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板的质量控制
9.1.1 板的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方案的制订
板施工中主要涉及模板方案的选择、混凝土浇筑方案的选择等。模板方案中主要是模板材料的选定、支撑系统的搭设方式。混凝土浇筑方案中主要是浇筑顺序的确定,浇筑作业平台的搭设、成品保护的措施等。这些方案的制订是板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2.施工过程的监管
板施工过程的监管内容主要是板钢筋的规格、级别、间距、负弯矩筋位置等,模板的底面标高、平整度、支撑加固措施、起拱高度,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工艺及养护情况等。
9.1.2 质量记录资料
质量记录资料参见学习情境1中任务9的内容。
9.1.3 常见质量事故的处理
1.支架系统失稳
模板的支架材料质量不合格,刚度不够,支柱太细或支木接头过多,且连接不牢固,有的支撑系统缺少必要的斜撑和剪刀撑,因支撑系统失稳造成结构倒塌或产生严重变形。
(1)原因分析
支撑前不进行设计,无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模板上的荷载大小、支架用料粗细、支架高低长短及其间距大小,直接决定着支架构件截面所受应力的情况,如果该应力值超过支架所能承担的极限应力值,则支架就会发生变形失稳而倒塌。
(2)处理方法
设计模板的支撑系统时,要根据模板的荷载大小、钢筋的荷载大小、板面混凝土的荷载大小、施工荷载大小和板面施工中临时堆放物的截面大小来进行受力计算,根据受力情况选择支柱及支撑系统,选择合理的间距和加固体系。钢筋支架体系一般宜扣成整体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距控制在1m左右,同时应加设斜撑及剪刀撑。问题出现后,视其大小进行加固或拆除重新搭设模板及支撑体系。
2.模板拆除过早
提前拆除板的底模,会造成结构因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缝或坍塌。
(1)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不懂规范、不熟悉操作规程,盲目地为了周转模板降低成本,赶工期进度。尤其在冬季施工时,气温较低,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缓慢,提前拆模会使梁、板产生变形、开裂,严重时坍塌。
(2)处理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强处理或拆除重做。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无具体设计要求时,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中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进行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