)。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隔声效果较好,同时还能起到装饰美化室内的作用,是采用比较广泛的方法。

在楼板与面层之间加片状、条形状的弹性垫层以降低楼板的振动,即“浮筑式楼板”,如图9-2(b)所示,用该方法来减弱由面层传来的固体声能。在楼板下加设吊顶,使固体噪声不直接传入下层空间。在楼板和顶棚间留有空气层,吊顶与楼板采用弹性挂钩链接,使声能减弱。对隔声要求高的房间,还可以在顶棚铺设吸声材料加强隔声效果,如图9-2(c)所示。

img245

图9-2 楼板隔声构造示意图

对于防固体传声的第三种措施,以面层处理效果最好,又便于工业化;浮筑式楼板虽增加造价不多,效果也较好,但施工比较麻烦,因而采用较少。

楼板层应根据建筑物的等级、对防火的要求进行设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对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有一定的要求,防火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楼板耐火极限不少于1.5h;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楼板耐火极限不少于1h;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楼板耐火极限不少于0.5h;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楼板耐火极限不少于0.25h。保证在火灾发生时,在一定时间内不至于因楼板塌陷而给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

楼板层还应满足一定的热工要求。对于有一定温度、湿度要求的房间,常在楼板层中设置保温层,使楼面的温度与室内温度一致,减少通过楼板的冷热损失。一些有水的房间,如厨房、厕所、卫生间等地面潮湿、易积水,应处理好楼板层的防渗漏问题,以防水的渗漏,影响相邻空间的正常使用或渗入墙体,使结构内部产生冷凝水,破坏墙体和内部饰面。

(3)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

在一般情况下,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楼板层的造价占房屋土建造价的20%~30%。因此,应注意结合建筑物的质量标准、使用要求以及施工技术条件,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构造方案,尽量减少材料的消耗和楼板层的自重,同时考虑便于在楼地层中敷设各种管线,并为工业化生产创造条件,以加快建设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