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化的机构与过程
(一)社会化的实施机构
1.社会化的机制
机制是事物运行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即它的各个部分是如何相互连接、并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活动的。人的社会化的机制是指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内在机理,它是一个相当广阔的领域,包括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模式、社会化对象的内在心理特征等。社会化对象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内在心理过程及其特征的研究基本上属于心理学的范围,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的研究则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对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教化论将人的社会化过程视为社会化的实施者向社会化对象实施教化的过程。按照教化论的观点,社会化的任务就是将不知不识的生物人教化成为具有群体和社会文化的社会人。对于社会化的对象来说,他的社会性不是内生的,而是由外部灌输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生物人基于生物性会对社会文化、社会规范有抗拒,因此,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要由实施者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化对象是被动的。迪尔凯姆的关于儿童建立道德感的看法是教化论的观点,行为主义也暗含着人的被动性的观点。
学习论将人的社会化过程视为社会化对象主动学习的过程。按照学习论的观点,社会化过程主要是社会化对象的主动学习过程。如果没有这种主动性,社会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尽管外部环境(社会化的实施者)必不可少,但是,必须确立社会化对象的主体地位。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强调人是积极主动的,认为人能够判断、规定和创造自己的行为。学习论不是主张对生物本能的放纵,而是强调社会化对象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互动论将人的社会化视为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相互作用过程。互动论认为,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由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向社会化对象灌输知识、价值和规范,社会化对象的回应并不一定是完全被动地接受,而是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选择,这种选择性的回应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实施者的“灌输”行为,从而以新的方式实施社会化。所以,人的社会化是在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相互作用、相互改变的过程中进行的。当然,在社会化的不同阶段,双方的作用和地位会有所变化。
2.社会化的机构
人的社会化是群体和社会对其成员进行塑造的过程,也是新成员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行为主体:施教者和受教者。社会化过程中的施教者是将群体和社会的文化灌输到新成员中去的过程,它们是不同类型的群体即实施机构,包括家庭、同龄群体、学习和工作组织等。受教者是接受社会化者即群体和社会的新成员,他们主要是未成年的成员。以下主要介绍社会化的实施机构。
(1)家庭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化的机构。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共同体。它是人们来到世间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群体。新成员因出生而自然属于某一家庭,已有的家庭成员也对新成员负有责任并寄予期望,这些都必然带来对新成员的社会化。人的一生几乎都离不开家庭,一个人在其未成年,甚至在其未结婚而组成新家庭之前常常依赖于他出生于其中的家庭。这样,家庭对婴儿—青年的社会化就是十分重要的。家庭对儿童—青年社会化的内容是全面的,包括教导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在前现代社会也常常包括教导谋生技能,并形成子承父业的现象。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全面的,有时是潜移默化的。不只是父母及长者的正式教导,而且家庭气氛及生活方式也会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进程。
(2)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有时也称同辈群体。它是由年龄相近的人自发结成的群体。一般指幼儿—少年群体,由于这种群体的主要活动是做游戏,所以又称游戏群体。它们一般因家庭毗邻、家长之间的友好交往等原因而形成。同龄群体并不像家庭、学校那样边界比较清楚,但其群体边界还是存在的。同龄群体对于其成员的成长即其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而实现的。在游戏中,他们互相传递着各自的知识,尝试运用社会角色的扮演而过虚拟的生活。同龄群体中的游戏及其规则并不是参与者独自设计出来的,而是对他们在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时那些引起他们较大兴趣的事物的模拟。由于他们的观察并不全面,所以在游戏时也常常不符合现实逻辑。但是,在游戏中伙伴们的互相纠正和补充会起到学习知识和实践规范的效果。另外,同龄群体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学校
学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也是国家和社会用来传播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的机构。它对儿童—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里学校是对儿童—青年进行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学校对学生的社会化与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于:第一,社会化的内容有所不同。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以教导生活的基本技能和教导行为规范为主,学校则以传授科学知识和传播国家或办学者的价值为主。第二,社会化方式不同。家庭是以亲情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对儿童的社会化以感情为基础。学校是正式的社会组织,它对学生的教育是组织化的和具有强制性的。第三,社会化的具体目标不同。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全面的和综合性的,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标则较具体、明确。它主要为了教会学生掌握某些知识,提高其学习能力,当然也包括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但这一点常显得较弱,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明显表现出这一弱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互补的,二者的协调对儿童—青年社会化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学校对学生社会化的效果也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重要影响。
(4)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以业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结构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走出学校参加工作被认为已走向社会,所以工作单位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代表。工作单位是组织人们进行职业劳动的场所,也承担着对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责任。工作单位对青年职工进行社会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它以劳动技术和工作能力为基础展开,补充着学校教育的不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二,工作单位代表国家或社会对职工进行价值教育,但职工对这种教育已有一定的选择性;第三,工作单位的性质和内部工作环境对职工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
(5)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以社会公众为对象,对其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和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和读者收听、收看和阅读信息承载物为目的。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成长发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般说来,大众传播媒介以其故事性和刺激性而对青少年有特殊的影响,因为这些特点比较符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在大众传播媒介商品化的情况下,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更是刻意制造刺激性节目,时髦、恋爱、打斗和凶杀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明显的。当今,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一些青少年的行为明显带有消费主义取向。在这种现象背后,大众传播媒介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电视机被称为“保姆”,这不难想象电视节目对儿童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因特网。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已达1.23亿,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7月20日)。
(二)基本社会化
1.艾克利森的人类成长阶段说
美国心理学家艾克利森把人生分为8个阶段,即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学前阶段、学龄阶段、少青年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成年期或中年期、成熟期或老年期。他认为,在这8个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人生任务,因此也就需要心理成长以对特定的社会要求作出反应。如果人能够成功地对特定的社会要求作出反应,就会得到积极的评价,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并进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如果他不能成功地对人生任务作出积极反应,就会产生负面心理,从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在婴儿期,婴儿需要得到家人或他人的照料。如果他得到了良好的照料,他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信任感,反之则会产生不信任感。幼儿期的重要任务是对自己的肢体进行自我控制。如果父母过多限制和责怪他,他会产生羞耻感。学前期的孩子多喜欢游戏。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持负面态度,孩子会产生内疚感。在学龄期,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活动会使其勤奋,压抑他会造成自卑心理。少、青年要学会扮演不同角色,实现角色认同,社会化不足会出现角色混淆。青年期人将经历求爱与建立家庭的过程,如果遭遇挫折就会产生孤独感。人到中年要养家,教育子女,成功则有成就感,不成功会产生停滞感。人到老年常常会回忆和总结自己的一生。如果认为自己的一生是令人满意的,就会产生完善感,反之就会陷入追悔和绝望的情绪之中。
2.儿童—青年社会化
在关于人的社会化的研究中,最集中的问题是对婴儿—青年社会化的研究,因为这—阶段是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即社会化的主要时期。我们把从婴儿时期到青年时期的社会化称为基本社会化。研究表明,这一时期每一阶段成功的社会化都会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婴儿—学龄初期的社会化
人刚来到世间既不能自理,也没有心理活动。在这一阶段,随着生物体的发育,家庭应该教他基本的生活技能,并启发他的心智发展,包括使他能分别自我与非我。在幼儿期,个体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除了家庭生活外,同龄群体的游戏成为他们的重要活动。在这一时期,幼儿开始产生道德感,除了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外,学习知识和行为规范,培养其道德意识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学习知识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而从家庭教育向学校—家庭教育的转变对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少年期社会化
少年期(12~15岁)是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其生理上日趋成熟,但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有很大提高;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自我意识形成,个人尊严意识的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始萌芽。在这一时期,少年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但因其生理、心理的不完全成熟而处于独立意识与依赖性相互掺杂的状态。正是因此,少年期的社会化对于个体的成长来说十分关键和重要。在这一时期,少年不但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开始相对独立地实践社会行为规范,要对各种新奇的外部事物进行判断和选择。由于少年的好奇心强、社会价值多样化、少年的经验很少,因此给他们的选择带来困难,而一旦选择失误可能会对其成长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少年期是社会化的“危险期”。在这一时期,如何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几个方面的良好配合,对少年给予适当的监护、鼓励他们健康发展,对于少年成长来说十分重要。
(3)青年社会化
青年期(14~20岁)是基本社会化的最后阶段。青年的特点是: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于成人;爱情萌芽产生;学习兴趣广泛;思维能力强;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形成。青年阶段人有“六大高峰”:体力高峰,机体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智力高峰,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及二者的最佳配合也在青年阶段;特征行为高峰,人的性机能成熟,有求偶的要求;社会需要高峰,对衣食住行的要求急剧增长,对理想和前途思考较多;创造高峰,青年受传统的影响比成年人少,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超常行为高峰,青年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期,青年在情绪和思想上尚不稳定,容易发生越轨行为。由于青年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国家、家庭和社会都十分重视青年社会化,也格外关注青年社会化遇到的困难。
3.少年—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
少年—青年期是人的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其广泛接触社会从而面临众多选择和挑战的时期。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如下一些方面:
(1)心理上的断乳
心理上的断乳也称社会性断乳。它是相对母体对婴儿的生理上的断乳,即停止母乳喂养所造成的对婴儿成长的威胁而言的。心理上的断乳是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的危机状况。其性质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它一般反映为少年、青年不愿向家长和师长述说自己的想法,自己因缺乏经验和主见而犹豫不决、焦虑不安,在行动上则带有混乱的特征,正如《少年维特的烦恼》所描写的那样。对少年、青年的成长来说,犹如生理上的断乳,对少年、青年是一个危机,也是一次考验。心理上的断乳或社会性断乳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它是一个人从依赖他人到相对独立,并进一步走向更加独立的社会生活的中间环节。心理上的断乳对于不同家庭和不同社会条件下的个体、不同文化下的个体的威胁也不同。这种危机所发生的层面、强度也不同。比如,农业社会中少年、青年所遇到的心理断乳的危机比现代社会要小得多。要减缓心理断乳对少年、青年的冲击,施教者主动加强与少年、青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
(2)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社会价值观念是指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对社会现象的价值判断,即对某一现象的好坏、优劣、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由于人们认同的文化不同、经历不同,他们所站的角度也不同,所以他们对社会现象的评价也可能不同。另外,在现代社会中新东西的出现也会引起不同群体的不同评价。这些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为青少年扩大视野创造了条件,但是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也给青少年对价值的选择,即从中选择合理的东西带来困难,因为青少年缺乏经验、知识面尚不丰富。错误的选择常常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于是,对新的社会现象的认知、判断十分重要。比如,对于近几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因特网),社会上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由于网络连接速度的快捷,网络中载负着大量信息,所以,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获得信息。但是,网络上的内容并非对青少年都有益,所以青少年如何对待“上网”就是一个需要认真选择的问题。但青少年面对这种新的问题常常显得经验不足,出现选择上的困难。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因迷恋“上网”而不能自拔,以致影响自己学业的情况并非鲜见。
(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青少年阶段是富于理想的人生阶段。这种理想来自于社会中对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教育。任何社会群体、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的理想,并作为自己的目标。但是,如何对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年龄群体却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有丰富社会经验和阅历的人会比较恰当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他们站在现实基础上对待理想、追求理想。因为经验会使他们对理想的可及性作出比较恰当的判断。青少年则不然,由于他们的知识不足、经验较少,而且富于想象,所以他们往往缺乏对理想的可及性的判断,因而有时显得过于理想化。而当怀有纯真理想的青少年走向复杂的现实生活时,非理想的一面就会对他们造成巨大刺激,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他们的社会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种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因素是青少年教育的理想化。社会总是希望将比较理想的东西告诉青少年,并用来塑造他们,而对社会现象组成部分的负面的东西介绍不足。这就使得青少年在走进真实的社会,特别是面对不理想的现实时会有挫折感,有时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对自己所受教育的更大怀疑。这种怀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而表现出日益加深的趋势。
(4)社会的迅速变迁
迅速的社会变迁是使青少年社会化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在比较稳定的社会,人们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也有比较大的稳定性,会形成比较明显、稳定的价值观,并且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发挥着社会化的作用。例如,在农业社会,由于重大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很少,人们又长期生活于封闭的环境中,所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很少发生变化,或者说它们只是发生缓慢的进化,而形成比较一致的文化。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社会化是在无选择的情况下按照习惯进行的,不会发生多大困难。在一般社会条件下,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是渐进性的,也没有集束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对社会变迁有相当大的适应性。但是,在迅速变化的社会,各种新现象、新观点不断涌现,一些价值观念来不及沉积下来即被更新的观念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实际上处于文化、价值和规范的流变之中,而难以形成比较固定的可以效仿的东西。有时,这些不断涌现又很快变化的东西还可能会削弱社会的主流文化,而这对青少年社会化是一个威胁。对后发展的、开放的社会来说,“时间压缩”的效应十分明显。时间压缩是指本来在某一社会中的较长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在另一社会中的较短时间又反映出来的现象。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发生了明显的时间压缩现象,这使得新的社会现象的发生比较密集。在21世纪迅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青少年的社会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5)代沟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用“代沟”的概念来形容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她认为,整个世界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之中。年轻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和所有比他们年长的人,隔着一条深沟在互相望着。这条沟壑是人类亲手挖的,人类发明的技术把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成长起来的人与此后成长起来的人分开了。她认为,当新一代到了上大学年龄的时候,年轻人和老年人都是极为孤立的。老一代的魅力已不复存在,不会有继承人。站在沟的另一侧的年轻人面对着一个没有楷模和先例的世界。
如果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代沟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严重问题。在价值观念方面,两代人会有很不相同甚至相反的看法。他们在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方面也有许多不同。当青少年没有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楷模可以效仿之时,文化继承意义上的社会化就不能进行,代之而来的可能是青少年在同辈之间的模仿和时髦的流行,这会形成亚文化,而且与以往世代积累起来的文化产生隔阂。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社会化的性质、机制及后果都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三)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1.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当一个人完成了基本社会化、从纯粹的生物体变为社会人,并作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进入社会生活之后,他还会遇到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他们需要扮演新的角色,需要完善新的角色。正如前述哈维格斯特、艾克利森所指出的那样,人到成年之后会遇到种种人生任务,这些任务不能圆满解决会引发多种问题。这样,当人的基本社会化结束之后,人们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就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是继续社会化的任务。
继续社会化的原因在于,随着社会成员自身及环境的变化,他以往在基本社会化中所学到的知识已不够用,从而需要学习新的知识。这里又有两种情况:第一,在人的发展阶段中需要扮演新的角色,从而需要学习与这些角色相适应的技能、知识和规范。比如,人要结婚、组成家庭、为人父母、赡养父母、自己进入老年,对于这些人生发展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基本社会化并未解决,因而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继续社会化。第二,在扮演同一社会角色时需要不断学习。随着知识和技术的变化,社会对不同角色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这也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适应这种变化,实际上这是角色内学习。例如,技术人员必须学习新技术、熟悉新的职业规范,以面对知识技术老化的问题;老年人要面对老年期所遇到的各种变化,包括生理上的变化、家庭结构方面的变化,因此应学习新的知识、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现实生活。
从通俗的意义上来说,继续社会化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继续社会化所要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生活方面的知识、职业活动方面的知识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等。一般来说,社会学更加关注与人的角色转变相关的继续社会化,即当社会成员(社会群体)的角色发生重要变化时他们的学习和适应过程。比如,人到中年时他们怎样经营自己及家庭的生活,步入老年时人们又是怎样去适应生活、打发时间;体制变化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他们怎样去应对;一个人换了工作岗位,他怎样尽快去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做好工作。这些都是继续社会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其间可以发现,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人们为了适应生活的变化充实自己的过程,这是任何一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
2.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就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对人的重新社会化。再社会化有如下两种原因和情况。
第一,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某些人不再遵从原来社会化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认同和采取了反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流价值的代表者认为原来对这些人的社会化失败了,为了维护社会的利益必须对这些人重新进行社会化,在他们那里重新树立社会的主导价值和行为规范,如犯罪分子即是社会化的失败者,他们违反社会倡导的基本价值,严重伤害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职能部门和社会进行强制性的改造,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而重新认同社会的主流价值,即是再社会化。这种再社会化是在当事人不情愿的情况下进行的,总的说来他们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又称为被动再社会化。
第二,原来的社会化的成果基本上已不适用,在某种文化背景下一个人完成了社会化,就是认同了这种文化所倡导的主流价值与行为规范,并在社会生活中去实践这些规范。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在甲类文化中完成了社会化的人进入与之不同的、异质性的乙类文化时,原来社会化的成果在一些重要领域都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异质文化的人们必须重新学习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适应生活,这也是再社会化,如在儒家伦理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进入西方国家,在竞争性文化中长期生活,他们就必须改变自己原来的某些观念和行为方式,像西方国家的人那样去思考和处理问题,以求成功地同别人打交道,这就是再社会化。在西方成长起来的人进入东方文化国家长期生活也是如此。又如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再社会化的问题,否则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当然,这种再社会化并不一定是在其生活的所有领域同时进行。他可能首先在工作和公共生活方面学习新的东西,而在家庭生活中保留原来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所以,这种再社会化并不一定是全面彻底的再社会化。与第一种再社会化相比,这种再社会化可以称为主动再社会化,因为要适应新的生活,他必须主动去学习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虽然这种 “主动”也带有被迫的成分,但它与第一种情况下的强迫学习还是有所不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