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框组式脚手架的搭设技术

框组式脚手架的搭设技术

时间:2024-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框组式脚手架亦称多功能门型脚手架。框组式脚手架由门式框架、剪刀撑、水平梁架构成基本单元,如图1.5.10所示。框组式脚手架部件之间的连接常采用以下方法。框组式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一般不超过45m,采取一定加固措施后可达80m左右;作用在架体上的施工均布荷载一般为1.86 kN/m2,而作用在脚手板上的集中荷载不超过2.0 kN/m2。

5.6 框组式脚手架的搭设技术

框组式脚手架亦称多功能门型脚手架。它是一种在工厂生产、在现场组装搭设的脚手架,不仅用做外脚手架,亦可用做内脚手架或满堂脚手架。

5.6.1 基本结构元素和主要部件

框组式脚手架由门式框架、剪刀撑、水平梁架(或脚手板)构成基本单元,如图1.5.10所示。将若干个基本单元互相连接起来,并增加梯子、栏杆即构成整片式脚手架,如图1.5.11所示。

img118

图1.5.10 框组式脚手架基本单元

1—框架;2—垫板;3—可调底座;4—剪刀撑;5—连接棒;6—水平梁架;7—锁臂

img119

图1.5.11 整片框组式脚手架

1.框组式脚手架主要部件及其连接

框组式脚手架由基本单元部件(标准门架、剪刀撑、水平梁架等)、底座、托座及其他部件(锁臂、栏杆柱、扣墙管等)组成,如图1.5.12所示。框组式脚手架部件之间的连接常采用以下方法。

img120

图1.5.12 框组式脚手架主要部件

①制动片式挂扣连接。在挂扣的固定片上,铆有主制动片和被制动片。安装前应使两者处于脱开位置,开口尺寸大于门框架横梁直径。就位后将被制动片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卡住门式框架横梁,此时主制动片即自行落下,将被制动片卡住,使脚手板(或水平梁架)自锚于门框架横梁上,如图1.5.13(a)所示。

img121

图1.5.13 框组式脚手架的连接形式

(a)制动片式挂扣(b)偏重片式锚扣1—主制动片;2—主动片;3—被制动片;4—φ10mm圆钢偏片;5—铆钉

②偏重片式锚扣连接。在门框架竖管上焊一段端头开槽的φ12mm圆钢,槽呈坡形(上口长23mm,下口长20mm),槽内设1个2mm厚的偏重片(用φ10mm圆钢制作,一端保持原直径),在其近端处开有一椭圆长孔。安装时将偏重片置于虚线位置,装入剪刀撑后,将偏重片稍向外拉,偏重片自然旋转到实线位置而形成自锚,如图1.5.13(b)所示。

5.6.2 框组式脚手架的搭设程序及搭设技术要点

1.搭设程序

框组式脚手架的搭设程序如下:铺放垫木(板)→拉线、放底座→从一端起立门架并随装剪刀撑→装设水平梁(脚手板)→装设梯子→装设连墙杆→如此逐层向上安装→装设加强整体刚度的长剪刀撑→装设顶部栏杆。

2.搭设技术要点

搭设技术要点如下:夯实并抄平、铺设可调底座;高层门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2mm,水平度偏差不得超过5mm;门架顶部和底部用纵向杆和扫地杆固定;门架之间须设置剪刀撑和水平梁架(脚手板);整片脚手架前3层每层设置1道水平加固杆,3层以上则每3层设置1道加固杆;架子外侧应设置长剪刀撑(φ48mm脚手钢管,长6~8m),其高度和宽度为3个或4个步距和架距,与地面成45°~60°,相邻长剪刀撑相隔3~5个架距,并沿架体全高设置;用连墙管(器)将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稳固,连墙点间距为高6m、长8m,连墙形式见图1.5.14。

5.6.3 框组式脚手架使用要点

框组式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一般不超过45m,采取一定加固措施后可达80m左右;作用在架体上的施工均布荷载一般为1.86 kN/m2,而作用在脚手板上的集中荷载不超过2.0 kN/m2

5.6.4 框组式脚手架拆除要点

框组式脚手架的拆除应从上至下进行;应将拆散的部件捆绑后,用垂直吊运设备吊运至地面,严禁高空抛扔;拆下的框组式脚手架部件应分类集中堆码,以便复用。

img122

图1.5.14 连墙点的做法

(a)夹固式做法(b)锚固式做法(c)预埋连墙件做法1—扣件;2—门架立柱;3—接头螺栓;4—连接螺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