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外脚手架的搭设技术
5.5.1 搭设技术措施
1.外架搭设
①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②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
③立杆顶端应高出建筑物屋顶1.5m。
④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铁块表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⑤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⑥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⑦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
⑧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⑨每一主节点处(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250mm,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以100mm为宜。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2,施工层小横杆间距为1m。
⑩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三根以上小横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脚手板平铺,应铺满铺稳,靠墙一侧离墙面距离不应大于150mm,拐角要交圈,不得有探头板。
搭设中每隔一层外架要及时与结构进行牢固拉结,以保证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随搭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
拉杆必须从第一层与窗口连接,拉杆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容许向上翘起。保证垂直高度≤4m、水平距离≤6m都有拉接。
脚手架外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剪刀撑的接头除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用于大横杆对接的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入,导致扣件锈蚀,直角扣件不得朝上。
外架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架外侧设防护栏杆一道和挡脚板一道,栏杆上皮高1.2m,挡脚板高不应小于180mm。栏杆上皮挂安全网,网的下口与建筑物挂搭封严(即形成兜网)或立网底部压在作业面脚手板下,再在操作层脚手板下另设一道固定安全网。
剪刀撑是在脚手架外侧互相交叉成十字形的双杆,并与地面成45°~60°夹角。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2.过门洞的处理
过门洞时,双排脚手架可挑空1~2根立杆,即在第一步大横杆处断开。悬空的立杆处用斜杆撑顶,逐根连接三步以上的大横杆,以使荷载分布在两侧立杆上,斜杆下端与地面的夹角要成60°左右,凡斜杆与立杆、大横杆相交处均应扣接。
3.过窗洞的处理
单排脚手架遇窗洞时,可增设立杆或吊设一根短大横杆,将荷载传递到两侧的小横杆,若窗洞宽超过1.5m时,应于室内加设立杆(底部加铺垫木)和大横杆来承担小横杆传来的荷载。
4.地基处理
地基做80mm厚C10混凝土地坪,以保证地基不变形;立杆支撑在20 cm×20 cm×0.8 cm的钢板上;场地平整不得积水。
5.搭设工艺流程
架子搭设工艺流程如下:在牢固的地基上弹线、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架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第二层→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设脚手板,绑扎防护及挡脚板、挂安全网。
5.5.2 安全网
安全网的挂设要求是安全网应挂设严密,用塑料蔑绑扎牢固,不得漏眼绑扎,两网连接处应绑在同一杆件上。安全网要挂设在棚架内侧。脚手架与施工层之间要按验收标准设置封闭平网,防止杂物坠落。
5.5.3 安全挡板
通道口及靠近建筑物的露天作业场地要搭设安全挡板,通道口挡板需向两侧各伸出1m,向外伸出3m。
5.5.4 架子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①把好验收关。搭设过程中的架子,每搭设一个施工层高度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与搭设班组、工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架子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时,要经设计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
②工程的施工负责人,必须按架子搭设方案的要求,拟定书面操作要求,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
③架子分段搭设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按项目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单,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和使用。
5.5.5 人员素质要求
①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年满18岁,两眼视力均不低于1.0,无色盲,无听觉障碍,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眩晕和突发性昏厥等疾病,无妨害登高架设作业的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②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熟悉本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酒后作业和作业中玩笑嬉闹。
③明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在无可靠防护2m以上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使用工具要放在工具套内。
④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教育,考试、体检合格后,持证上岗,任何人不得安排未经培训的无证人员上岗作业。
⑤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每年体检一次)。
⑥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高处作业地面环境要整洁,不能杂乱无章,乱摆乱放,所用工具要全部清点回收,防止遗留在作业现场掉落伤人。
5.5.6 劳保用品(三宝)要求
1.安全帽
①安全帽必须是由保建部认证的厂家供货,无合格证的安全帽禁止使用。工程使用的安全帽一律由分公司统一提供,各分包外联单位不准私购安全帽。
②安全帽必须具有抗冲击、抗侧压力、绝缘、耐穿刺等性能,使用中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使用期为2.5年。
2.安全带
①安全带必须是劳动保护研究所认可合格的产品。
②安全带使用2年后,根据使用情况,必须通过抽验合格方可使用。
③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架子工除外),注意防止摆动碰撞,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也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要选择在牢固构件上悬挂。
④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3.安全网
①安全网的技术要求必须符合CB 5725—85规定,方准进场使用。工程使用的安全网必须由公司认定的厂家供货。大孔安全网用做平网和兜网,其规格为绿色密目安全网1.5m×6m,用做内挂立网。内挂绿色密目安全网要使用由国家认证的生产厂家的供货,安全网进场要做防火试验。
②安全网在存放使用中,不得受有机化学物质污染或与其他可能引起磨损的物品相混,当发现污染时应进行冲洗,洗后自然干燥,使用中要防止电焊火花掉在网上。
③安全网拆除后要洗净捆好,放在通风、遮光、隔热的地方,禁止使用钩子搬运。
5.5.7 脚手架封闭措施
1.竖向封闭
保证防护架高出屋面1.5m以上,防护架搭设完一层,就应立即铺设防护网。首先,用细铁丝将竹压板竖向捆绑在防护架的外侧水平杆上,竹压板应置于绿色密目安全网的内侧,捆绑时应用双股铁丝进行牢固连接,相邻(上、下、左、右)两块竹压板应连接紧密并用铁丝绑牢,不得有空隙或漏绑现象。其次,应在外侧立杆的内侧(或大横杆)上挂设绿色密眼安全网,在挂设安全网时,必须用防雨、不易腐蚀的专用尼龙绳进行捆绑,要用力拉紧安全网并用绳子穿过网上预留的穿绳孔与水平杆紧密捆绑。保持安全网的平整度,严格控制好网与网相连的水平连缝和竖向连缝,不得漏孔和漏捆,以防影响其安全防护功能的发挥和外侧立面的美观。
2.水平防护
安全防护架和竖向防护网搭设完毕后,为了保证使用安全,首先在第二层高度位置设置一道全封闭水平防护。此道水平防护满铺一层中枋,再铺设一道竹压板。其余的水平防护应沿竖向每隔3步架高铺设一道临时防护网。中间层水平防护网的构造做法为:首先在短横杆上铺设60mm×160mm长木枋,木枋应用10号铁丝将其与横杆牢固连接,木枋间距不大于400mm;在木枋接头处应增设双短横杆,以撑住木枋端部避免瞎子跳;木枋铺设完成后,在其上铺放一道竹压板进行严密封堵,并用铁丝相连牢固,严禁出现孔洞。每日派专人对水平防护上的垃圾进行清理,以确保水平防护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