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 层数的确定
多层厂房层数的确定与生产工艺、楼层使用荷载、垂直运输设施以及地质条件,基建投资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为节约用地,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厂房的层数,向竖向空间发展。但就大量性而言,目前建造的多层厂房还是以三层或四层的居多。在具体设计时,厂房层数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下列各项因素:
1.生产工艺的影响
生产工艺流程、机具设备(大小和布置方式)以及生产工段所需的面积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厂房层数的确定。厂房根据竖向生产流程布置,确定各工段的相对位置,同时相应地也就确定了厂房的层数。例如面粉加工厂,就是利用原料或半成品的自重,用垂直布置生产流程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分层布置除尘、平筛、清粉、吸尘、磨粉、打包等六个工段,相应地确定厂房层数为六层,如图17-11所示。
图17-11 某面粉加工厂剖面图
某轻工业厂房从结构方案上考虑,四层较为合理,但生产工艺要求布置在底层的工段面积为全部面积的左右;这样如果仍按四层设计,必将增加一些不需用的面积,或必须将底层某些工段移至二、三、四层布置,这将造成生产使用上的不合理。因此最后还是确定为三层。某制药厂,由于设备与产品较轻,用电梯就能解决所有垂直运输的需要,楼面使用荷载又小,因而将原设计五层的层数增加至九层,节约了占地面积。
在分层布置时,应将运输量大、荷载重及用水较多的工段布置在底层,以利于运输,减少楼面荷载和地面排水。将设备轻、运输量小和与其他工段联系少的工段尽量布置在楼层。有生产热量或气体散出以及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段宜布置在顶层。一些辅助性的工段是既可以布置在底层也可以布置在楼层。
2.城市规划及其他技术条件的影响
在城市里建造多层厂房,层数的确定应符合城市规划、城市建筑面貌、周边环境以及建筑群体布局的要求。厂房层数和高度的确定还应根据基址的地质条件、建筑材料的供应、结构形式、建筑物的长度、宽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3.经济因素的影响
据国外相关研究的资料,经济层数的确定与厂房展开面积的大小有关;展开面积愈大,层数愈可以提高。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根据相关资料所绘成的曲线,如图17-12所示,经济的层数为3~5层,有些由于生产工艺的特殊要求,或位于市区受城市用地限制,也有提高到6~9层的。在国外,多层厂房一般为4~9层。最高有达25层的。此外合理层数和建筑物的宽度及长度也有关系。若建筑宽度为30m,长度为120m的单层厂房的单位面积造价为100元。以3~4层最为经济。当建筑宽度和长度增加时,经济的层数可以为4~5层。若层数再增多,一般是不经济的。
图17-12 层数和单位造价的关系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