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晶体三极管的识别
(1)三极管电极的识别
一般三极管的外壳上都印有型号和标记。常用的小功率硅管和锗管有塑料外壳封装和金属外壳封装两种,其管脚排列如图3-9所示。识别塑料外壳封装的NPN型管时,面对侧平面将三根电极置于下方,从左到右3根电极依次为e、b、c。金属外壳封装的管壳上一般有定位销,将管脚底朝上,从定位销起按顺时针方向3根电极依次为e、b、c。
图3-9 三极管电极的识别
(2)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电极
将指针式万用表置于电阻R×1k挡或R×100挡,用红表笔接三极管的某一管脚(假设基极),再用黑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如果表针指示的两次都很大,该管便是NPN管,其中红表笔所接的管脚是基极。若表针指示的两个阻值均很小,则说明这是一只PNP管,红表笔所接的管脚是基极。如图3-10所示。若无一个电极符合上述测量结果,说明三极管已坏。
将两表笔分别接除基极之外的两电极,如果是NPN型管,用一个100kΩ的电阻接于基极与黑表笔之间,可测得一电阻值;然后将两表笔交换,同样又测得一电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小的一次黑表笔所对应的是NPN管集电极,红表笔所对应的是发射极。如果是PNP型管,100kΩ的电阻就要接在基极与红表笔之间,按上述方法测量两次,其中电阻小的一次红表笔对应的是PNP管集电极,黑表笔对应的是发射极。如图3-11所示。注意测量时不要让集电极和基极碰在一起,以免损坏晶体管。在测试中也可以用潮湿的手指捏住集电极与基极来代替100kΩ的电阻接在集电极与基极之间。
图3-10 NPN管基极的判别
图3-11 NPN管集电极的判别
(3)万用表测量三极管β值
把万用表放到R×10挡,即hFE挡,表笔短接调零。
把三极管e、b、c管脚放到对应的e、b、c插孔里面(NPN管放N一侧,PNP管放P一侧)。指针偏转,读取的hFE刻度读数即三极管β值。
(4)用数字式万用表辨别三极管
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在广大电子工作者中都是同时拥有的两台随身仪器。它们互有长短,互补不足。数字表读数准确直观,输入阻抗高,但有些情况下还是指针式万用表用起来更方便。譬如测量动态电平值、测量晶体管等的场合。
以分辨三极管e、b、c三极为例,指针式万用表就比数字表方便、快捷,熟练者可在10s左右就测出结果。若确实没有指针式表,也可用数字表的HFE挡。具体步骤如下。
①先用二极管挡找出b极。判断是PNP还是NPN,有没有击穿。
②当b极确定、极性确定、管子是好的,则可以把数字表打到HFE挡。
③按NPN或PNP把b极针插到b极孔。
④任意把假定的“e”、“c”脚分别插入e、c孔,记录HFE读数。
⑤对调“e”、“c”脚。记录HFE读数。
结论:读数大的一次,e极孔所插的为e极。
这个方法经试验是普遍可行的。熟练者可在20s左右得到结果。但要注意,带有阻尼或互补达林顿的管容易产生误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