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万亩灌区普查成果与年水利统计年鉴对比分析

甘肃省~万亩灌区普查成果与年水利统计年鉴对比分析

时间:2024-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5万亩灌区,普查成果与2011年水利统计年鉴名录一致的有133处。主要原因为年鉴未统计1.11万亩林草灌溉面积,并且沈家岭灌区扩灌工程已开始发挥效益,增加了0.51万亩的灌溉面积。主要原因为彭家坪节水改造增加面积0.66万亩未进入年鉴统计。8.永登县登丰灌区。主要为西川渠改扩建二期工程未建设使用的十里镇寺上村0.14万亩坪区提灌面积统计在年鉴有效灌溉总面积中。24.白银区武川灌区。

附件四 甘肃省1~5万亩灌区普查成果与2011年水利统计年鉴对比分析

1~5万亩灌区,普查成果与2011年水利统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名录一致的有133处。这133处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197.39万亩,年鉴(含林草地)灌溉面积为190.65万亩,普查比年鉴多6.73万亩。其中增加面积为:节水改造项目增加面积4.71万亩,自然亩折合标准亩4.93万亩,灌区内未进入年鉴统计的国营农林场0.96万亩,灌区内未进入年鉴统计的企业、集体、个人农林场0.27万亩,移民原因增加0.30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增加2.67万亩,因复垦增加0.40万亩,年鉴历年累计漏报林草地面积10.20万亩,耕地灌溉面积3.39万亩,其他原因3.73万亩;减少面积为:灌区内因灌排设施老化失修、灌溉功能丧失面积7.76万亩,灌区内面积划归别的灌区而剔除1.52万亩,灌区内灌溉面积变为城市用地4.18万亩,渠系损坏原因弃耕0.87万亩,因退耕还林草减少面积0.15万亩,其他原因3.56万亩,详见附表4。各灌区具体情况如下:

一、兰州市1~5万亩灌区

1.皋兰山提灌站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0.2万亩。主要原因是年鉴中有效灌溉面积没有统计林草地的面积。

2. 皋兰什川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8万亩。主要原因为原部分灌溉面积现为住宅用地。

3.七里河西津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62万亩。主要原因为部分土地在2011年因开发占地减少0.08万亩,主要涉及西果园镇晏家坪、王家坪、柴家河;因渠道设施老化,不能按作物生长期供水减少0.2万亩,主要涉及到魏岭乡绿化村;因农作物倒茬,农民出外打工撂荒,没有按时灌溉等面积0.34万亩,主要涉及到西果园镇西津村、牟家坪村等。

4.七里河沈家岭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1.62万亩。主要原因为年鉴未统计1.11万亩林草灌溉面积,并且沈家岭灌区扩灌工程已开始发挥效益,增加了0.51万亩的灌溉面积。

5.七里河彭家坪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0.66万亩。主要原因为彭家坪节水改造增加面积0.66万亩未进入年鉴统计。

6.永登县西坪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0.92万亩。主要原因为未进入年鉴统计的林草地灌溉面积0.92万亩。

7.永登县河桥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0.37万亩。主要原因为未进入年鉴统计的林草地灌溉面积0.37万亩。

8.永登县登丰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0.22万亩。主要为未进入年鉴有效灌溉面积的林草地0.22万亩。

9.榆中县兴隆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8万亩。主要原因为水源减少,加之南干渠渠道输水较远、无法保证800亩灌溉面积。

10.榆中县龛谷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11.榆中县高崖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1万亩。主要原因为水源减少,高崖灌区马家集村100亩灌溉面积无法保证灌溉、现种植旱作农业

12.榆中县青城电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49万亩。主要原因为近年来建成的由村社管理的5处小提灌面积未计入青电灌区,其中:青城镇青城村灌区、灌溉面积400亩,青城镇瓦窑村灌区、灌溉面积830亩,青城镇城河村灌区、灌溉面积800亩,青城镇三合村灌区、灌溉面积530亩,榆中县万隆农业灌溉专业合作社灌区、灌溉面积600亩。另外由于改地村退耕还林面积100亩,红岘沟村1640亩改种植旱作农业。

13.西固区工农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0.91万亩。主要为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后增加了0.91万亩。

14.西固区达家台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15万亩。

二、定西市1~5万亩灌区

15.安定区东河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53万亩。主要原因为水源水量不足,失灌多年(5年以上)的面积为0.266万亩,其中巉口镇三十里铺村0.014万亩、康家庄村0.252万亩;近两年被新城区建设及小城镇建设中被征用的面积为0.264万亩,其中凤翔镇东河村0.074万亩、柏林村0.125万亩、廿里铺村0.045万亩、巉口镇的巉口村0.02万亩。

16.安定区中西河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1.41万亩。主要原因为年鉴中一直将失去灌溉功能十多年的西河渠灌溉面积没有进行核减,水源枯竭,失灌十多年的面积为凤翔镇的李家咀村0.052万亩、中川村0.162万亩、柏林村0.2553万亩、北廿里铺村0.195万亩,巉口镇的三十里铺村0.155万亩,既没有水源进行灌溉又被城市建设征用的为凤翔镇的友谊村0.18万亩、福台村0.146万亩。

17.临洮县红旗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0.42万亩。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瞒报面积为0.39万亩,年鉴未统计园林草地面积0.03万亩。涉及红旗乡牟家村、后庄村、富业寺村、出不拉村、红咀村、红旗村、何家湾村、上堡子村、扎马圈村、石家窑村等10个村。

18.临洮县东峪沟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1.02万亩。主要为窑店镇徐家铺村、窑店村、武家村、阳坡村、马家坪村、四十铺村和龙门镇廿铺村,因水源关系,已无自流灌溉面积。

19.通渭县锦屏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53万亩。主要为灌区内宋堡村、城关村、西关村、旧店子村、曹坡村、店子村、河南村等灌溉面积变为城市用地。

20.渭源县南丰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2.34万亩。主要为在改造原清丰渠、南干渠的基础上,新增3条支渠形成的灌溉面积。

21.漳县北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15万亩。主要为灌溉功能丧失,减少有效灌溉面积0.0676亩:其中北渠上段的三岔镇吴家门村有效灌溉面积0.0458万亩;北渠下段的武阳镇董家庄村有效灌溉面积0.0218万亩;由于城市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减少0.0824万亩,涉及的主要有三岔镇三岔村,武阳镇的城关村、董家庄村。

22.漳县南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23.岷县西川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14万亩。主要为西川渠改扩建二期工程未建设使用的十里镇寺上村0.14万亩坪区提灌面积统计在年鉴有效灌溉总面积中。

三、白银市1~5万亩灌区

24.白银区武川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68万亩。主要是原来引大入武工程为争取大型灌区项目,年报数据报的数比实际灌溉面积大了0.68万亩,具体:武川村0.15万亩,红岘村0.2万亩,独山村0.13万亩,中山村0.04万亩,崖渠村0.06万亩,新安村0.07万亩,宋梁村0.03万亩。

25.白银区四龙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11万亩。主要因灌排设施老化失修、灌溉功能丧失面积。

26.白银区蒋家湾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面积少0.18万亩,主要原因为撂荒面积0.08万亩,其中桦皮川村0.02万亩,均安村0.015万亩,顺安村0.015万亩,熙春村0.015万亩,五柳村0.015万亩。退耕还林0.1万亩,其中桦皮川村0.02万亩,均安村0.02万亩,顺安村0.02万亩,熙春村0.02万亩,五柳村0.02万亩。

27.白银区大泵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面积多0.05万亩,主要是以往年鉴中漏报重坪园艺场面积0.05万亩。

28.会宁县北川渠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0.1845万亩,主要原因是灌区于2008-2010年实施了6座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万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对原来由于水库水源和灌区老化配套不足常年失灌的土地予以恢复,本次计入0.184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29.会宁县关川渠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0.667万亩。主要原因是灌区地处靖会灌区、关川渠灌区末端,因供水量不足,导致一部分灌溉面积常年失灌,不能正常灌溉,但在本次普查中由于灌区在2011年实施了会宁县北部引洮一期供水工程,并对全灌区进行了田建配套工程,因此,本次普查计入了此部分灌溉面积0.3438万亩,同时,未计入年鉴的园林草灌溉面积增加0.3235万亩,共计0.6673万亩。

30.景泰县五佛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面积多0.01万亩,主要原因是未进入年鉴的林草地面积0.01万亩,主要在五佛乡老湾村。

31.靖远县靖丰渠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面积少1.38万亩,本次普查在靖丰渠上提水的25处0.77万亩(其中13处为50亩以下私人小提灌,面积未在普查总数内含)小提灌灌溉面积未列入本灌区;多年来灌区自流及小提灌因灌排设施老化失修、灌溉功能丧失,面积减少0.35万亩;灌区面积划归相邻的东坪灌区而剔除的面积约0.05万亩;由于灌区受灌溉回归水侵蚀,耕地大面积盐碱化,弃耕撂荒面积0.21万亩。

32.靖远县沣泰渠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面积少0.37万亩,本次普查在沣泰渠上提水的7处小提灌面积成独立小灌区,未列入本灌区。

33.靖远县永固渠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32万亩,本次普查在永固渠上提水的14处小提灌面积另行统计,不计入该灌区。

34.靖远县中堡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19万亩,因独石上坪提灌灌溉了中堡王咀的一部分面积,这部分面积计入了独石上坪的灌溉面积。

35.靖远县南川灌区。普查面积与年鉴一致。

36.靖远县东坪灌区。面积增加0.02万亩,由于节水改造增加面积0.02万亩。

37.靖远县发源渠灌区。增加0.02万亩,2010年-2011年灌区实施续建配套项目,节约了水量,灌溉面积有所增加。

38.靖远县三合灌区。增加0.02万亩,三合电灌站扩灌杨稍电灌站0.02万亩耕地。

39.靖远县复兴渠灌区。普查面积与年鉴一致。

40.靖远县河靖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4万亩,因小坪山绿化占用耕地0.04万亩,面积发生变化。

四、临夏州1~5万亩灌区

41.东乡县果园灌区。增加0.21万亩,2010年县财政局平田整地2100亩,县水电局修建洒勒电力提灌进行灌溉,增加果园灌溉面积。

42.东乡县达板灌区。减少灌溉面积 0.9万亩。因工业园区小城镇建设,征用灌溉土地900亩。

43.东乡县唐汪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增加0.45万亩。

44.东乡县考勒灌区。因工程改扩建,增加灌溉面积300亩。

45.广河县永红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增加0.63万亩。

46.广河县红光灌区。普查面积与年鉴一致。

47.广河县电厂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增加0.43万亩。

48.广河县大坪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增加0.2万亩。

49.广河县河湾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增加0.18万亩。

50.广河县谢家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42万亩。

51.和政县和广渠灌区。水利普查面积比年鉴面积少0.25万亩。其原因是由于县城扩建占用了城关镇南关、龙泉两村的灌溉面积。

52.和政县达浪灌区。水利普查面积比年鉴面积多0.21万亩。原因是达浪乡达浪村管理的中渠灌溉面积未进入历年年鉴统计。

53.和政县卜家庄灌区。水利普查面积比年鉴面积多0.07万亩。原因是部分行政村地块形状很不规则,面积只是大概估算的。经本次水利普查核实,卜家庄灌区实有面积为0.87万亩。

54.康乐县丰台灌区。由于近年来我县发展畜牧业强县,在灌区内修建康兴,康美两个养羊,养牛企业,占灌区耕地近300亩。

55.康乐县马集灌区。在节水改造项目中发展灌溉面积1800亩,新修河堤、土地整改增加面积600亩。

56.康乐县康城灌区。在节水改造项目中将原由村委会管理的陈家磨渠划归水电局管理,增加灌溉面积1200亩。

57.临夏市南川灌区。普查数据比年鉴少了0.34万亩。主要是因修建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占地,涉及乡村为南龙镇四家咀、马家庄、南川、尕杨家、单子庄、高邓村6个村。

58.临夏县尹川灌区。普查灌溉面积减少0.77万亩。主要原因小提灌已毁损拆除多年,涉及灌溉面积0.08万亩;包括多支巴和幺好灌区灌溉面积0.21万亩,涉及刁祁乡多支巴村和尹集镇新寨村;农村建设用地0.28万亩,涉及尹集、刁祁2乡镇所有村;城镇建设占地0.20万亩,主要涉及刁祁乡尕沟村和尹集镇咀头、尹集、蔴莲滩等3个村。

59.临夏县韩集灌区。普查灌溉面积减少0.06万亩。主要原因是城镇建设用地0.06万亩,涉及韩集镇韩集、磨川、双城等3个村。

60.临夏县江家寨灌区。普查灌溉面积增加0.12万亩。主要原因是土地整理项目(修建梯田)增加面积0.12万亩,涉及南塬乡江家寨、定坪、源泉、贾家沟等4个村。

61.临夏县大寨子灌区。普查灌溉面积减少0.01万亩。主要原因是集镇建设用地0.01万亩,涉及坡头乡坡头村。

62.临夏县东风灌区。普查灌溉面积减少0.11万亩。主要原因是年鉴中统计了小提灌的灌溉面积0.11万亩,涉及河西乡大庄、桥窝、塔张、杨家、何家、马家等6个村。

63.积石山大河家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增加1.88万亩。

64.积石山大峡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增加0.25万亩。

65.积石山银河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66.永靖县三塬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61万亩。

67.永靖县黑方台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9万亩。

68.永靖县岘塬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69.永靖县大坝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19万亩。

70.永靖县扶河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增加0.15万亩。

71.永靖县塔坪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增加0.01万亩。

72.永靖县西河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增加0.04万亩。

73.永靖县红岘子电灌。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41万亩。

五、天水市1~5万亩灌区

74.甘谷县渭济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43万亩。主要为划归渭丰渠灌区0.41万亩,涉及村委:豹子坪村、十字道村、刘家村、颉家村、十甲村、坡下王村、三合村、小王家村、蔡家寺村。城市建设用地0.02万亩,涉及村委:姚庄村、谢家村。

75.甘谷县安丰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6万亩。主要为小提灌灌区0.06万亩,涉及村委:西城村、店子村。

76.甘谷县永济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1万亩。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0.01万亩,涉及村委:南街村、北街村。

77.麦积区渭惠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78.麦积区泽民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79.麦积区中惠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7万亩。由于城镇化,建设市场、村民宅基地建设用地,都占用了灌溉面积。

80.麦积区杨坪电灌。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81.麦积区柴坪电灌。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82.麦积区新阳电灌。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83.麦积区西坪电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84.秦安县东坪电灌灌区。水利普查数据比年鉴数据少2115亩。主要是灌区内灌溉设施老化失修、灌溉功能丧失面积1167亩,涉及兴国镇蔡店村、刘坪乡刘坪村、大坪村、秦洼村;由于近年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灌区内灌溉面积变为城市用地948亩,用于新农村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土地开发,涉及兴国镇贤门村、映南村及蔡店村的杨坪组。

85.秦安县西大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多300亩。2009年完成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后,新增灌溉面积265亩。

86.秦州区西川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87.清水县南干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88.武山县南河灌区。普查面积减少0.05万亩,主要是洛门镇文家寺村约200亩、旱坪村约300亩,因为人口增长,原来的灌面发展成为村民私人住宅用地。

89.武山县车家岸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90.武山县东梁灌区。普查面积减少0.06万亩,主要原因是灌区渠段老化失修,灌溉水无法延伸到原来设计的灌面,造成灌溉面积减少,涉及的村有温泉乡柏山200亩、柯寨下村100亩、东梁村300亩。

91.武山县东顺灌区。普查面积增加0.11万亩,这些面积增加来源于2011年我县实施的东顺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工程,通过节水改造,综合增加灌面0.11万亩。

92.武山县北顺灌区。普查面积减少1.14万亩,主要原因有灌区内灌排设施老化失修,造成灌溉面积减少面积减少0.34万亩,涉及北顺渠下端的洛门镇下康段约700亩、曲里村段约900亩、罗屲村段约900亩、塔麻村段1000亩;灌区内的灌溉面积变为村民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造成灌溉面积减少,面积减少0.8万亩,涉及城关镇韦庄村约2000亩,其中商业用地约1700亩,村民住宅用地约300亩;城关镇老庄村约1300亩,高速公路等占地约800亩,村民住宅用地约500亩;城关镇腰庄村约1400亩,高速公路等占地约1000亩,村民住宅用地约400亩;城关镇令川村约1200亩,高速公路等占地约800亩,村民住宅用地约400亩;城关镇坡儿村约1100亩,高速公路等占地约800亩,村民住宅用地约300亩;城关镇坪源村约1000亩,高速公路等占地约700亩,村民住宅用地约300亩。

93.张家川县东峡灌区。普查较年鉴增加0.12万亩,主要是东峡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以后发展了0.12万亩新灌溉面积。由于天平二级公路过境张家川,使原拟定增加的灌溉面积不能落实,故保持水利年鉴中的1.01万亩灌溉面积。

94.张家川县石峡灌区。普查比年鉴少0.11万亩,是因为石峡灌区经过的龙山镇,由于城镇化建设,城区扩建占用了一部分灌溉面积,将原有的土地转换成了龙山经济开发区和皮毛交易市场,致使灌溉面积减少。

六、庆阳市1~5万亩灌溉

95.合水县固城川灌区。普查减少0.08万亩。主要为水毁破坏,致使下游段渠道及建筑物毁坏,渠道停止通水近二十年,渠堤已被群众推平耕种,减少0.08万亩。

96.华池县南梁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1万亩。主要为修建年代久远,水毁严重,大部分水利工程报废,长久以来未发挥灌溉效益。

97.环县合道川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98.环县东丰灌区。普查面积减少0.24万亩,原因有环县东丰灌区所在乡镇木钵小城镇建设用地,使张洼子提灌站失去灌溉能力,灌溉面积减少2150亩,涉及木钵街村东街组、闫台子及曹旗村姜旗组东台良田;其余250亩为公路拓宽、石油等工矿用地及新农村建设等占地,主要分布于公路沿线。

99.宁县湘乐川灌区。普查面积增加0.08万亩,为节水型灌溉示范点的建设,新增灌溉面积800余亩,涉及庞川村、莲池村。

100.宁县长庆桥灌区。普查面积减少0.34万亩。由于西长凤高速公路、铁路、火车站的建设,大部分耕地被征用,渠道及建筑物损坏严重,共占去原灌区面积约3400亩。

101.镇原县开边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69万亩。

102.镇原县南川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36万亩。

103.正宁县四郎河灌区。普查面积减少0.03万亩,原因为四郎河灌区干二渠(红丰渠道)佛堂村段部分支、斗渠毀坏,多年失修,致使永正乡佛堂村灌溉面积减少300亩。

七、平凉市1~5万亩灌区

104.泾川县黑河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年鉴面积一致。

105.泾川县洪河灌区。普查灌溉面积比年鉴灌溉面积增加0.02万亩。原因是年鉴将灌区所辖的一支渠所控制的红河乡朱段村0.02万亩灌溉面积未统计。

106.静宁县甘渭川灌区。普查增加灌溉面积0.01万亩。甘渭川节水改造项目,维修延长古城北渠渠道,增加100亩河滩地灌溉面积,涉及古城乡邹河村。

107.静宁县西干渠灌区。普查面积少0.1万亩。灌区内灌排设施老化失修,灌溉功能丧失面积1000亩,涉及八里镇小山村、高城寨村,涉及渠道为西干渠末级支渠。

108.崇信县崇丰灌区。普查面积增加0.44万亩。为2011年芮河治理工程与河川增地面积0.44万亩,增地村社为锦屏镇东庄村。

109.庄浪县阳川灌区。普查面积减少0.39万亩。主要原因是阳川乡境内东渠、西渠设施老化。

110.庄浪县庄浪河灌区。普查面积减少0.31万亩。主要原因是岳堡、南湖2乡镇境内石峡渠、吴家渠、崔家渠、关家渠设施老化所致。

111.崆峒区白庙电灌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2万亩。

112.崆峒区颉河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3万亩。

113.崆峒区北干渠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少0.03万亩。

114.灵台县达溪河灌区。普查面积增加0.01万亩。其主要原因是实施了节水改造,完善延伸了支渠、斗渠,增加面积0.01万亩。

八、陇南市1~5万亩灌区

115.礼县红河灌区。普查面积减少0.77万亩,主要为东干渠、南关渠年久失修,彻底报废,其控制灌溉区域分布在盐官镇套边村、庄窠村、牟联村、龙池村和高楼村,导致灌溉面积缩减。

116.礼县苗河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与比年鉴增加0.08万亩。

117.西和县晚家峡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比年鉴增加0.41万亩。

九、酒泉市1~5万亩灌区

118.肃州区红山河灌区。普查面积3.03万亩,比年鉴面积2.81万亩多0.22万亩,其中自然亩折合标准亩增加0.22万亩。

119.肃州区观山河灌区。普查灌溉面积1.29万亩,比年鉴灌溉面积1.26万亩多0.03万亩,其主要是自然亩折合标准亩增加0.03万亩。

120.玉门市小昌马河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3.32万亩,比年鉴总灌溉面积2.16万亩多1.6万亩。其中包括:(1)自然亩折合标准亩增加面积0.71万亩;(2)水库征用土地实际未淹没面积0.45万亩。这部分耕地是2001年实施昌马水库工程,征用了小昌马河灌区所辖昌马乡水峡村三个组的村庄及耕地,对此,近年来年鉴中未统计,昌马水库建成后,仍有0.45万亩耕地未被淹没,当地农户便将其重新种植,多年来一直没有变动,此次普查,将这部分面积再次计入了灌区总灌溉面积之中。

121.瓜州桥子灌区。普查灌溉面积与年鉴灌溉面积基本一致。

122.肃北县党城湾灌区。普查灌溉面积4.5084万亩比年鉴灌溉面积2.76万亩多1.75万亩。其中自然亩折合标准亩增加面积0.83万亩,灌区内未进入规划的国营农林场林业站管理的灌溉面积0.43万亩,灌区内未进入规划的个人农林场(熊红伟、荆浩春)管理的灌溉面积为0.12万亩,因土地整理项目增加面积0.2万亩,漏报的林草地面积0.17万亩。以上增加的这部分耕地与园林草地未在灌区设计灌溉面积范围内,灌溉水源为地表水,在灌区基本情况普查时,将灌区所辖灌溉面积全部统计到灌区中。

十、嘉峪关市1~5万亩灌区

123.嘉峪关市文殊灌区。水利普查比年鉴面积(加林草地)多1.32万亩,其中自然亩折合标准亩增加面积0.85万亩,包括宽度小于2.0米的沟、渠、路、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都作为耕地。漏报林草地面积0.47万亩,以种植零星果树和其他树木的土地;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都作为林草地。涉及文殊镇各村合计0.47万亩。水源为地表水,引水渠道为讨赖灌区的南干渠,年配地表水量110万m3

124.嘉峪关市新城灌区。水利普查比年鉴面积(加林草地)多4.65万亩,自然亩折合标准亩增加面积1.65万亩,包括宽度小于2.0米的沟、渠、路、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都作为耕地。灌区内未进入规划的国营农林场有肃州区下水阴林场2120亩、嘉峪关市苗圃700亩,地表水引水渠道为新城灌区一支渠二斗林场专用渠道、一支一斗二农渠,年配水量下水阴林场200万m3,市苗圃63万m3。因移民原因增加面积0.303万亩,移民时间集中在2000年以前,只有个别农户为2000年以后迁入。对2000年前的移民全部办理了户口登记,同属常住居民,享受同等待遇,2000年以后迁入的只有个别几户至今没有户口登记。移民来源:90%以上来自河东地区,只有个别少数来自其他县市。移民涉及新城镇横沟村新四组、中沟村七组、观蒲村新七组、泥沟村四组、新城村九组、十组。地表水引水渠道名称为讨赖灌区北干渠北一支干渠上的一支渠、二支渠、新建渠,年配水量250万m3,集中在横沟村、泥沟村、中沟村、观蒲村和新城村。因土地整理项目增加面积0.2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时间2010年-2011年。项目涉及新城镇新城灌区的观蒲村和中沟村,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甘国土资耕发〔2011〕27号》文件批准。水源地表水引水渠道名称为讨赖灌区北干渠的北一支干渠,年配水量158万m3。漏报的林草地面积2.22万亩,以种植零星果树和其他树木的土地;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都作为林草地;涉及新城镇各村合计2.22万亩;水源为地表水,引水渠道为讨赖灌区的北干渠北一支干渠,年配水量257万m3

125.嘉峪关市嘉峪关灌区。普查面积比年鉴面积少0.3万亩。原因是该灌区安远沟村划归新城镇管理,该村灌溉面积0.3万亩同时划归新城灌区,因此面积减少了0.3万亩。

十一、张掖市1~5万亩灌区

126.甘州区花寨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4.43万亩,比年鉴总灌溉面积为2.52万亩多1.91万亩。花寨灌区是水库调节灌区。来水较枯时,只保证灌溉水权面积(即配水面积);河源来水较丰有余水时,或间隔1-2年,或连续几年,可适当增加灌溉一部分面积,增灌的这部分面积全部为熟地或老农田。在2011年安阳酥油口河、大野口河来水较丰而增灌较多面积,这部分面积因不是配水面积,过去不统计,按此次水利普查口径,又必须进行全面普查和统计,因这种原因漏(瞒)报面积花寨灌区1.91万亩。

127.民乐县苏油口灌区。普查总灌溉面积3.51万亩,比年鉴总灌溉面积增加0.89万亩。主要原因:一是自然亩折合标准亩增加面积0.49万亩。二是复垦增加面积0.4万亩,其中2002年复垦增加面积0.074万亩(南古镇彭刘村、高郝村、马蹄村、柳谷村);2003年复垦增加面积0.086万亩(南古镇闫城村、周庄村、景会村);2004年0.089万亩(南古镇彭刘村、闫城村、甘店村);2007年复垦增加面积0.151万亩(南古镇甘店村、高郝村、马蹄村、柳谷村、景会村)。

128.肃南县东滩灌区。普查面积与年鉴一致。

129.肃南县喇嘛坪灌区。普查面积与年鉴一致。

十二、武威市1~5万亩灌区

130.凉州区张义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2.5840万亩比年鉴总灌溉面积2.79万亩少0.21万亩。原因在张义镇河湾村存在0.209万亩未配置水量的面积。

131.古浪县古丰河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2.83万亩,比年鉴总灌溉面积3.13万亩少0.30万亩。原因在历年年鉴中,未将古丰河灌区中划归古浪河灌区灌溉的古浪镇小桥村0.3万亩剔除。

132.天祝县安远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3.07万亩,比年鉴总灌溉面积2.38万亩多0.69万亩。原因是年鉴中因各种原因漏(瞒)报面积0.69万亩年(安远镇野狐湾村0.045万亩、白塔村0.023万亩、直沟村0.028万亩、极乐村0.007万亩、大泉头村0.014万亩,朵什乡的南冲村0.006万亩、黑沟村0.055万亩、旱泉沟村0.056万亩、茶树沟村0.013万亩、窑洞湾村0.009万亩、龙沟村0.02万亩,西大滩乡的马莲沟村0.027万亩、坝堵村0.031万亩、白土台村0.045万亩;祁连乡的天山村0.010万亩、岔山村0.018万亩、石达板村0.019万亩、马场滩村0.098万亩,旦马乡的土塔村0.01万亩、横路村0.025万亩、大水村0.067万亩、细水河村0.03万亩、细水村0.034万亩)。涉及引水渠道(支、斗)25条,年配水量152.02万m3

133.天祝县松山灌区。水利普查总灌溉面积3.40万亩,比年鉴总灌溉面积3.23万亩多0.17万亩。原因是年鉴中因各种原因漏(瞒)报面积0.17万亩(东大滩乡滩口村0.034万亩、东大滩村0.035万亩、酸茨沟村0.0124万亩、华朗村0.0625万亩,松山镇的石塘村0.026万亩。涉及引水渠道(斗)5条,年配水量61.82万m3

img62

img63

img64

img65

img66

img67

img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