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铸造方法制造零件的毛坯时,为了便于将木模从砂型中取出,一般沿木模拔模的方向作成约1:20的斜度,叫做拔模斜度。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注明。铸造圆角半径在图上一般不注出,而写在技术要求中。铸件毛坯底面常需经切削加工,这时铸造圆角被削平如图8-16所示。在浇铸零件时,为了避免各部分因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缩孔或裂纹,铸件的壁厚应保持大致均匀,或采用渐变的方法,并尽量保持壁厚均匀,如图8-19所示。
一、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1.拔模斜度
用铸造方法制造零件的毛坯时,为了便于将木模从砂型中取出,一般沿木模拔模的方向作成约1:20的斜度,叫做拔模斜度。因而铸件上也有相应的斜度,如图8-15(a)所示。这种斜度在图上可以不标注,也可不画出,如图8-15(b)所示。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注明。
图8-15 拔模斜度
2.铸造圆角
在铸件毛坯各表面的相交处,都有铸造圆角,如图8-16所示。这样既便于起模,又能防止在浇铸时铁水将砂型转角处冲坏,还可避免铸件在冷却时产生裂纹或缩孔。铸造圆角半径在图上一般不注出,而写在技术要求中。铸件毛坯底面(作安装面)常需经切削加工,这时铸造圆角被削平如图8-16所示。
图8-16 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由于圆角的存在,使铸件表面的交线变得不很明显,如图8-17所示,这种不明显的交线称为过渡线。
图8-17 过渡线及其画法
过渡线的画法与交线画法基本相同,只是过渡线的两端与圆角轮廓线之间应留有空隙。图8-18是常见的几种过渡线的画法。
图8-18 常见的几种过渡线
3.铸件壁厚
在浇铸零件时,为了避免各部分因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缩孔或裂纹,铸件的壁厚应保持大致均匀,或采用渐变的方法,并尽量保持壁厚均匀,如图8-19所示。
(a)错误
图8-19 铸件壁厚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