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空间的属性

空间的属性

时间:2023-10-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通过对空间属性的探讨,会让我们真切地理解空间的含义及其魅力。对于建筑学来说,几何属性是关于空间的限定及其体验;物质属性是关于筑造的材料及其方式;时间属性则是关于空间意境以及意义的表达。在这一过程中,类似于几何中点、线、面的柱子、墙体、屋面等则成为空间限定的主要元素,因而空间限定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基于几何的视觉特征成为一个基本属性。

二、空间的属性

空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通过对空间属性的探讨,会让我们真切地理解空间的含义及其魅力。空间的属性究竟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其中哪些对于建筑学具有重要意义?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空间概念的演变以及人们对于空间的研究,在此将空间的基本属性归纳为:几何属性、物质属性以及时间属性。对于建筑学来说,几何属性是关于空间的限定及其体验;物质属性是关于筑造的材料及其方式;时间属性则是关于空间意境以及意义的表达。

欧几里得几何学与笛卡尔坐标系奠定了现代空间的基本概念,并成为人们理解这一世界的基本方法,至今依然主导着人们对空间的理解与欣赏。从几何学的角度,空间的获得是在三个维度上通过各种方式的限定得到的。在这一过程中,类似于几何中点、线、面的柱子、墙体、屋面等则成为空间限定的主要元素,因而空间限定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基于几何的视觉特征成为一个基本属性。随着现代建筑的兴起,人们对于建筑的关注日益从体量转向空间,不过,在空间概念的发展过程中,强调其物质属性的声音从未消失。为了反对柏拉图(Plato)对于空间作为一种实体存在的观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说“那种同物质分离的虚空是不存在的”。诚然,在建筑上脱离开物质限定的空间是不存在的,所以那种绝对的、匀质的、无特性的空间不可能存在于生活中。例如,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无墙宅,其实并没有摆脱柱子、屋顶以及透明的外墙等这一基本的物质属性。除了几何、物质属性之外,时间与建筑同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且不说建筑的设计、建造与使用本身就是一个时间维度下的过程,大量建筑的建造更是为了超越时间、获得永恒,金字塔、教堂等就是很好的例证。当下,随着强调建筑自明性的建构学的发展,建筑的材料及其构造方式等又对建筑的时间属性作出了新的解释。

1.几何属性

(1)几何学与建筑

几何学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几何学”这个词,来自希腊文,原来的意义是“测量土地技术”。相传4000年前的古埃及,由于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两岸的土地总是被淹没,水退后,导致土地的界线不分明。当时埃及的劳动人民为了重新测出被洪水淹没的土地的地界,每年总要进行土地测量,因此积累了许多测量土地方面的知识。后来,希腊人由于跟埃及人通商,从埃及学到了测量与绘画等的初步几何知识。希腊人在这些初步几何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充实并提高成为一门完整的几何学。

远古时代,几何学就开始运用到建筑当中,金字塔的建造当属最典型的案例。古埃及人为死去的法老建造的陵墓金字塔,是由一块块巨石砌成的。在长年累月的建造活动中,埃及人的立体几何学也发展起来,他们能够把很多块巨石精确切割之后运到工地,再砌成雄伟的金字塔。石块之间对接紧密,整座金字塔浑然一体,表现出高超的技术水平。

随着几何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揭示出几何形体(物体)内在的各种规律,例如勾股定理、圆周率、黄金分割等等,于是,基于某些特定的比例或形状逐渐成为人们审美的偏好,在建筑形式美的法则中,我们常说的对比与微差、动态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都是基于几何物体的形状、面积分配等属性。所以说几何学不仅被广泛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引导着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与审美。不过,从公元前338年希腊人欧几里得创立系统的欧式几何学以来,几何学至今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例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非欧几何、罗氏几何、黎曼几何、解析几何、代数几何、微分几何、计算几何等。20世纪初期构成主义和风格派的艺术家就热情推崇平面几何学,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与雕塑艺术。它们不断拓展着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同时也不断丰富着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审美与表达。

(2)几何空间的分类研究

近代,随着科学与理性的兴起,人们对于建筑的研究也逐渐从过去基于艺术与感性的角度,转向一种理性与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对于空间,18世纪末叶,在当时科学思潮的影响下,法国人迪朗(J.N.L. Durand)以分类作为基本方法来探讨空间的图构学堪称其中的代表。基于建筑的实用主义和经济意义,他创建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形式系统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建筑设计成为偏爱对称和简单几何体的标准化的类型设计。他强调理性、排除形而上的论调,把建筑定义为隶属于自身逻辑过程的封闭的图示体系。他把有机类型学转化成建筑实践的一种词汇——迪朗的图构系统。

img26

迪朗的图构系统:以轴线和网格作为构图法的根源,使得所有可能的建筑图形产生出来(图片来源:汪丽君.类型学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11)

浙江大学张毓峰老师根据空间的边界和内域的不同状态,将一个基本的空间划分为12种基本的类型,每一种空间类型的属性则由空间原型边界和内域的不同状态所决定1。相对迪朗纯粹基于平面形式的类型划分,张毓峰老师选择了以人的视觉和运动作为分类的出发点,对于建筑设计更具有可操作的意义。因为由于具体的场地以及功能等的不同,很难以某一类平面组合构图作为设计的原点,但是基于人的视觉与行动路径的体验,对于空间的感知却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类型学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人们对于建筑空间以及城市空间的分析与研究,许多人试图以此为切入点,以一种理性而“科学”的态度,在建筑与地域、建筑与场所、历史与未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然而,场地条件是复杂的,人们的生活是多变的,以有限的类型来覆盖所有的建筑与空间本身就值得怀疑。

任何建筑都离不开基于点、线、面的柱子、墙体、表皮以及基面的抬升,不同的限定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性质,例如动态与静态、封闭与开敞、整体与部分、规则与不规则,于是,人们会得到不同的空间体验,或温暖亲切、或压抑紧张、或无拘无束。虽然建筑的目的旨在创造空间,但是空间的限定却又依赖具体的几何元素,于是基于几何的形式与空间品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建筑师的大部分工作在于推敲形式的构成。尽管许多建筑师声称他们从来不关心形式,也不在乎建筑的“美丑”,却依然无法回避建筑形式的问题,也并不代表他们未必就真的不重视形式。

(3)现代建筑运动与几何形体空间

现代艺术区别于古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于抽象的物体或图形所呈现的内在的关于美的欣赏,建筑也不例外。在新的工业技术支持下,现代建筑的先驱们(特别是风格派)很快发现:在最终摒弃掉那些繁琐的装饰后,建筑以点、线、面呈现,其关系更加纯粹、更加清晰,施罗德住宅就是最好的案例。如右图所示的这张三维透视分析图展示了建筑的内部空间是如何由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板交错而成的,不同颜色的板面分别对应相应的体块与空间。室内墙板的交错排列形成了比原来更大的室内开放空间,这是一个基于几何与立体构成的关于空间、形式和功能的实验。

img27

施罗德住宅,里德维尔德,1924-1925(图片来源:[英]洛兰·法雷利著,姜珉,萧彦译.建筑设计基础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

对于抽象、纯净的几何形体的推崇,柯布西耶可谓极具代表性。他曾多次公开赞扬几何的艺术,在《走向新建筑》中,柯布西耶称建筑师“按公式工作的工程师使用几何形体,用几何学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良好的艺术”。柯布西耶设计的斯坦因别墅,看似不规整,其实是完全依据模数网格设计的,墙、柱的位置遵循严格的几何比例系统。不仅如此,柯布还把人的起居行为状态进行几何量化,创立了他著名的比例系统——模数制,在人体尺度和工业技术之间、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产之间,架设了一座衔接的桥梁2

img28

斯坦因别墅平面图,柯布西耶,1926-1928(图片来源:[英]洛兰·法雷利著,姜珉,萧彦译.建筑设计基础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27)

现代建筑运动中,许多建筑大师都是把弄几何学的高手。秉承了德意志的精密制造,传统和严谨的理性思维习惯的德国人密斯(Mies van der Rohe)就执著地将这种几何美学当成他的毕生追求,建于1929年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可谓是一个典型代表。面对这样一个经典作品,译介、分析、评论的文章可谓不计其数,其分析的视角从设计手法、美学观念、时代背景等应有尽有,但是毫无疑问,就其直接的设计意图来说,基于几何学的内在精密的控制是密斯设计此房子时的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原南京大学朱竞翔老师就曾带领学生就其内在的几何逻辑进行过颇为细致的分析,并以测量、切分、入口、流线、比例、网格、定位等对其进行了阐述,挖掘了这个建筑内藏的几何秘密,可谓颇具深度与代表性3

img29

巴塞罗那德国馆局部,密斯,1929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座看似简单的房子在几何学上的良苦用心。正是建筑师在几何上对该建筑周密与严谨地控制,才让我们在这个“建筑装置”中感受到了它的细微与精妙之处。无独有偶,在卒姆托(Peter Zumthor)设计的瓦尔斯温泉浴场中,我们能看到极其类似的几何控制。整个建筑就如同一个拥有一系列不同类型与尺度的隔室的地下洞穴,日光透过天花板上的细缝洒落在不同的空间中,光线的切入让人们能够从几何学的角度感受到空间的纯粹与精致。不过,在这里,卒姆托用柱墩取代了通常的片墙,于是空间呈现出层层嵌套的神秘感。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几何属性往往在“形”与“体”的层面上限定了空间的边界,确定了空间的类型,规定了流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建筑的视觉感知与空间体验。但是,正如“实体的空间”,绝对的几何空间也很难存在。除了内在的几何法则,建筑还必须考虑它的场地条件、功能要求、材料与建造等诸多问题。

img30

瓦尔斯温泉浴场的空间构成,卒姆托,1990-1996

单纯从几何形式来讲,由于设计手段、建筑功能、建造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多元化,往日那些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早已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建筑几乎可以以任何一种形式存在。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建筑的几何特征在当下似乎不再像20世纪初期那样强调,相反,路径以及视觉的空间体验、材料的合理结构与构造表达、城市与生活的空间角色越来越成为建筑师关注的焦点。

20世纪20年代以来,现代建筑运动开启了一个理性与几何走向鼎盛,而物质和时间相对弱化的年代。不过,随着人们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人们又开始重新注重建筑的物质与时间属性。

2.物质属性

img31

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密斯,1955:转角与水平段构成墙与柱子各种材料的清晰搭接。(图片来源:[韩]黄吉昊著,李明辉译.建筑名作细部设计与分析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8)

柯布西耶说建筑是“体块在光线中辉煌的、正确的、聪明的表演”;可是密斯却说建筑就是“把两块砖头仔细地放在一起”。他们传达出了各自对于建筑的理解。如果说柯布更强调体量与空间,那么密斯则更强调材料与构造。这里,我们不去争辩究竟是材料还是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如此难以理清的问题,但毫无疑问,材料是构成建筑的基本物质。空间的形成,依赖于材料这一实体特性及其限定。相同的几何限定方式,不同的色彩、质感、气味、透明程度的材料构成,一个人对于空间的视觉与心理体验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材料也决定着一个空间的基本属性。随着建构学的发展,材料搭接的方式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建筑空间的品质以及人们对它的审美。所以,基于空间的材料属性及其建构方式也是当下建筑学的基本内容。

img32

瑞士音箱,卒姆托,2000:这是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上的瑞士馆,以纵横交错的落叶松木搭接而成,参观者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进入,不同空气条件下的声音、参观者人来人往的声音、内部音乐的演奏声混合在一起,仿佛一件真正的乐器。(图片来源: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国时代出版社,2008:21)

抽象的几何空间,具有纯净、普世、理性的意象,便于经济、快速地以工业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同时表达着公平、民主、透明的社会理念,或许这正是在20世纪初的早期现代建筑运动被广为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人对空间的感知是直接的、感性的,因此那种从生活世界抽象出的均质、无差别的几何空间对于人的感知来讲总是缺少了什么,或者说去除(压抑)了物质属性的建筑空间终究不够完整。于是路易斯·康教导学生说:“如果你忠实于材料,并知道它究竟怎么样,你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就是美的。千万别把材料用到次要用途上,不然它就会让别人来忠实使用它。”康强调以一种高度的感性来感悟并运用材料。“砖,你想成为什么?”——“我想成为拱”,康化身为材料自问自答。在康的世界中,材料是建筑的起点,也是建筑的归属。

img33

巴塞罗那德国馆材料细部,密斯,1929(图片来源:[英]洛兰·法雷利著,姜珉,萧彦译.建筑设计基础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45)

材料不仅内含着结构意向,同时也传递着场所与地域特征,例如Schaulage展览仓库表皮上的鹅卵石就是源于基地上曾经的河床,建筑师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展示出基地上发生的历史变迁。另外,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人对于建筑尺度的感知。当一堵勾缝清晰的砖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不需要任何参照物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它的尺度,因为我们对砖的尺寸非常熟悉。在这种情况下,砖成了我们度量建筑的标尺。

img34

Schaulage展览仓库外观

img35

Schaulage展览仓库的表皮材料

img36

Schaulage展览仓库表皮施工过程,赫尔佐格&德·穆隆,2003

以材料作为建筑的基本切入点,当代以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和德·穆隆(Pierre de Meuron)为首的一大批德语区的建筑师堪称代表。他们的作品接受了更多的来自观念艺术的影响,突破了许多经典的现代主义教条,展开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比如,材料本身是否携带着房屋的思想、表达着建筑的意义?材料本身是否能成为建筑的基本问题?正是基于这些思索,他们的建筑通常都是相对规整的形式与体量,看起来给人一种不太在乎“形式”的感觉,可是建筑表皮的材料及其构造方式却往往独具匠心,令人印象深刻。在众多的建筑中,他们努力尝试不同的材料,并以一种“分析”的方法来组合材料,“从来不混合或混淆各种不同的元素,而是试图以元素的差异性、它们组合后的意义、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创造一种整体性,在形式的构成中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他们并不试图去创造一种新的语言,相反,他们在试图寻求一种既有语言的明确表达”4。对待材料的如此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与现象学所倡导的观念与方法不谋而合,那就是强调直觉,注重思辨,拒绝惯常的经验与程式。其在建筑上的表现,则正如赫尔佐格自己所言:“建筑就是建筑,它不可能像书一样被阅读;它也不像画廊里的画一样有致谢名单、标题或标签什么的。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反对具象。我们的建筑的力量在于观看者看到它时的直击人心的效果”5

森佩尔在150年前对于材料的使用归纳为三种:(1)材料决定论者(Materiallist)——认为材料的性能自然可以导出理所当然的形式;(2)历史主义者(Historicist)——常常以一种材料去模仿历史上的某一类建筑;(3)思辨主义者(Schematist)——材料的应用成了一种智力思辨6。这三种方式至今依然有效,我们可以在建筑实践的层面找出许多的相关案例。比如卒姆托那种对于自然材料的敬畏态度体现出一定的材料决定论的思想7;当前一些标榜为人文建筑师的作品多是以一种怀旧的方式来使用那些传统的材料;赫尔佐格与德·穆隆的众多材料的实验则可以纳入到思辨主义之中。但是,无论哪一种使用材料的方式,大量的成功的作品证明,以材料作为设计的切入点、或者注重材料表达的设计往往能超越形式与风格,并扩展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与接受。

img37

Duisburg的KM博物馆内的楼梯,赫尔佐格&德·穆隆,1997-1999:建筑师将原建筑中的红砖粉碎后加入混凝土之中,让材料在时间上获得一种延续与协调。(图片来源:http:// kueppermuehle.de)

3.时间属性8

什么是时间?时间是经验主体对存在于世界的感知。在海德格尔看来,正是时间构成了一般存在的意义所在。因为建筑的坚固、稳定,所以通常表现出一种恒长的姿态,特别是在较短的时间尺度范围内,建筑几乎看不到多少改变,似乎与时间无关,有的甚至成为独立于时间之外的永恒之物。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把时间的尺度范围扩展到足够大,我们就会看到建筑在时间轴线上的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材料与结构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更有时间所赋予建筑的独特历史与文化内涵。所以说,在时间的轴线上,建筑既消耗着自身,又创造着自身。消耗的是物质,创造的是精神。正是基于时间的演化、积累、沉淀,那些老房子才引起我们的感悟与思索,呈现出新建筑无法传达出的一种悠远氛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以说“帕提农绝非是昨天的帕提农”展现的正是建筑的这份时空属性。另外,对于废墟的欣赏,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喜爱的并不是那份外在的残缺与破败,而是它所体现的时间轴上的痕迹。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幽深的院落住宅,有着一抹阳光的天井往往成为最有活力的空间,白墙之上,光与影构成动人的景象,这也正是路易斯·康(Louis I.Kahn)为什么在表现建筑体量与空间时强调自然光、拒绝人工光光源的原因。“我们是由光所生育。通过光我们感觉到季节变化。只是由于光的指引我们得以知悉这个世界。由此得出这么个想法:物质是消耗了的光”。对于自然光的重视,对于光与影的强调,康真正追求的其实是人与空间在时间轴上的相互观照所获得的那份相通与共存,是“存在”或海德格尔说的“此在”的表达。对此,康在“静谧与光明”中有着耐人寻味的阐释:“静谧并不是十分安静,静谧是不可度量事物之所在”。在康的世界中,人与周遭的界限变得模糊,不再对立,而且上升成一种意境,人在此意境中思考与存在,于无声处倾听世界、感悟世界9

诚然,“物质是消耗了的光”,或者说物质在时间轴上的变化是消耗了的光所留下的痕迹:木头颜色会从光鲜变得暗淡;铁和铜会生锈;石头会逐渐风化;涂料白墙会变得斑斑驳驳……正是“光阴”的魔力,建筑不仅不一定蜕化,反而有可能获得重生。卒姆托在其设计的瓦尔斯温泉浴场中,入口处狭长走廊是一段清水混凝土墙,每隔三四米、一人高处便有个壁龛似的凹槽,其间有个铜管导引出一股清泉,顺着墙壁徐徐流淌,因泉水中富含铁质,经年累月,于是在墙壁上沉淀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锈渍,墙壁上淌下的水经墙角处的一道窄窄的沟收集后被引走,水缓缓流动时在昏暗的灯光下不时反射出微微光亮。在此我们不仅真切地感知到原本琢磨不定的时间,而且发现它们原来是如此的空灵、唯美、浪漫。

建筑的时间属性还表现在建造本身。罗马非一日建成,任何建筑物的诞生都有一个时间累积的过程。因而对于建造过程的表达与暗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诚实的筑造态度,其实这也是建构学所探讨的主要内容。让建造的过程获得自明性,可以阅读与还原,于是建筑在诞生的那一刻就自然具备了时间轴上的痕迹与意义。卒姆托的近作——克劳斯兄弟纪念堂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小建筑。这个小纪念堂是为了纪念瑞士尼古拉斯圣人(Saint Nicholas von der Flüe(1417-1487年)而修建的。出资者是德国瓦亨村(Wachendorf,Eifel,Germany)的一对夫妇,建造者也是他们以及当地的其他村民和工匠。小纪念堂的内部空间由112根圆木构成的帐篷式的模板浇筑而成,在24个工作日里,混凝土被一层一层地浇筑,每层厚50cm。待浇筑完成后,将室内的圆木用火烧尽,于是,室内混凝土的表面留下清晰的圆木模版以及焚烧的痕迹。建筑外观表皮同样由于分层浇筑的原因,每层之间具有依稀可辨的颜色差别,显示出筑造的过程。

img38

瓦尔斯温泉浴场室内走道墙壁上沉淀的锈渍

4.小结

空间的属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其属性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即便这里讲的三个属性,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它们也有着不同的强调。在现代主义运动的初期,人们更在意空间的纯净与抽象,也就是其几何属性;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空间基于材料及其建造的物质属性以及时间属性,从而使建筑更有趣味和意义。不过,基于建筑本体层面的属性表达

img39

克劳斯兄弟纪念堂,卒姆托,2007:材料在建造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与使用者——也就是“人”之间的关系是另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像在建构学中所提倡的还原的思想当中,建造过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还原?还原的意义是什么?建筑师如何平衡个人旨趣与建筑应有的自身逻辑与社会责任?这些是在我们追求与表达空间的属性时需要不断反思与追问的东西。只有如此,一个建筑才有可能获得相对均衡的几何、物质以及时间属性,那一刻,建筑也将获得自身的生命。正如卒姆托描述他看到瓦尔斯温泉浴场竣工时的感受:“我没料到会同时出现坚硬与柔和、光滑与粗糙并存的效果,还有石块上呈现出闪闪发光的灰绿。一瞬间,我觉得我们的设计已经脱离我们,独立存在,因为它已经演变为由一个建筑材料构成的实体,并且拥有它自己要遵守的法则”10。

注释:

[1]张毓峰.建筑空间形式系统的基本构想[J].建筑学报,2002,09.

[2]申绍杰.空间的经验:几何、物质与时间[J].建筑师,2004,10.

[3]朱竞翔,王一锋,周超.空间是怎样炼成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再分析[J].建筑师,2003,10(91).

[4]张路峰.材料的实验——阅读赫尔佐格与德穆隆[J].建筑师,2003,02:85.

[5]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

[6]史永高.材料呈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9.

[7]卒姆托.Thinking Architecture.1998.

[8]申绍杰.空间的经验:几何、物质与时间[J].建筑师,2004,10.

[9]HeinzRonner,SharadJhaveri.LouisI.Kahn,CompleteWork1935-1974.Birkhauser.Basel.1987:6-9.

[10]雅克·卢肯,布鲁诺·马尔尚著,姜欣等译.凝固的艺术——当代瑞士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