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两种测振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主要用于振动测量。由上述动态特性分析可知,惯性式传感器不需要静止的基座作为参考基准,它直接安装在振动体上进行测量,因而在地面振动测量及机载振动监视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航空发动机、各种大型电机、空气压缩机、机床、车辆、轨枕振动台、化工设备、各种水、气管道、桥梁、高层建筑等,其振动监测与研究都可使用磁电式传感器。此外,磁电式传感器还可用作扭矩、转速等测量。下面介绍两种测振传感器的结构。
图5-9 动铁式振动传感器
5.4.1 动铁式振动传感器
图5-9所示为动铁式振动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图。它是一种惯性式传感器。其活动质量是一个由上下两个圆柱形弹簧支承的活动磁钢,磁钢在一内壁经镀铬研磨的不锈钢导向套筒中活动,磁钢大多选用铸造铝镍钴永磁合金。磁钢两端各压入一个越磨越光的金钯合金套环。因此当磁钢在套筒中滑动时,摩擦极小,有利于传感器敏感小的振动。磁钢套筒的两端用两个堵头焊封,使磁钢、弹簧和堵头成为不可拆的整体。
两个线圈绕在非导磁性金属(无磁不锈钢)骨架上,并与壳体固连。骨架内壁固定着导向套筒。套筒与线圈骨架都起电磁阻尼作用。线圈用高强度漆包线绕制,两个线圈的连接应保证其产生的电动势为相加。为提高耐温绝缘强度,线圈上浸渍一层无机绝缘材料。
在传感器壳盖上,焊有一插座,插座上引有两根合金导电丝。插座与合金丝均选用膨胀合金4J29,并用与热膨胀系数相近的玻璃粉在高温下烧结,使之相互熔封在一起,起着良好的密封和绝缘作用。
传感器壳体用磁性材料铬钢制成,它既作为导磁体,又起磁屏蔽的作用。磁力线穿过导向套筒、骨架和线圈后,经壳体构成闭合磁路。测振时,线圈与永久磁铁之间有相对运动,传感器输出正比于振动速度的电压信号。
性能数据:工作频率45~1500Hz,固有频率15Hz左右,灵敏度400mV/cm·s-1。
5.4.2 动圈式振动速度传感器
图5-10 动圈式振动传感器
1—插座;2—芯轴;3、10—弹簧片;4—顶杆;5—限幅块;6—球铰链;7—永久磁铁;8—线圈;9—气隙
图5-10所示为接触型动圈式振动速度传感器结构。磁钢的磁力线通过导磁的壳体支架、工作气隙构成磁回路。磁钢中孔内的芯轴与其一端固定的线圈构成质量系统。这种传感器的弹簧片弹性系数k不能太小。使用时,传感器固定在被测物上,顶杆顶在固定不动的参考面上;或传感器固定不动,顶杆顶在振动体上。但都必须给弹簧片一定的预压力,以保证顶杆在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跟随振动体一起振动。因此,线圈和磁钢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等于振动体的振动速度,传感器输出正比于振动速度的电压信号。
该传感器的使用频率上限取决于弹簧片弹性系数k的大小;k值大,可测频率范围就高;反之,可测频率范围就低。而其频率下限可从零频开始,故它适用于低频振动速度的测量。
此种传感器如取消顶杆,合理选择m、k、c参数,也可设计成惯性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输出阻抗低(几十欧至几千欧),可降低对绝缘和后接测量仪器的要求,电缆的噪声干扰也大为减小,这是它突出的优点。其次,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便于直接放大指示,如果要求指示出振动振幅或加速度,只要在放大器中附加适当的积分或微分电路就能方便地得到。
磁电式传感器也有其明显的缺点。例如,传感器中有容易磨损的活动部件,磨损导致性能变化,为此需定期检修。检修周期一般几百小时,长的3000~5000h。在强冲击振动、高温、干扰磁场大等恶劣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可能要随时检修,检修后需重新标定灵敏度、线性度等主要技术指标,从而增加了使用成本。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温度也不能太高,一般在120℃以下,特殊的可达425℃。这是由于其线圈、磁钢等耐温有限。此外,传感器的频响范围也有限,一般低于2000Hz。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