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程定额的基本概念

工程定额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4-10-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定额属于生产消费定额的性质。人们一般把工程定额所规定的生产要素消耗量的大小称为定额水平。工程定额的定额水平必须如实地反映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现实的生产效率水平。工程定额所规定的生产要素消耗量,是指完成单位合格工程产品所需消耗生产要素的限量标准。一般来说,把工程产品称为工程定额的标定对象,不同的工程定额有不同的标定对象。

3.1.1 工程定额的基本概念

工程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工程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消耗的数量标准。

在理解工程定额的概念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工程定额属于生产消费定额的性质。工程实施过程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必然也是生产的消费过程。无论是新建、改建、扩建,还是恢复工程,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工程定额所反映的正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完成工程产品与相应生产消费之间的特定的数量关系。

工程产品与相应生产消费之间的特定的数量关系,一经定额编制部门的确定,即成为工程实施过程中生产消费的限量标准。这种限量标准,一方面是定额编制部门对工程实施单位在生产效率方面的一种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工程实施单位用来编制工程计划、考核和评价工程实施成果的重要标准。

(2)工程定额的定额水平,必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人们一般把工程定额所规定的生产要素消耗量的大小称为定额水平。定额水平受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来说,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则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就少,定额所规定的生产要素消耗量应相应的降低,称为定额水平高;反之,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则生产效率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就多,定额所规定的生产要素消耗量应相应的提高,称为定额水平低。

工程定额的定额水平必须如实地反映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现实的生产效率水平。或者说,工程定额所规定的生产要素消耗的数量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的生产效率水平条件下的限量标准。为此,在编制工程定额时,必须根据定额的不同作用,在其适用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工程实施过程加以考察、测定,即必须从生产工艺、机械装备、组织管理水平等多个角度,构筑一个定额适用范围内大部分生产部门或单位能够达到的工程实施过程作为样本,然后通过对样本的考察、测定,获得生产要素消耗量的数据,借助定额编制部门的权威把它转变成一种限量标准,作为今后其他工程实施过程中生产性消费的限量标准。

(3)工程定额所规定的生产要素消耗量,是指完成单位合格工程产品所需消耗生产要素的限量标准。这里所谓的工程产品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一种假设产品,其含义随不同的定额而改变,它可以指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也可以指工程施工中的某个阶段,甚至可以指某个施工作业过程或某个施工工艺环节。一般来说,把工程产品称为工程定额的标定对象,不同的工程定额有不同的标定对象。

(4)工程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量的内容包括为完成该工程产品的生产任务所需的所有消耗。工程实施过程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为完成物质生产过程必须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的形成必须消耗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反映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即为人工、材料和机械等三种消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