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机械台班用量的计算
确定施工方法、划分施工过程、计算工程量以后,就可以计算各个施工过程的机械台班需要量。施工过程机械台班需要量的计算,应根据现行的施工定额,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施工水平来确定,目的是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及时调配机械台班量。钢筋混凝土机械台班用量如表1.3.5所示。
表1.3.5 钢筋混凝土机械台班产量参考指标表
3.3.1 计算方法
施工过程的机械台班量,应根据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和现行的施工定额计算。
P=Q/S或P=Q×Z
式中P——机械台班量;
Q——工程量;
S——产量定额;
Z——时间定额。
3.3.2 影响机械台班量的因素
若工作班制采用二班、三班制工作,可以大大加快施工进度,并且能够保证施工机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但是也会引起技术监督、工人福利以及施工地点照明等方面费用的增加。因此凡是由于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工期要求等方面的原因,非要采用二班或三班制工作外,一般来说多采用一班制工作。例如,使用滑动模板灌烟囱或烟囱筒壁,从工艺要求出发,施工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只能采用三班制工作。
从施工进度表中查取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持续天数、确定各个施工过程机械台班需要量以及每天的工作班数后,就可以计算每天的施工机械需要量。
对于机械化施工过程,可先假定主导机械的台数,根据机械的生产能力(即台班产量)求出工作的持续天数。工作的持续天数与所要求天数相比较,如果太长,则可以增加机械的台数;如果太短,则可以减少机械的台数,以达到调整工作的持续时间,使之满足工期要求。但必须注意,机械(主要指起重机)的台数不仅仅取决于机械的台班生产能力,而且往往受到房屋平面轮廓形状的影响,还应当根据机械的服务范围,按上述方法求出的机械台数加以复核。
在确定了主要机械的台数以后,还要确定辅助机械的台数,以使主导机械和辅助机械的生产能力互相适应。当各种机械的台数确定之后,分别乘以每台机械所必须配备的工人人数,就得到机械化施工过程的劳动需要量。
根据《建设工程劳动定额》中的有关规定,再利用以上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的机械台班量。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和安排的施工进度来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进场时间。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表如表1.3.6所示。
表1.3.6 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表
注意:在安排机械进场时间时,对某些机械(如塔式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需考虑铺设轨道及架设起重机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