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2 简易数字频率计
【实验目的】
(2)理解状态机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3)掌握利用EDA工具进行自顶向下的电子系统设计方法。
【实验所用仪器及元器件】
(1)计算机;
(2)示波器;
(3)直流稳压电源;
(4)万用表;
(5)EDA开发板及相应元器件。
【实验原理】
1.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的原理
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的原理是指周期性信号在单位时间(s)内变化的次数。其数学表示式为:
上式说明,在某个时间间隔t内,一个周期出现的重复次数为N,便可从上式求出其频率。
根据这一定义,可将高稳定度的晶体振荡器信号分频,得到一个闸门时间,去控制计数时间间隔的长短或开、关门时间,被测频率的信号通过此闸门,进入计数器计数并显示其频率值,计数的多少,由闸门时间和输入信号频率决定。例如,令闸门时间Ts=1s,计数值为256400,则输入信号频率f=256400Hz或256.4kHz。
测量频率的参考框图如图8-9所示。
2.计数器测量周期的原理
周期是频率的倒数,它表示电信号重复一次所需的时间。所以将被测信号分频后作为闸门信号,而把晶体振荡器的信号作为计数脉冲,就可实现对信号周期的测量。例如:设标准信号周期为T0,被测量信号的周期为TX,在闸门开通时间,通过计数器计数的值为N,则以下关系式应成立:
TX=NT0
通常T0的单位为负次幂秒,例如10-3 s为1ms,10-6 s为1μs等。
测量周期的参考框图如图8-10所示。
图8-9 测量频率的参考框图
图8-10 测量周期的参考框图
【实验内容】
1.基本内容
设计一个四位十进制数字显示的数字式频率测量仪,其频率测量范围为10KHz~10MHz。满刻度量程分为10kHz、100kHz、1MHz和10MHz四挡,即最大读数分别为9.99kHz、99.9kHz、999.9kHz和9 999kHz,要求量程能够自动转换。具体要求如下:
(1)当读数小于0999时,频率测量仪处于欠量程状态,下一次测量时,量程自动减小一挡。
(2)当超出频率测量范围时,显示器显示溢出。
(3)采用记忆显示方式,即计数过程中不显示数据,待计数过程结束后,显示测频结果,并将此显示结果保持到下次计数结束,显示时间不小于1s。
(4)小数点位置随量程变化自动移位。
2.提高要求
(1)增加显示位数。
(2)增大测频范围。
(3)被测信号为正弦波。
(4)自拟其他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