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1 特殊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1.学习领域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学习领域课程定位
特殊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组成部分之一,特殊及零星工程的施工知识是建筑工程
技术人员的重要知识结构,也是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监理员等岗位的一个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后,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框架教学计划中必要的专业学习领域之一。其学习领域课程定位见表1。
表1 学习领域课程定位
1.2 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思路
特殊工程施工是建立在该专业矿山基本建设人才需要的背景下,是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一种重要体现,涉及矿山常见构筑物及特殊季节的施工知识和施工技术,主要解决特殊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特殊季节的施工技术。根据其特点设计思路如下。
1.2.1 本课程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要求进行设计。学习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共45学时(可调整)。
1.2.2 根据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监理员等岗位对必要的特殊工程施工的需要,同时适当考虑工程技术人员的发展要求,对课程的内容构成和教学安排作了根本性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该课程,选用以结构类型(筒仓、井塔、池等)和季节性施工为载体来设计学习情境,且每一载体均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1.2.3 该学习领域强调特殊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要求。
1.2.3 根据现代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完成学习目标、内容、教学材料、使用工具、考核评价方式、学生能力准备、教师能力要求和教学方法建议的制定。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并让学生通过载体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1.2.4 在学习情境选择中,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构知识和技能:由易到难和施工的先后顺序;高等教育对理论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融合规范和相关职业资格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2.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学习领域课程描述(表2)包括学习领域课程名称、学年及学时、学习任务和课程目标等。
表2 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3.学习情境划分及描述
3.1 学习情境划分(表3)
表3 学习情境划分
3.2 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描述(表4)包括学习情境名称、学时、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准备和教学建议、工具与媒体、学生已有基础、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等。表中学时可进行调整。
表4 学习情境描述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4.其他建议
4.1 教材编写建议(略,详见教材编写大纲)
4.2 教学评价建议
4.2.1 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作测试、课后作业、任务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考核,实施形成性评价。
4.2.2 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4.2.3 强调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4 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任务考核。
各任务模块可参照表5进行评价。
表5 各任务模块的评价
说明:
(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任务工单完成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建议平时的学习态度占10%,书面作业占15%,任务工单完成情况占15%,实作占30%,最后总结性评价占30%。
(2)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4.4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4.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录像、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4.4.2 注意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学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为提高学生的施工员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4.4.3 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观摩、实训的需求,并在合作中适时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4.4 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校园网、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通过职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5.附录
教参资料:
[1]周振喜.实用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项玉璞.冬期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金峙.现代矿山工程实用图案与施工设计新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5.
[4]本书编写组.实用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