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铸铁件浇注系统

铸铁件浇注系统

时间:2024-10-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确定一个铸铁件的铸造工艺时,必须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这里主要介绍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尺寸的确定。调整举例:工具磨床上台面,长度1160mm,高度55mm,壁厚15mm,是平板类铸件,包括浇注系统铁液总重量65kg,水平浇注,按公式t=s1计算浇注时间。μ值的大小受浇注系统的结构、铸型的复杂程度的影响。内浇道的总截面积确定之后,根据合金和铸件的特点,选定浇注系统各组元的比例关系。

第三节 铸铁件浇注系统

在确定一个铸铁件的铸造工艺时,必须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类型的选择、结构、引入位置的确定和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积尺寸的计算。这里主要介绍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尺寸的确定。

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尺寸的确定,首先要确定浇注时间,再确定浇注系统中阻流截面的尺寸,再根据浇注系统各组元的比例关系确定其他组元的截面尺寸。

一、浇注时间的计算

浇注时间是指每个铸件的适宜浇注时间,即铸件在此时间内浇完,可以减少铸造缺陷。目前,确定浇注时间都采用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的经验公式来计算。

(1)小型铸铁件浇注时间的确定。对于重量小于450kg,壁厚为2.5~15mm,形状复杂的灰铸铁件,浇注时间可按下式计算。

img162

式中t——浇注时间(s);

 m——浇入型内金属液总重量(包括浇冒口)(kg);

 s——与铸件壁厚有关的系数,可由表3-5查出。

表3-5 系数s和铸件壁厚的关系

img163

(2)中、大型铸铁件浇注时间的确定。对于重量在10t以下的铸铁件,浇注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img164

式中t——浇注时间(s);

 m——铸件浇注包括浇冒口的总重量(kg);

 d——铸件的主要壁厚;

 s1——系数,一般s1=2。

(3)重型铸铁件浇注时间的确定。对于重量在10t以上的铸铁件,其浇注时间可采用下式计算。

img165

式中t——浇注时间(s);

 m——铸件浇注包括浇冒口的总重量(kg);

 s2——系数,它与铸件壁厚的关系列于表3-6。

表3-6 系数s2与铸件壁厚的关系

img166

按上式求得的上升速度如低于允许的最小上升速度时,就要缩短浇注时间或调整铸件浇注位置,使其达到或高于允许最小上升速度。铸铁件允许的最小上升速度见表3-7。

表3-7 灰铸铁件允许的最小上升速度

img167

调整举例:工具磨床上台面,长度1160mm,高度55mm,壁厚15mm,是平板类铸件,包括浇注系统铁液总重量65kg,水平浇注,按公式t=s1img168计算浇注时间。img16920s。把此浇注时间代入液面上升速度公式,求得υ≈2.8mm/s,低于允许的最小上升速度(8~10mm/s)。由于此件快浇有困难,因此将此件铸型倾斜10°浇注,如图3-28所示。

img170

图3-28 上台面铸件的倾斜浇注

验证倾斜浇注时的金属液面上升速度。此时铸件高度h变成h1,h1=h+1160sin10°,即h1=257mm,并可求出v≈13mm/s。基本上满足了对上升速度的要求。

板状类铸件倾斜浇注,不但可以提高金属液面的上升速度,还可以防止夹砂缺陷的产生。

二、内浇道横截面积的计算

浇注时间的长短是由浇口截面积来控制的,要得到合适的浇注时间,就必须计算出合理的浇口截面积。内浇道的截面积可以使用水力学公式计算得出。即

img171

式中ΣF——内浇道总截面积(cm2);

 m——包括浇冒口的金属液总重(kg);

 t——浇注时间(s);

 μ——流量系数;

 hp——平均压力头。

img172

图3-29 平均压力头和剩余压力头计算示意图

1.确定平均压力头hp及最小剩余压力头hm

通常是按直浇道压力头所做的功来计算平均压力头。

从图3-29可看出,作用在内浇道的压力头,由于型内金属液面的升高,反压力不断增加而减小。所以使用平均压力头hp来计算浇口截面。平均压力头可用下列公式求出。

hp=h0-hn2/2hc

式中hp——平均压力头(cm);

 h0——内浇道至浇口杯液面的高度(cm);

 hc——铸件的高度(cm);

 hn——内浇道以上的铸件高度(cm)。

金属液注入型腔的位置不同,平均压力头的值也不同,有三种情况:

顶注时:hn=0     hp=h0

底注时:hn=hc     hp=h0-hc/2

中间注入时:hn=hc/2   hp=h0-hc/8

为了保证金属液能充满型腔中离直浇道最远最高的部位,铸件最高点距浇口杯液面的高度必须有一最小的hm(剩余压力头hm=h0-hp)。当铸件尺寸较长,壁厚较薄,以及金属液流程较远时,需用保险压力角来验算hm是否大于浇注铸型要求的最小压力头H

H=stanα

式中s——铸件最远最高点至直浇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mm);

 α——保险压力角(°)按表3-8确定。

表3-8 保险压力角α值(°)

img173

如hm≥H,则铸件可以浇满;反之,铸件则浇不满,将出现缺肉缺陷。

2.确定流量系数μ值

μ值的大小受浇注系统的结构、铸型的复杂程度的影响。铸件形状愈复杂,壁愈薄,对流动的阻力愈大,μ值愈小。μ值的大小可按表3-9选取,如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可用表3-10的数值加以修正。

3.铸件浇注重量m值的确定

m值是包括浇冒口重量在内的铸件浇注总重量。但在计算浇注系统内浇道截面之前,还不知道浇冒口的重量,只知道铸件的重量。这时浇冒口的重量可按表3-11估算。

表3-9 流量系数μ值

img174

表3-10 流量系数μ的修正值

img175

表3-11 浇冒口重量占铸件重量的比例

img176

4.计算内浇道截面积举例

如图3-30所示灰铸铁端盖件。铸件毛重为114kg,壁厚为20mm,单件生产,浇注温度1330℃,湿型,直浇道高度为350mm,两个内浇道开在分型面上,切线方向引入,型内设出气冒口。计算内浇道总截面积。

内浇道总截面积按下式计算

img177

式中m、μ、t、hp各值计算如下。

(1)铸件浇注总重量m。按表3-11查得铸件重量104kg,单件生产的浇冒口重量占铸件重量的20%~25%,可取20%,即m=(104+104×20%)kg=124.8kg。

(2)流量系数μ。按表3-9查得湿型阻力小,μ=0.5,再按3-10修正:

1)浇注温度升高,μ值+0.05;

2)有出气冒口,μ值+0.05;

3)有两个内浇道,阻力增大,μ值-0.05。

因此,μ=0.5+0.05+0.05-0.05=0.55

(3)浇注时间t。对于浇注124.8kg铁件,可按img178计算。取img179

再验算金属液在铸型内上升速度是否合适。

υ=h/t=280/26≈11(mm/s)

由表3-7查得,当铸件壁厚为10~40mm时,最小υ值为10~20mm/s,故金属液上升速度是合适的。

(4)平均压力头hp铸件为侧中间浇注,h0=35cm,hn=12.5cm,hc=28cm。

img180

(5)内浇道总截面积。将以上各值代入

img181

图3-30 端盖铸件工艺简图

img182

三、浇注系统各组元比例

内浇道的总截面积确定之后,根据合金和铸件的特点,选定浇注系统各组元的比例关系。即可求出其他组元的截面积。各组元截面比例如下:

封闭式:大、中型铸件      ΣF:ΣF:ΣF=1:1.2:1.4

中、小型铸件          ΣF:ΣF:ΣF=1:1.1:1.15

薄壁件ΣF:       ΣF:ΣF=1:1.1:1.11

半封闭式:中、小件       ΣF:ΣF:ΣF=1:(1.3~1.5):(1.1~1.2)

大型铸件ΣF:      ΣF:ΣF=1:1.5:1.1

砂型铸造,最小的内浇道截面积为0.4~0.5cm2,低于此值易产生浇不到缺陷。直浇道的直径一般在φ15~100mm范围,小于φ15mm,会给浇注、充型带来困难。

四、横浇道和直浇道截面积的计算

横浇道和直浇道的截面积,可根据选定的各组元的比例关系,和已计算出的内浇道的总截面积,依次计算出来。

根据各组元的截面积,再选择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的截面形状,确定其几何尺寸。

五、浇口截面形状的选择及几何尺寸的确定

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积确定之后,可根据铸件结构特点,选择浇口的数量和截面形状,进而从表3-12、表3-13分别查得内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的截面几何尺寸。

表3-12 内浇道截面尺寸

img183

表3-13 横浇道和直浇道截面尺寸mm

img1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