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民用建筑按用途分类有住宅、商店、办公楼、学校、影剧院等,按层数分类有单层、低层(2~3层)、多层(4~8层)和高层(9层以上)。由于类型不同,其测设(放样)的方法及精度要求有所不同,但过程基本相同,大致为准备工作,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工程施工测量,墙体工程施工测量,各层轴线投测及标高传递等。施工测量之前,必须先熟悉本节9.3.1中的相关图纸。
9.3.1 熟悉有关图纸,准备测设数据,绘制测设略图
设计图纸是施工及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与测设有关的图纸主要有以下几项:
(1)建筑总平面图(见图9.13)。从该图中查出或计算设计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测量控制点之间的平面尺寸和高差,作为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的依据。
图9.13
(2)建筑平面图(底层和标准层见图9.14)。从该图中查取建筑物总尺寸和内部各定位轴线之间的关系尺寸,它是施工放样的基本资料。
(3)基础平面图(见图9.15)。从该图中查取基础边线与定位轴线的平面尺寸,以及基础布置与基础剖面位置关系。
(4)基础剖面图(见图9.16)。从该图中查取基础立面尺寸、设计标高、宽度变化以及基础边线与定位轴线的尺寸关系,它是基础放样的依据。
(5)建筑结构的立面图和剖面图。从该图中查取基础、室内外地坪、门、楼板、屋架、屋面等处的设计标高,它是高程放样的主要依据。
从上述各种设计图中获得所需的测设数据,并对各设计图纸中相应部位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进行仔细核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
根据测设数据绘制测设(放样)略图,如图9.17所示。图中标有已建的房屋Ⅱ号及拟建房屋Ⅲ号之间平面尺寸、定位轴线间平面尺寸和定位轴线控制桩等。由图9.15或图9.16可知,拟建房屋的外墙皮距轴线为0.250m,为使施工后两建筑物的南墙皮齐平,所以在测设略图上将定位尺寸18.00m和4.00m分别加上0.250m后标注在图上。
图9.14
图9.15
通过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检校仪器工具,检查原有测量控制点,准备测设数据,绘测设(放样)略图,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制订测设方案,即可开始测设。
图9.16
图9.17
9.3.2 建筑物的定位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根据设计中给定的定位条件、定位依据,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的交点(或外墙皮角点)测设到地面上,作为基础和细部放线的依据。
由于定位条件不同,定位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定位
一般民用建筑物的设计图上,有时通常给出的是拟建建筑物与附近原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及尺寸,如图9.17所示。此时就可根据原有的建筑物测设出拟建的建筑物。
如图9.18所示(有斜线的是原有建筑物),先从A、B两个点作平行线A'B'。延长平行线A'B',可定出E'、F'、I'等点,然后用直角坐标法就可测设出拟建建筑物的EF、GH、IJ等轴线(交)点。以此就可定出其余各轴线。
图9.18
如果拟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的主轴线成一任意角度,可以利用平行线的方法来测设。如图9.19所示(有斜线的是原有建筑物),距离MB、MQ以及∠AMQ是设计图纸给定的,在测设拟建建筑物PQ轴线前先作平行线A'B',其与AB的间隔为d,为了确定C点在平行线A'B'上的位置,需要确定出距离CC'。由图14-19可知,CC'=d×cot60°,由B'点起量距离CB'=CC'+MB,即可在平行线上定出C点的位置。而距离CQ=MQ-MC,其中MC=。在C点安置经纬仪,照准A'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60°角,得CQ的方向,自C点起量距离CQ得Q点。在Q点上安置经纬仪,照准C点,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90°角,量取距离QP,即定出PQ轴线。
图9.19
Q点也可由MQ、AQ两段距离交会来确定。因AM、MQ及∠AMQ为已知,则
用两把钢尺将零点分别对准A、M两点,在对准A点的钢尺上找出AQ读数和在对准M点的钢尺上找出MQ读数,拉直两钢尺,则两读数对齐处即为Q点的位置,采用此法时,MQ、AQ两段距离必须小于一整尺。
【例1】欲在原锅炉房西侧进行扩建,其设计尺寸与原锅炉房的相对位置如图9.20中所注,叙述其定位方法与过程。
图9.20
解:
1.分析
从图中可看出两建筑物的北墙外皮对齐,中间留有0.050m的施工缝。①轴到原锅炉房西墙外皮为0.250m,A○轴到北墙外皮为0.250m,定位时直接定出各轴线的桩位,以便施工。
2.定位过程
(1)在原锅炉房的西墙外皮上,从北墙外皮向里量取0.250m,即得A○轴标志,再继续量出4.800m和15.120m+4.800m=19.920m分别得到B○轴、E○轴标志,如图9.21所示。
图9.21
(2)从原锅炉房北墙两端各向外丈量出0.250m得O1、O2两点,在O2上安置经纬仪,延长O1O2到O3点,在O3点上安置经纬仪照准O1点旋转照准部90°得O3O4方向线。
(3)在O3O4方向上依次量取0.500m得A○轴桩位,继续丈量4.800m和4.800m+ 15.120m=19.920m得到B○轴、E○轴桩位,各自与墙上相应轴线标志的连线就是A○、B○、E○三轴的位置。
(4)在A○轴桩位上安置经纬仪,照准墙上标志A○,下转望远镜在A○轴线上得O5点,量取O5到西墙皮的距离,若为4.410m,在O5点上安置经纬仪照准A○轴桩位,旋转照准部90°得O6O7方向线。在O6点上安置经纬仪,照准O7点,旋转照准部90°,得O6O8方向线,从该方向上由O6向东量取4.410m-0.250m=4.160m得①轴桩位,向西分别量取12.000m+0.250m-4.410m=7.840m和12.000m+0.250m-4.410m+8.550m=16.390m得到④轴、⑦轴的桩位。同理,在O7点安置仪器也可定出①轴、④轴和⑦轴的桩位。相应轴线桩位的连线即①、④、⑦轴的位置。
(5)由各轴线的交点即可定出该建筑物的位置。在交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其夹角应为90°,其差值不超过容许值,否则应调整桩位。
2.根据建筑红线或道路中心线定位
图9.22(a)、(b)中的甲、乙两点为建筑红线点,其连线就为建筑红线,它一般与道路中心线平行。
图9.22 (单位:m)
根据甲、乙红线桩测设17号和18号拟建建筑物的轴线AB、CD和EF、GH时,先在甲点上安置经纬仪,照准乙点,在视线方向上从甲点起量取45.50m得到H'桩点,再继续量取9.75m+26.44m+9.75m=45.94m得到B'桩点(桩上钉中心钉)。然后分别在H'和B'点上安置经纬仪,照准乙(甲)点,顺(逆)时针转动照准部90°角,在视线方向上依次量取21.12m、47.70m,钉出H、G和B、A各桩。随后在G点和A点上安置仪器,观测∠H'GA和∠GAB'值,与90°比较,其差值在±40″范围内即为合格,实量AG与B'H',比较其相对误差不超过1/3000即为合格。在容许范围之内,根据实际情况对桩位做适当的调整。最后由矩形ABHG测设出C、D、E、F各点,就得到17号和18号拟建建筑物的轴线AB、CD与EF、GH。
图9.23所示为拟建建筑物ABCD与道路中心线平行,根据设计给定的条件,在M点上安置经纬仪定出N、Q两点,在这两点上用经纬仪按直角坐标法可测设出该建筑物的轴线。
图9.23
【例2】某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如图9.24所示,试述其定位方法及过程。
图9.24
解:(1)在马路中线交点M上安置经纬仪,照准M'点,在马路中线上量取9.800m得N点,再继续量46.500m得P点。
(2)在N点安置经纬仪,照准M'点,顺时针旋转照准部90°,在视线方向上量取34.400m得Q点,再继续量取9.900m+13.200m=23.100m得R点。
(3)在P点上安置经纬仪,照准M点上,逆时针旋转照准部90°,在视线方向上量取34.400m+9.900m=44.300m得T点,再继续量取13.200m得S点。
(4)在S点安置经纬仪照准P点,逆时针旋转照准部90°,应能照准R点,并丈量SR距离,其差值均应在容许值之内。否则,应调整桩位。
(5)S、R两点边线即为G○轴,R、Q连线即为〇14轴,S、T连线即为①轴。在Q点安置经纬仪,照准R点,逆时针旋转照准部90°,量取10.200m得U点,Q、U连线就为B○轴。以此按图纸设计尺寸就可定出其余轴线的位置。
(6)B○轴与⑦轴的延长线相交于O1点,以O1点为圆心,9.900m为半径就可放出该段圆弧。以QU的中点O2为圆心,5.100m为半径可放出其圆弧。
3.根据建筑方格网定位
如图9.25所示,方格网点A、B及拟建建筑物的四个外角点M、N、Q、P的坐标是设计图纸给定的。由这些点的坐标就可以用简单的加、减方法计算出M点与A点的横坐标差e、纵坐标差aM,建筑物的长度MN及宽度PM、NQ。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在经纬仪视线方向上量取距离e及MN得a、b两点,分别在a、b两点处安置经纬仪,后视A点,用直角坐标法就可测出M、P及N、Q各点。实量MN、PQ边的长度进行检核,与设计值比较,若其相对误差不大于1/3000即为合格。
图9.25
4.根据控制点定位
从测量控制点上测设拟建建筑物,一般都是采用极坐标或角度前方交会法。如图9.26所示,测量控制点A、B及拟建建筑物外角点M、N坐标由设计图纸给定。若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则要计算出图中的角α2及距离S。若N点用角度交会法测设,利用相应点的坐标反算出各边的方位角,就可计算夹角α1及β1。
计算公式、方法及测设过程与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相同。为了避免差错,测设前应备有测设示意图。各项数据算出后均应经过校核。
在设计图纸中所给定的拟建建(构)筑物的坐标值,大多数为外角坐标,测设出的点位为建筑物的外墙皮角点,施工时必须由此点位再测设出轴线交点桩。
图9.26
9.3.3 建筑物定位的注意事项
(1)认真熟悉有关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审核各项尺寸,发现图纸有不符之处与有关技术部门核实改正。施测前绘制测量定位略图,并标注相关测设数据。
(2)施测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仔细认真,精心操作。尽量做到以长方向控制短方向,引测过程的精度不低于控制网精度。
(3)基础施工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是错位,容易把中线、轴线、边线搞混看错。标注桩位时,一定写清轴线编号、偏移距离和方向。
(4)控制桩要做好明显标记,以便引起人们注意。桩周围要设置保护措施,防止碰撞破坏。定期检测,保证测量精度。
(5)寒冷地区采取防冻措施。
9.3.4 工程测量定位记录
工程测量定位记录见表9.2。
表9.2 工程测量定位记录
定位抄测示意图:
9.3.5 建筑物的放线
建(构)筑物各外墙轴线交点桩定位,经验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建筑物的放线。所谓建筑物放线是指根据定位的轴线交点桩,详细测设其他各轴线交点的位置,并用木桩(桩顶钉中心钉)标定出来,称为中心桩,并由此按基础宽及放坡宽用白灰撒出基槽(坑)开挖的边界线。放线方法如下。
1.测设外墙周边上各轴线交点桩
如图9.27所示,在M点安置经纬仪,照准Q点,用钢尺沿MQ方向量出相邻轴线间的距离,定出②,③,④,…各轴线与A○轴的交点的桩(也可以每隔1~2轴线定一点)。同理可定出其余各轴线的交点桩,量距精度应达到1/3000。丈量各轴线间距时,钢尺零端要始终对在同一点上。
图9.27
由于基槽(坑)开挖时这些轴线交点桩都要挖掉,因此在挖槽工作开始前,要把这些桩移到施工范围以外的安全地方,以便作为各阶段施工中恢复轴线的依据。其方法是:延长这些轴线至一定距离,在施工范围外的安全地方钉设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将这些轴线位置固定下来。
2.测设轴线控制桩(引桩)
在大面积开挖的箱形基础或桩基础的施工场地以及机械化施工程度高的工地,常测设轴线控制桩。测设时,在轴线交点桩上安置经纬仪,照准另一轴线交点桩,沿视线方向用钢尺向基槽(坑)外侧量取一定距离(一般为2~4m),打下木桩,桩顶钉中心钉,准确标定出轴线位置,并用混凝土包裹木桩。如图9.28所示。
必要时砌筑保护井,加盖保护。在大型施工场地放线时,为了保证轴线控制的精度,通常是选择测设轴线的控制桩,然后根据轴线控制桩测设各轴线交点桩。在中小型的施工场地上,轴线控制桩是根据外墙轴线交点桩(角桩)引测的。如有条件也可把轴线引测到周围固定的地物上,并作好标志,注明轴线号,以便恢复轴线时使用。利用这些轴线控制桩作为在实地上定出基槽(坑)上口宽、基础边线等的依据。
图9.28
3.龙门板的设置
一般民用建筑中,在人工开挖的条形基础的施工场地上,常采用测设龙门板。如图9.29所示,在建筑轴线两端距槽边1.5~2.0m适当位置钉设一对与轴线垂直的保留大木桩,称为龙门桩,桩要钉得竖直和牢固。利用附近的水准点,将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标高(±0.000)引测到龙门桩的外侧面上,用红铅笔画一条横线。把木板上沿与桩上的±0.000线对齐钉设,称为龙门板(如果施工现场地面太高或太低,也可测设比±0.000高或低一整数的标高线钉设龙门板,并注明)。
图9.29
将经纬仪安置于轴线交点上,照准另一轴线交点后,将轴线引测到龙门板上,钉上小钉(称为中心钉)。用钢尺沿龙门板顶面实量各中心钉(轴线)间的距离是否正确,用水准仪检查各龙门板顶的±0.000标高是否正确。经检核无误后,以中心钉为准,将墙宽、基础宽标在龙门板上。
9.3.6 建筑物定位放线的检验测量
当施工员、测量员放线完毕,质检员应立即进行放线检验测量,以检核放线、桩位有无错误。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1)根据设计总平面图,查算建筑物轴线的平面坐标,以及该桩与现场控制点的相关位置和放线需要的数据,然后用仪器复核各轴线桩是否正确。同时也要检验龙门板上的轴线标记位置。若发现问题,应立即与放线人员查找原因,进行调整或重测。
(2)根据现场水准点,质检员用水准仪对龙门板或墙上的±0.000标高进行检查,务必符合规范要求。
以上检验均应及时记录,并妥善保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关检测时,常需查对原始资料。同时,在工程竣工验收填写验收报告及编绘竣工图时,均需附上这些资料。
一般建筑放线时,±0.000标高测设误差范围为±5mm,轴线间距离校核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3000,其夹角允许误差范围为±40″。
9.3.7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见表9.3。
表9.3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