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掌握网络计划技术

掌握网络计划技术

时间:2024-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C选项中,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虚工作用虚线表示,自由时差用波形线表示。而且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还会发生转移。重点考查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概念及特点,在案例题中常会以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编制为重点考核点,考查前锋线、关键线路、工期、时差的判定。

5.掌握网络计划技术

【考点1】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

网络图包括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

绘制规则:

①网络图中的节点都必须有编号,其编号严禁重复,并应使每一条箭线上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

②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虚工作主要用来表示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虚工作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③在单代号网络图中,虚拟工作只能出现在网络图的起点或终点节点处。

典型考题

[2008年真题]关于网络计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双代号网络图可用于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B.双代号网络图只允许一个起点节点但可以有多个终点节点

 C.单代号网络图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D.工作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按最迟开始时间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E.从起点节点开始到终点均为关键工作的线路,为单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

答案:CE

解析:该题考核网络图的基本概念,网络图包括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该题中A选项双代号网络图不可用于表达复杂逻辑关系,例如搭接关系;B选项,双代号网络图只允许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D选项,自由时差的概念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E选项正确。注意关键工作关键线路也是主要考核点。

【考点2】网络图的工作关系

(1)工艺关系、组织关系

(2)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和平行工作

(3)先行工作、后续工作

【考点3】网络图的绘制规则和方法

(1)绘图规则

①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绘制。

②网络图中严禁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

③网络图中的箭线不会出现循环回路。

④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和无箭头的连线。

⑤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

⑥严禁在箭线上引入或引出箭线。

⑦应尽量避免网络图中工作箭线的交叉。

⑧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⑨除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外,不允许出现没有外向箭线的节点和没有内向箭线的节点。

(2)绘图方法

典型考题

1.[2008年真题]关于网络图绘制规则,说法错误的是( )。

 A.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虚箭线严禁交叉,否则容易引起混乱

 B.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否则容易造成逻辑关系混乱

 C.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的虚工作可用波形线表示自由时差

 D.单代号搭接网络图中相邻两工作的搭接关系可表示在箭线上方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核网络图绘制规则。C选项中,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虚工作用虚线表示,自由时差用波形线表示。其他选项正确。

2.[2007年真题]关于网络图绘图规则正确的说法是( )。

 A.网络图应避免出现循环回路,如出现应具体说明

 B.单代号网络图严禁箭线交叉,否则容易引起混乱

 C.双代号时标网络图的中部竖向刻度线可少画或不画

 D.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的波形线需注明自由时差

 E.单代号搭接网络图中相邻两工作的搭接关系可表示在箭线上方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图绘制规则。选项A,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B,单代号网络图箭线不宜交叉;C正确;D,双代号时标网络中的波形线可以不注明自由时差;E正确。

【考点4】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和方法

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图规则与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图规则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当网络图中有多项开始工作时,应增设一项虚拟的工作(S),作为该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当网络图中有多项结束工作时,应增设一项虚拟的工作(F),作为该网络图的终点节点。

【考点5】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1)六个时间参数

img114

②时间参数图上表示:

img115

(2)节点最早时间(ETi)和最迟时间(LTj)

(3)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值。工作i与工作j之间的时间间隔用LAGi-j表示。

典型考题

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为( )。

 A.总时差  B.最迟开始时间

 C.自由时差 D.最迟完成时间

答案:C

解析:本题的考核形式为概念题。自由时差定义为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考点6】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

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既可以按工作计算,也可以按节点计算。应熟悉掌握六时标注法的计算方法。

典型考题

1.[2008年真题]甲、乙、丙三项工作持续时间分别为5天、7天、6天,甲、乙两项工作完成后丙工作开始,甲、乙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3天、4天,丙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为17天,则丙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为( )。

 A.11天 B.14天

 C.17天 D.24天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核网络图中6个时间参数的计算。本考点为重要考点,应熟练掌握。根据本题描述画出网络图求解。

①图解法

img116

②公式法

 E.=max{EF,EF}+D

  =max{3+5,4+7}+6

  =17天

2.[2008年真题]A工作的紧后工作为B、C,A、B、C工作持续时间分别为6天、5天、5天,A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8天,B、C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25天、22天,则A工作的总时差应为( )。

 A.0天 B.3天

 C.6天 D.9天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核网络图中6个时间参数的计算,两种方法可解。

①图解法: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网络图

img117

∴TFA=11-8=17-14=3天

②公式法。

TFA=LFA-EFA               

EFA=ESA+DA=8+6=14天           

LFA=min{LSB,LSC}=min{25-5,22-5}=17天

∴TFA=17-14=3天                        

3.[2008年真题]A、B工作完成后C工作开始,C工作完成后D、E两项工作开始。已知A、B、C、D、E五项工作持续时间分别为3天、2天、4天、3天、5天,A、B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8天、12天,D、E作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25天、26天,则A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应为( )。

 A.11天 B.14天

 C.19天 D.17天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核网络图中6个时间参数的计算,两种方法可解。

①图解法: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网络图。

img118

LSA=17-3=14天

②公式法:

∵LFC=min{LSD,LSE}=min{25-3,26-5}=21天

∴LSC=21-4=17天

∴LFA=17天

∴LSA=LFA-DA=17-3=14天

4.[2008年真题]已知甲、乙工作结束后丙工作开始,三项工作的持续时间分别为5天、7天、9天,甲、乙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12天、11天,丙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为29天,则甲工作的自由时差应为( )。

 A.0天 B.1天

 C.2天 D.3天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核的是网络图中6个时间参数的计算。考核时差计算,注意考核的是自由时间。两种方法可解。

①图解法:根据题意画出网络图。

img119

FF=ES-EF=18-17=1天

②公式法:

EF=ES+D=12+5=17天

EF=ES+D=11+7=18天

ES=max{EF,EF}=max{17,18}=18天

FF=ES-EF=18-17=1天

本考点还可以考核乙工作的自由时差,FF=ES-EF=18-18=0天

甲工作的总时差:TF=LF-EF=LS-EF

          =20-17=3天

5.已知两相邻工作A、B,A工作时间为4天,最早开始时间为第2天,B工作时间为5天,FIFAB=4天,则B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为( )。

 A.第6天 B.第5天

 C.第2天 D.第1天

答案:B

解析:本题的考核形式为计算题。画出网络图计算:

img120

6.某工程网络计划图,D工作的紧后工作为E和F,其持续时间分别为6天、3天、2天,D工作第8天开始,E和F工作均于第18天必须最迟完成,则以下参数计算正确的是( )。

 A.D工作的自由时差为1天 B.D工作的自由时差为0天

 C.E工作的总时差为0天D. D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0天

 E.F工作的总时差为2天

答案:BE

解析:本题的考核形式为计算题。画出网络图计算:

img121

7.[2007年真题]已知某工作总时差为8天,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6天,最早开始时间为第7天,则该工作的持续时间为( )。

 A.8天 B.7天 C.4天 D.1天

答案:D

解析:此题为网络计算题。已知该工作TF=8 d,LF=16 d,ES=7 d,求持续时间Dij=?画出网络图。

img122

∵TF=LS-ES→LS=TF+ES=8+7=15 d

∴Dij=LF-LS=16-15=1 d

8.[2007年真题]己知A工作的紧后工作为B、C,持续时间分别为8天、7天、4天,A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9天,B、C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第37天、39天,则A工作的自由时差应为( )。

 A.0 B.1天 C.13天 D.18天

答案:A

解析:此题为网络题,形式上为计算题。仔细分析发现,A工作有B、C两项紧后工作,即B、C两项工作只有一个紧前工作A,所以A工作的自由时差为0。这类题目考生要认真分析题干,并且对网络时间参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才能抓住要点、节约考试时间。

9.[2007年真题]已知A、B工作的紧后工作为C,持续时间分别为11天、15天、19天,A、B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18天、14天,C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49天,则A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就为第( )。

 A.19天 B.21天 C.18天 D.30天

答案:A

解析:此题为网络题,计算类题目。依题画出如下网络图。

∵LSC-ESC=LFC-EFC

∴30-29=49-EFC→EFC=48 d

∵LSC=LFA=LFB=30 d

∴LSA=30-11=19 d

img123

10.[2007年真题]已知A、B工作的紧后工作为C、D,其持续时间分别为3天、4天、2天、5天,A、B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6天、4天,则D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为第( )。

 A.10天 B.11天 C.13天 D.14天

答案:D

解析:此题为网络计算题。要求会依据题干绘制网络图。

img124

故D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为第14天。

【考点7】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线路: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

关键线路: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的长度就是网络计划的总工期。在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可能不止一条。而且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还会发生转移。

关键工作: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

(1)关键工作确定: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关键工作;当Tp=Tc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2)掌握确定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的方法:①按节点计算法;②标号法。

典型考题

[2007年真题]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是指( )。

 A.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相等的线路

 B.时标网络图上带有波形线的线路

 C.没有虚箭线的线路

 D.搭接网络中所有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0的线路

答案:D

解析:此题为网络概念题,考点为关键线路。逐一分析:自由时差为零的线路是关键线路,故不选A;B,应为时标网络图上没有波形线的线路,故不选;关键线路上可以出现虚箭线,故不选C;D正确。

【考点8】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重点考查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概念及特点,在案例题中常会以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编制为重点考核点,考查前锋线、关键线路、工期、时差的判定。

img125

典型考题

1.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图中,用波形线将实线部分与其紧后工作的开始节点连接起来,用以表示工作( )。

 A.总时差 B.自由时差

 C.虚工作 D.时间间隔

答案:B

解析:本题的考核形式为概念题。时标网络中,工作的自由时差表示在该工作的箭头中,是波形线部分在坐标轴上的水平投影长度,即波形线在坐标轴上的水平投影长度。

2.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不能从图上直接识别的非关键工作的时间参数是( )。

 A.最早开始时间 B.最早完成时间

 C.自由时差   D.总时差

答案:D

解析:本题的考核形式为概念题。时标网络计划能在图上直接显示各项工作的开始与完成时间、工作自由时差及关键线路。总时差不能从图上直接识别,需要自右向左计算。

3.[2007年真题]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主要适用范围为( )。

 A.建设规模较大且管理复杂的项目

 B.综合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的大中型项目

 C.采用计算机进行进度和资源管理的项目

 D.施工工艺较为简单的项目

 E.局部性或作业性网络计划

答案:DE

解析:此题考查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适用范围为:①工作项目较少、工艺过程比较简单的工程;②局部网络计划;③作业性网络计划;④使用实际进度前锋线进行控制的网络计划。

4.[2008年真题]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不适用于( )。

 A.工艺过程复杂的工程 B.局部网络计划

 C.指导性网络计划   D.综合网络计划

 E.规模较小的工程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核双代号时标网络。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适用于:

①工作项目较少,工艺简单的工程;

②局部网络计划;

③作业性网络计划。

【考点9】网络计划的优化

img126

【考点10】网络计划执行中的控制

(1)熟悉实际进度前锋线的绘制方法

(2)了解列表比较法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3)了解网络计划的调整

①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②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

本节重要公式一览

1.双代号网络计划

img1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