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建筑配景及环境的表现
作为建筑的配景与环境,首先要传达特定的设计意图和主题气氛。建筑环境与配景起着烘托画面主体、丰富和强化整体视觉效果的作用。配景的各个要素,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特定的环境氛围有机地组织,做到主次分明,互相衬托,相互协调。需注意的是建筑环境与配景要特别注意画面的透视关系,应与主体建筑视平线同步。配景主要包括:天空、地面、人物、车辆、花园草坪、水面等。
1.天空
对于以线条为主的建筑表现,其天空的处理大多较为简化。根据建筑物及整体画面的需要,通常采用简洁、流畅的线条表现天空云彩的动态,线条较轻柔,画面效果明快。
用明暗画法表现天空时,可利用线条的排列,表现出天空的层次和丰富的空间变化。表现天空的线条要轻柔,不要太硬,线条的排列不要太跳跃,这样能更好地烘托建筑主体和氛围(见图2-18)。
图2-18 云天表现技法
2.地面
1) 铺地
建筑画中的地面、道路,一方面以不同明度托起主体建筑,另一方面,要表现出地面的空间透视。在地面的深浅关系上,以符合画面整体需要来处理,地面的前后关系,不管是近深、远浅,还是远深、近浅,均可表现地面的透视关系。需注意的是,石材、地砖等地面分格线的透视关系,对表现地面的空间尤为重要(见图2-19)。
图2-19 铺地及草坪表现技法
为丰富画面效果,可根据构图需要表现出树木或其他物体的阴影,阴影的形状要优美,也可表现洒水地面上朦胧的景物倒影,使地面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2) 花圃草坪
花圃草坪在建筑配景中有较多的出现,对画面近景的植物可以深入刻画,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以简洁的线型和深浅层次塑造形体。草坪的表现多在近景有较多的笔触和细节刻画。远景只以简单的线条勾勒轮廓即可。草坪的色彩表现应由浅至深,并可根据需要表现一些深色的阴影或斑驳的落叶以丰富画面的形式美感(见图2-19)。
3.人物与交通工具
1) 人物
配景中的人物点缀,在建筑表现里不可或缺,可增加画面的气氛和活力,也对建筑空间的大小起到参照的作用。人物的动态及颜色的跳跃,从构图上丰富了画面的关系。人物不宜过散,疏密适度。同时人物远近的合理搭配,使画面增加空间感(见图2-20)。人物不作细部刻画,主要表现大的动态造型。
图2-20 人物表现技法
2) 车辆
根据建筑主体和环境需要,表现车辆。车辆的点缀给画面增加了动势和生活气息,尤其对路面较多的场景,车辆的点缀能有效的丰富空间。
车辆的表现:勾画汽车轮廓,准确地表现汽车的结构,注意汽车与建筑空间的透视关系(见图2-21)。
图2-21 车辆表现技法
4.树木
作为配景的树木,有近景、中景、远景之分。通常近景的树木,不应遮挡建筑物的主体,以免影响建筑物主体的完整性。近景的树木,要充分考虑画面的构图关系,使之与建筑主体和画面的整体关系相协调。中景的树木,多在建筑主体的两侧或前面。需合理穿插、疏密有致。中景的树木刻画要结合建筑主体的虚实关系,相互衬托。远景的树木在建筑物的后面,应强化空间感,烘托建筑主体,减少细部刻画,注意与建筑主体的对比关系。画树应着眼于树干挺而有力以及树形的外轮廓特征,关于树木画法的基本步骤,大致归纳如下:首先勾画树木的基本形态,然后刻画大的形体关系和层次,在刻画过程中要灵活应用笔触以表现出树木的自然形态。最后,以浅色表现树木的受光面,有些部位可留白,再以深色刻画细节和层次(见图2-22)。
图2-22 树木表现技法
5.水面
作为建筑配景的水面,在表现时,要充分考虑周围景象的倒影,近景的水面,需要勾画水的波纹,适当地表现水中的倒影,明度不可太深,可用浅色表现水的色彩变化和空间关系,用笔要灵活(见图2-11,图2-17)。
图2-17 水面表现技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