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抽水蓄能机组安装
潘家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包括3台单机容量90兆瓦的抽水蓄能机组及其相应的附属设备安装、二期工程续建、一期预留部分完善及一期已成工程改建等。1988年5月—1990年7月,混凝土、安装间、厂坝间、左右岸内外交通、副厂房及开关站等续建和改建项目的土建工作全部完成。1990年12月,潘家口第一台抽水蓄能机组发电,3号、4号抽水蓄能机组分别于1992年9月、12月相继并网发电。
一、机组参数
(一)基本运行条件
潘家口水电站2~4号机组为意大利TIBB公司生产的90兆瓦水泵水轮机—电动发电机组。机组型号为MV840/240142-48,最大水头为85.7米,最低水头为36米,平均水头为69米。机组按125转/分钟和142.8转/分钟两种同步转速运行。
(二)机组基本特性
水轮机工况:机组在毛水头为85.7米、转速为125转/分钟的情况下,满负荷出力为9万千瓦;在毛水头为36米、转速为125转/分钟的情况下,满负荷出力为2.7万千瓦。
水泵工况:当静扬程为85.7~65.1米时,机组在142.8转/分钟的转速下运行;当静扬程为66.4~36米时,机组在125转/分钟的转速下运行。
二、机组安装及试运行
1985年2月11日,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与意大利TIBB公司签订了潘家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3套水泵水轮机—电动发电机组及其设备合同。第一台抽水蓄能机组预埋件于1988年2月14日到达工地,由于意大利专家来华较晚,致使机组预埋件施工于3月29日开工。
1989年,抽水蓄能机组安装进入高峰期,然而这一年客观条件上给安装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主要原因是:
1989年5月11日,超声波检查时发现2~4号机组转子中心体辐板有大面积夹层;
北京发生反革命暴乱,意大利专家6月7日撤出工地,由于无人负责技术指导与质量监督工作,致使安装工作暂停;
资金不到位,致使材料、设备不能及时订货。
转子中心体辐板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经多次与意方商谈及技术测定,确认3台转子中心体辐板存在严重缺陷,不能使用。1989年7月11日—27日,在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主持下,中意双方就转子中心体处理方案、处理工期、赔偿条件等进行洽谈,并于8月3日签订了协议,根据合同有关条款,由意大利TIBB公司重新提供3台合格的转子中心体,商定3台转子中心体分别于1990年1月15日、2月18日、4月15日在意大利港口交货。
1990年4月21日,意大利TIBB公司重新制造的转子中心体到达天津港,2号转子中心体于27日运至工地,29日开始检测、组装。3号、4号转子中心体分别于5月12日、6月5日运至工地。
1990年5月8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1990〕指计字第6号文件要求:潘家口第一台抽水蓄能机组于1990年安装完毕,1990年四季度并网发电。
1990年12月8日,2号机首次开机进入充水试验。在机组甩负荷试验时,调速机接力器拉杆被顶弯,试运行工作被迫停止。经中意双方专家测定,意大利方确认是设备设计质量问题,同意重新提供3台接力器。1991年4月3日,接力器空运到北京,6日开始安装,6月27日机组进行72小时并网试运行,机组满负荷运行情况良好。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下令将2号机组转入商业运行,试运行一年,运行单位为水利部第五工程局安装分局。
1991年9月12日,3号机组安装进入正常调试。10点50分,意大利专家在135.50米高程的水机油压装置控制盘调整试验油压工况,当工作油压调试至5兆帕时,125.00米高程水机监测间的高压油管接头爆开,油喷至保温电炉燃起大火。火灾直接损失:3号机组高压油顶起控制盘2面、机旁盘9面、励磁盘4面、动力盘5面,3号机组全部电缆及2号、4号机组部分电缆被大火烧毁。
经过对2号机组被烧毁的部分电缆进行抢修、调试,2号机组于1992年5月25日恢复发电运行。
4号机组于1992年9月26日投入运行。
3号机组失火烧毁的设备由意大利重新提供,并于1992年8月20日空运北京转工地,12月8日投入试运行。同时3台机组一并移交华北电业管理局潘家口蓄能电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