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型灌区(5~30万亩)
1.与国家中型灌区规划对比
本次普查共有5~30万亩中型灌区52处,国家中型灌区规划中有57处,其中普查中型灌区成果与国家中型灌区规划名单一致的有50处灌区。
普查中有、规划中无的灌区有2处,即武山县榜沙中型灌区和嘉峪关市宏丰灌区。武山县榜沙中型灌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8年4月以〔2008〕59号批复,同年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2008〕93号文批复,设计灌溉面积为5.12万亩,2012年正式由省水利厅批准为中型灌区。嘉峪关市宏丰灌区属酒钢宏丰葡萄基地,此前一直未由水利系统管理,2012年申报中型灌区待批。
规划中有、普查中无的有7个灌区,其中敦煌市南湖灌区复核后设计灌溉面积为3万亩,渭源县石门灌区复核后设计灌溉面积为4.2万亩,均低于规划中的设计面积,列入到1~5万亩灌区。肃南县明花灌区、永昌县清河灌区、凉州区金羊灌区、凉州区永昌灌区、凉州区清源等5个灌区是纯井灌区,在普查中被拆成单个机电井灌区。详见表5-4,面积增减情况详见附件三。
2.与2011年水利统计年鉴对比
本次普查共有5~30万亩中型灌区52处,年鉴有中型灌区有58处,其中普查与年鉴名录一致的有50处灌区。
普查中有、年鉴中无的有武山县榜沙和嘉峪关市宏丰2个灌区,原因与上面“与国家中型灌区规划对比”相同。
年鉴中有、普查中无的有8处灌区,其中敦煌市南湖灌区复核后设计灌溉面积为3万亩,渭源县石门灌区复核后设计灌溉面积为4.2万亩,普查时列入1~5万亩灌区。肃南县明花灌区、永昌县清河灌区、凉州区金羊灌区、凉州区永昌灌区、凉州区清源灌区、古浪县永黄井灌区等6处灌区是纯
表5-2 甘肃省大型灌区与2001年国家大型灌区规划数据对比表
表5-3 甘肃省大型灌区与水利统计年鉴数据对比表
表5-4 甘肃省中型灌区普查与规划数据对比表
续表5-4 甘肃省中型灌区普查与规划数据对比表
井灌区,在普查中被拆成单个机电井灌区。其中肃南县明花灌区管理单位为明花乡水利工作站,年鉴中设计灌溉面积为6.7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13万亩, 普查中各地下井灌溉面积相加为5.33万亩;永昌县清河灌区管理单位为清河水管处,年鉴中设计灌溉面积为12.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59万亩,普查中各地下井灌溉面积相加为32.46万亩;凉州区金羊灌区管理单位为金羊水管所,年鉴中设计灌溉面积为17.4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78万亩, 普查中各地下井灌溉面积相加为25.89万亩;凉州区永昌灌区管理单位为永昌水管所,年鉴中设计灌溉面积为20.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4.13万亩, 普查中各地下井灌溉面积相加为32.31万亩;凉州区清源灌区管理单位为清源水管所,年鉴中设计灌溉面积为21.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01万亩, 普查中各地下井灌溉面积相加为39.88万亩;古浪县永黄井灌区管理单位为古浪县机电建设管理站,年鉴中设计灌溉面积为10.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28万亩, 普查中各地下井灌溉面积相加为9.82万亩。
普查与年鉴中名单一致50处中型灌区面积对比分析,发现普查面积与年鉴面积基本一致的有15处灌区,普查有效灌溉面积比年鉴面积小的有4处,为静宁县东峡、庄浪水洛河、古浪大靖河灌区和甘谷通广渠灌区,分别小14%、22%、42%和57%,主要原因为灌溉设施破损失去灌溉功能后灌溉面积未在年鉴中核减。其余31处灌区普查面积比年鉴面积大,平均大48%,主要原因为各灌区由自然亩换算为标准亩后数据增大,以及部分灌区有土地治理项目扩大了灌溉面积,还有部分灌区在上报年鉴数据中未含园林草地面积。详见表5-5,面积增减情况详见附件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