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淡彩表现技法

淡彩表现技法

时间:2024-10-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淡彩进一步强化建筑的相互关系和特征。淡彩表现技法是以线、色相结合的技法,它既能表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又能充分利用钢笔和铅笔的笔触来表现建筑材料的质感。先用铅笔画出轮廓线,然后用水彩色填充或渲染,上色时要求靠线整齐,色干后,再勾深色线条。实践中常根据画面内容灵活运用,或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比如浅色物体可先勾线后上色,深色物体则先上色后勾线等。

2.5 淡彩表现技法

淡彩的基本特征是以线描为主(见图2-19),以色彩为辅。通过淡彩进一步强化建筑的相互关系和特征。淡彩颜色的表现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色浅而透明,突出线描的主体作用,通过淡彩强化物体的特征。淡彩表现技法是以线、色相结合的技法,它既能表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又能充分利用钢笔和铅笔的笔触来表现建筑材料的质感。由于这种画法比较简便、快捷,因而常用作快速设计表现图或设计方案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淡彩表现技法有不同形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1.以勾线为主的淡彩表现技法

它兼有线描和水彩渲染的特点。传统的水彩渲染技法是以水彩颜料的层层叠加,表现出体面的光影明暗和色彩变化而不留线的痕迹,虽然效果细致真实,但所需工作量较大。而以勾线为主的淡彩画法由于有了轮廓和分面的骨架线,可大大地简化色彩的层次和对比关系以及高难度的表现技巧,在技法上仍可运用水彩渲染简洁明快的特点来增强物体的质感,丰富画面层次和空间感。

2.以钢笔或铅笔作出明暗色调为主的淡彩表现技法

画面上形体的光影、明暗和质感均由钢笔或铅笔作出,在此基础上淡色平涂,色彩只起丰富和点缀画面的作用。

淡彩表现技法的上色程序也有多种方法。

① 先上色后勾线。先用铅笔画出轮廓线,然后用水彩色填充或渲染,上色时要求靠线整齐,色干后,再勾深色线条。此法可防止线条因后上色而被水色冲刷造成污染画面的弊病。

② 先勾线后上色。在深色勾线后上色时应工整严谨,以防颜料覆盖线条带来污浊不清的效果,此时最好使用透明度较高的透明水色。

③ 综合用法。实践中常根据画面内容灵活运用,或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比如浅色物体可先勾线后上色,深色物体则先上色后勾线等。

深色线条可以是铅笔或钢笔,也可以是暖色调的咖啡色或冷色调的深蓝色水笔,更可以扩大到炭铅笔和中国画毛笔(此时用宣纸画)。

本章未署名的插图取材于钟训正、

彭一刚、鲁愚力等教授的作品集

img77

图2-23 某高层写字楼设计方案(钢笔) 彭一刚 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