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1 布置原则及平面组合形式
多层厂房中楼梯间、电梯间及生活、辅助用房的位置选择,应充分考虑有利于工作人员上、下班的活动,其路线应做到直接、通顺、短捷的要求,避免人流、货流的交叉。此外还应满足安全疏散及防火、卫生等相关规定。对有特殊生产要求的厂房,还应考虑这种特殊的需要。楼梯间、电梯间的门应直接通向走道,并应设有一定宽度的过厅或过道。过厅及过道的宽度应能满足楼面运输工具的外形尺寸及行驶要求。一般应满足一辆车等候而另一辆车通过的宽度,但至少不宜小于3m。主要楼梯间、电梯间应结合厂房主要出、入口统一布置,与柱网、层高、层数及结构形式等相互配合,要求位置明显并且适应建筑空间组合和立面造型的要求。常见的楼梯间、电梯间与出、入口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处理方式。
1.同门进出布置
同门进出布置,此时的人流和货流由同一出、入口进出,楼梯间与电梯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不同的布置方案。但不论组合方式如何,都应达到人流、货流同门进出,直接通畅且互不相交的要求,如图17-15所示。
2.分门进出布置
人流、货流分门进出,设置人行和货运两个出入口,如图17-16所示。这种组合方式易使人流、货流分流明确,互不交叉干扰,对生产上要求洁净的厂房尤其适用。
楼梯间、电梯间及生活、辅助用房在多层厂房中的布置,有外靠厂房外部、厂房内部、独立布置以及嵌入在厂房不同区段交接处等若干种方式。这若干种布置方式各有其特点,设计时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还可以考虑若干种布置方式的结合形式,以适应不同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