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砌筑砂浆的性质

砌筑砂浆的性质

时间:2024-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沉入度大,砂浆流动性大,但流动性过大,硬化后强度将会降低;若流动性过小,则不便于施工操作。砂浆流动性的大小与砌体材料种类、施工条件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新拌砂浆能够保持水分的能力称为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砂浆的分层度在10~20mm之间为宜,不得大于30mm。分层度大于30mm的砂浆,容易产生离析,不便于施工;分层度接近于零的砂浆,容易发生干缩裂缝。

三、砌筑砂浆的性质

砌筑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足够的抗压强度、黏结强度和耐久性。

1.和易性

和易性良好的砂浆便于操作,能在砖、石表面上铺成均匀的薄层,并能很好地与底层黏结。和易性良好的砂浆,既便于施工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保证工程质量。砂浆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

(1)流动性

砂浆的流动性也叫做稠度,是指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用“沉入度”表示。沉入度大,砂浆流动性大,但流动性过大,硬化后强度将会降低;若流动性过小,则不便于施工操作。

砂浆流动性的大小与砌体材料种类、施工条件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对于多孔吸水的砌体材料和干热的天气,则要求砂浆的流动性大些;相反对于密实不吸水的材料和湿冷的天气,则要求流动性小些。用于砌体的砂浆的稠度应按表1-83选用。

表1-83 砌筑砂浆的稠度(mm)

img145

(2)保水性

新拌砂浆能够保持水分的能力称为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砂浆的分层度在10~20mm之间为宜,不得大于30mm。分层度大于30mm的砂浆,容易产生离析,不便于施工;分层度接近于零的砂浆,容易发生干缩裂缝。

2.砂浆的强度

砂浆在砌体中主要起传递载荷的作用,并经受周围环境介质的作用,因此砂浆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

砂浆的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水泥混合砂浆为温度(20±3)℃,相对湿度60%~80%;水泥砂浆为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28d龄期的抗压强度来确定的。

3.砂浆的黏结强度

砌筑砂浆必须有足够的黏结强度,以便将砖、石、砌块黏结成坚固的砌体。根据试验结果,凡保水性能优良的砂浆,黏结强度一般较好。砂浆强度等级愈高,其黏结强度也愈大。砂浆黏结强度与砖石表面清洁度、润湿情况及养护条件有关。砌砖前砖要浇水湿润,其含水率控制在10%~15%为宜。

4.砂浆的耐久性

对有耐久性要求的砌筑砂浆,经数次冻融循环后,其质量损失率不得大于5%,抗压强度损失率不得大于25%。

试验证明:砂浆的黏结强度、耐久性均随抗压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即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较为成熟,测试较为简单准确,所以工程上常以抗压强度作为砂浆的主要技术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