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剪力墙的质量控制
9.1.1 剪力墙的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方案的制订
剪力墙的施工方案主要涉及模板方案的选择。剪力墙模板方案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剪力墙的施工效率,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及项目的经济效益。常用的模板方案主要有散拼大模、全钢大模及普通钢模板。无论在哪一种方案的制订中都应有保证质量的措施。
2.施工过程的监管
剪力墙施工过程的监管内容主要是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来检查钢筋的规格、级别、间距,模板的位置,墙体的截面尺寸,支撑加固措施,模板的垂直度,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及养护情况等。
9.1.2 质量记录资料
参见学习情境1中任务9的内容。
9.1.3 常见质量事故的处理
1.预留孔洞、埋件移位
剪力墙常设计有安装和装饰工程用的预留孔洞和埋件,如果位置预留不准或漏放、漏埋、放反方向,或盲目使用不合格预埋件,或预埋件固定不牢浇捣混凝土时产生位移,将给安装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损失。
①原因分析。对预留孔洞、预埋件不够重视,质量检查不细致。
②处理方法。结构预埋件遗漏或错位严重时,可局部凿除混凝土(或钻孔)后补做预埋件,也可用角钢固定在构件上,或用射钉枪打入膨胀螺栓来代替预埋件;预留洞遗漏时也可补做,但应注意结构中的钢筋处理,洞口边长或直径≤500mm时,应在洞口周围增加两根直径为12的封闭钢箍或环形钢筋,并应注意满足钢筋搭接长度的要求;洞口边长或直径>500mm时,宜在洞口周围增加钢筋混凝土框。
2.胀模
剪力墙浇捣过程中模板鼓出、偏移、爆裂甚至坍塌,出现胀模。
①原因分析。模板侧向支撑刚度不够,模板太薄强度不足,对拉钢片或螺杆间距过大,或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随着侧压力的突然增大,最终导致胀模。
②预防措施。模板的支撑体系应经过严格的受力分析,对横竖肋的间距及对拉钢片或螺杆的强度和间距都应进行受力分析来确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加强巡查,发现情况立即纠正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