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端面、外圆的加工
1. 车刀与工件的安装
(1)车刀的安装 45°弯头车刀有两个刀尖,前端刀尖用于车削外圆,左侧刀尖用于车削端面,必须严格对准工件旋转中心,否则在车削平面时会留有凸头或造成刀尖碎裂。
①刀头伸出长度,约为刀杆厚度的1~1.5倍。并保证主、副偏角的正确。
②以工件作参照物,调整垫片厚度使车刀与工件的旋转中心等高并固定在刀架上。
(2)工件的安装 选择平直的毛坯面进行安装,找正并夹紧工件。
2.车削端面、外圆
(1)手动车削端面
①对刀 开动车床使工件旋转,先移动小滑板或床鞍接触工件端面,记下此时的刻度。
②进刀(即控制吃刀深度)小滑板或床鞍不动,中滑板退出工件,再移动小滑板或床鞍(利用刻度盘)控制纵向进刀深度(ap)。
③车削 锁紧床鞍,摇动中滑板手柄均匀地向工件中心作横向进给,车至工件的中心。完成端面的加工。另外一种方法是由中心向外圆走刀车削,对刀和进刀方法与由外向内加工相同,只是车削时中滑板由中心向外圆走刀,如图2-26所示。
(2)手动车外圆
①对刀 开动车床使工件旋转,移动床鞍至工件右端外圆处,用中滑板控制车刀轻微接触外圆,记下此时中滑板的刻度位置。
图2-26 端面、外圆的加工
②进刀 即控制吃刀深度,中滑板不动,摇动小滑板或床鞍向右离开外圆,利用中滑板刻度向前进刀(即控制吃刀深度ap),如图2-26所示。
③车削 摇动小滑板或床鞍纵向移动车削外圆,一次进给车削完毕,中滑板横向退出车刀。
④纵向移动小滑板或床鞍至工件右端,中滑板摇至所记刻度处进刀,然后小滑板或床鞍进行第二次车削,重复以上动作,直至符合图样尺寸要求为止。
(3)机动车端面、外圆
①机床启动前,选择进给量。
②对刀、进刀的方法与手动车端面、外圆的方法相同。只是车端面车削时,将自动走刀手柄向走刀方向打,实现横向自动进刀,当快接近工件中心时停止自动进给(十字槽的手柄打到中间位置),手摇车到工件中心,完成机动端面的加工。外圆机动车削时,将自动走刀手柄向床头箱方向打,实现纵向自动进刀,当快接近所需长度位置时,提前停止自动进给,手摇纵向车到所需位置,完成机动外圆的加工。
3.长度尺寸的控制、倒角
(1)长度尺寸的控制
①刻线痕法 在车削前根据需要的长度,用刀尖在工件表面相应长度上刻一条线痕,然后根据线痕进行车削。
②刻度盘控制法 即利用小滑板或床鞍刻度来控制长度尺寸。
③挡块控制法 把挡铁固定在床鞍导轨上,使车刀从工件端面到要求的长度等于床鞍到挡铁的距离,当床鞍碰到挡铁时,就控制好了长度尺寸。
(2)倒角 当平面、外圆车削完毕,然后移动刀架,使车刀的刀刃与工件外圆成45º夹角,再移动床鞍至工件外圆和平面相交处进行倒角。
4.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①用高速钢车刀切削工件时一定要浇注切削液,防止温度过高刀具退火。
②初学使用机动进给车削时,注意力要集中,以防滑板等碰撞。
③车削较大直径的工件时,平面易产生凹凸,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
④变换转速时应先停车,然后才能变速,否则容易打坏主轴箱内的齿轮。
⑤切削时应先开车,后进刀。切削完毕时先退刀后停车,否则车刀容易损坏。
⑥车削毛坯件时,由于表面氧化皮较硬,要求尽可能一刀车掉。
⑦调头装夹工件时,最好垫铜皮,以防夹坏工件。
⑧车削前应检查滑板位置是否正确,工件装夹是否牢靠,卡盘扳手是否取下,以防止卡盘旋转,扳手飞出伤人。
⑨在车削时,小拖板应与小拖板导轨端面平齐,以防小拖板导轨与卡盘发生碰撞。
5.端面、外圆的加工训练
结合图纸确定练习件的加工步骤,加工如图2-27所示零件。
采用硬质合金45°车刀,主轴转速为500r/min,吃刀深度ap 为1mm。分别进行手动、机动操作练习,同时掌握卡尺、千分尺的应用。
图2-27 接刀车外圆、端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