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柱边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2Φ6,且在砌体内锚固长度不小于1000mm的拉结筋。若少放、漏放必须在砌筑前补足。如为空心砖外墙,里口用半砖斜砌墙;外口先立斗模,再浇注不低于C10细石混凝土,终凝拆模后将多余的混凝土凿去。外窗下为空心砖墙时,若设计无要求,应将窗台改为不低于C10的细石混凝土,其长度大于窗边100mm,并在细石混凝土内加2Φ6钢筋。
2.5.5 填充墙砌筑不当
【现象】
框架梁底、柱边出现裂缝;外墙裂缝处渗水。
【治理】
(1)柱边(框架柱或构造柱)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2Φ6,且在砌体内锚固长度不小于1000mm的拉结筋。若少放、漏放必须在砌筑前补足。
(2)填充墙梁下口最后3皮砖应在下部墙砌完3d后砌筑,并由中间开始向两边斜砌。
(3)如为空心砖外墙,里口用半砖斜砌墙;外口先立斗模,再浇注不低于C10细石混凝土,终凝拆模后将多余的混凝土凿去。
(4)外窗下为空心砖墙时,若设计无要求,应将窗台改为不低于C10的细石混凝土,其长度大于窗边100mm,并在细石混凝土内加2Φ6钢筋。
(5)柱与填充墙接触处应设钢丝网片,防止该处粉刷裂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