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强梁弱柱”震害及未能实现“强柱弱梁”的原因
按照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框架结构应具有多道抗震防线,其中的一个原则是“强柱弱梁”。所谓“强柱弱梁”,就是指柱子不先于梁破坏。我们知道,梁的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而柱子的破坏则会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若“强梁弱柱”型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上、下端出现塑性铰,将迅速导致结构的倒塌;反之,“强柱弱梁”型框架结构,在全部梁端出现塑性铰并迫使底层结构也出现屈服变形时,结构才会破坏。因此,“强柱弱梁”型结构至少存在两道抗震防线:一是从弹性到部分梁出现塑性铰,二是从梁塑性铰发生较大转动到柱根部破坏。在这两道防线之间,大量地震输入能量被结构的弹塑性变形所消耗。因此,结构设计时应达到“强柱弱梁”破坏形式的多道防线要求。但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框架柱的破坏明显重于梁,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即所谓的“强梁弱柱”结构很普遍。
图6-5所示的建筑,其柱的端头混凝土被压酥,框架柱严重倾斜,柱的上端形成塑性铰,框架梁的破坏相对轻微。该种震害产生的原因是未按照“强柱弱梁”的抗震概念进行设计,柱内配筋量很少,箍筋间距过大,纵筋强度不够或者柱的截面过小,层刚度弱、轴压比超限等,使得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过大,形成楼层的柱铰屈服机制。
图6-5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破坏形成柱铰
造成地震区未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很多设计中,现浇楼板的平面外刚度被忽略,并通过提高梁的刚度来近似考虑楼层的刚度,这样会人为造成“强梁弱柱”。
2)梁柱节点是施工缝留设处,钢筋往往较多,给振捣带来困难,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有的节点区域内的柱箍筋没有放置,造成柱的破坏较重。
3)由于框架梁跨度大,所需截面尺寸及配筋较大,而且楼板对框架梁的刚度和承载力贡献也很大,使得设计时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偏小等,导致框架梁的实际刚度和承载力增大,因此出现“强梁弱柱”型的破坏形式。
4)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影响。填充墙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有:①可作为整个结构系统的第一道抗震防线,首先破坏并耗散地震能量;②影响裸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如:约束框架柱部分柱段的侧移变形,形成短柱,导致短柱剪切破坏,进而影响整体结构的破坏模式;③造成结构实际抗侧刚度分布不均匀,如:底框-上部砖混结构,会造成层刚度突变,无法实现“强柱弱梁”机制;又如:填充墙平面分布不均匀,造成结构平面刚度偏心,引起扭转效应。
其他如:围护结构和填充墙严重开裂和破坏;填充墙(或错层)造成短柱剪切破坏,梁柱节点区破坏;底部楼层侧移过大,并导致倒塌,等等。这些都改变了框架结构的整体受力机制,使整体结构难以形成“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加剧了结构的地震破坏。
图6-6所示为玉树地震后发现的“强柱弱梁”现象,符合抗震设计理念。
图6-6 玉树地震中的“强柱弱梁”成功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