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房屋抗震加固的必要性
房屋的抗震加固,就是指通过科学的措施弥补房屋的缺陷,改善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房屋本身的安全性。其目的主要体现在:
2)提高房屋结构的变形能力,防止大震下倒塌。正如大风刮过枯树和竹子,竹子“宁弯不折,顺风而变”,反而能保持完好;而树木“宁折不弯”,可能就会马上折断。当然,房屋建筑的变形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提高房屋整体性。
抗震加固的目标就是使既有房屋在遭受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不出现严重破坏和不倒塌,经修理后可继续使用。对于一些历史性建筑,为了保持其原有风貌和功能,在对结构进行抗震加固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建筑的使用功能。
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四川省江油市的某工厂医院住院部,因建造年代久远,并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没有进行抗震设防,已经属于危房,但采用圈梁构造柱加固后,其在汶川地震中破坏并不严重,而周围许多没有经过抗震加固的房屋破损却很严重。图11-1所示为都江堰市的一个幼儿园,在最初建造时没有进行抗震设防,但在汶川地震前进行了抗震加固,主要是在房屋外面设置了构造柱和圈梁,在室内设置了钢拉杆(见图11-2所示),结果在地震中,周围房屋破坏严重,而这个幼儿园却基本完好。
那么,哪类建筑需要进行抗震加固呢?归纳起来,以下几类建筑应当进行抗震加固:
1)未进行抗震设防的老旧房屋,如1978年前建造的一些房屋,基本没有考虑抗震的问题。
2)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具有纪念性的建筑。如西安城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见图11-3所示),是中国古都文化风貌的象征。当地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西安城墙,在城墙南门内城楼(图11-4)中设立了墙体裂缝观测点。
图11-1 经过加固的幼儿园
图11-2 教室内采用钢拉杆
图11-3 西安古城墙及护城河
11-4 西安城墙南门内城楼墙体裂缝观测点
3)抗震设防烈度提高的地区的房屋。
4)改变用途的房屋,如房屋的重要性提高、使用荷载加大、容纳人数增加等。
5)震损房屋,经修复加固后仍可继续使用。
6)对现在房屋进行改、扩建或加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