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力用量的计算

劳动力用量的计算

时间:2022-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时,钢筋工、架子工、混凝土工、木工等工种相对投入较多,而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钢筋工、木工工作量很小,水电安装工需求量加大。如果工程量很大或缺乏相应的施工经验时,其劳动力的安排,原则上根据劳动定额来确定。考虑劳动力的用量时,要有足够的工作面。劳动定额并不一定准确,因为随着施工的机械化和施工工艺的进步,效率高了。

3.2 劳动力用量的计算

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时,钢筋工、架子工、混凝土工、木工等工种相对投入较多,而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钢筋工、木工工作量很小,水电安装工需求量加大。所以,应根据各阶段施工需要,施工机具分次投入且始终处于动态控制中。

3.2.1 计算方法

如果工程量不大可以根据施工经验直接确定劳动力的数量。如果工程量很大或缺乏相应的施工经验时,其劳动力的安排,原则上根据劳动定额来确定。即先计算工程量,再根据工程量查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如果没有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就查地方的预算定额,计算出工程所需的人工数量。

劳动量计算公式为:

  P=Q/S=Q×Z

式中P——某施工过程的劳动量(工日);

 Q——该施工过程的工程量;

 S——计划采用的产量定额;

 Z——计划采用的时间定额。

施工进度计划中,施工过程所包含的工作内容为若干分项工程综合时,可将该过程的定额相应扩大综合,求出平均产量定额,使其适应施工进度计划所列的施工过程。平均产量的定额可按下式计算,即

img83

式中Q1,Q2,Q3,…,Qn——同一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S1,S2,S3,…,Sn——同一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量的产量定额;

 S——该施工过程平均产量定额(或平均机械产量定额),也称为综合产量定额。

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综合前各分项工程的工作内容和工程量单位,当合并综合前的各分项工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单位完全一致时,综合产量定额计算公式中的Q应等于各分项工程量之和;当各分项工作内容和工程量单位不一致时,应取与综合产量定额单位一致且工作内容也基本一致的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之和。

例如,某一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工程,其施工参数见表1.3.2。

表1.3.2 某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参数

img84

  img85

该综合产量定额意义为:每工日完成0.355 3m3预制构件的生产,其中包括安装模板、钢筋绑扎和浇筑混凝土的综合项目。

3.2.2 影响劳动力用量的因素

1.工作班制的影响

一班制、二班制或三班制,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

2.工作面的影响

所谓工作面,是指施工对象上可以安排工人和布置机械的地段,用来反映施工过程在空间布置的可能性。

考虑劳动力的用量时,要有足够的工作面。因为工作面太小,工人操作不方便,既影响工效又易出安全事故,分析工作面时,还应考虑四周环境的约束。有关工种的工作面可参考表1.3.3。

表1.3.3 主要工种工作面参考数据表

img86

3.劳动定额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定额上的人工给得较多,但价格偏低。因此,需根据经验对计算出的人工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合理地提前完成或按时完成。劳动定额并不一定准确,因为随着施工的机械化和施工工艺的进步,效率高了。如采用机拌、机捣、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时,2.45m3/人,250m3混凝土,需100人。而某标准层需泵送砼250m3,混凝土工仅需20人,一台泵车正常供应需要8个小时就可以了,超过就要加夜班了。

4.工作持续时间的影响

对于手工完成的施工过程,可以先根据工作面可能容纳的工人人数,并根据现有的劳动组织来确定每天出勤的工人人数,从而可以求出工作的持续时间。当工作的持续时间太长或太短时,则可增加或减少出勤人数,从而调整工作持续时间。当然也可以先确定工作持续时间,然后求得每天出勤人数,最后检查每天出勤人数是否超过工作面可能容纳的工人人数。

3.2.3 计算示例

例3.1某建筑物高12层,采用框架结构,层高为3.6m,每层共有15根600mm×600mm的钢筋混凝土方柱,单位工程劳动力需要量如表1.3.4所示,试计算柱施工中各工种所需的劳动力。

表1.3.4 单位工程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img87

解:查阅相关定额得,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机拌、机捣)为2.45m3/人;安装模板为2.12工日/10m3;钢筋绑扎14.5工日/ t。柱的工程量为

  12×15×0.6×0.6×3.6= 233.28m3

注意:绑扎柱钢筋所需工日,应先由柱的配筋图计算出钢筋根数,然后换算为质量,再根据定额计算出所需工日。表1.3.4是基于一个工人完成相关工作进行的计划与安排,实际上在施工现场有多个工人完成同一项目,故表1.3.4中的总工日数应考虑同时参与该项目的人数。

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或施工技术负责人常根据工程量和工作面的条件,采用经验确定法来安排单位工程劳动力。一般先根据施工经验确定进度完成日期,再根据人数和工序的大小倒排进度计划,当然进度计划可以是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总计划等。

根据经验判断当地人工的效率,然后看工程量清单,看主要分项、钢筋、混凝土、模板的工程量,大致计算需要多少工日,再看自己能够组织的人员情况,考虑天气和材料等因素,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工期计划。

要先根据相应的分项子目工程量,根据定额计算需要多少工日,然后去安排工人人数,最后确定天数。要同老板去协商相应项目安排多少人进场施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