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普通三角形内螺纹的车削

普通三角形内螺纹的车削

时间:2024-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车削三角形内螺纹时,首先要根据内螺纹的公称直径和螺距来计算孔径。内螺纹车刀刀杆不能选择得太细,否则由于切削力的作用,将引起振颤和变形,并出现“扎刀”、“啃刀”和“让刀”,并发出不正常的声音及振纹等现象。因“让刀”现象产生的螺纹锥度误差,不能盲目加大切削深度,这时必须采用趟刀的方法,使车刀在原吃刀位置反复车削,直至全部拧进。检查不通孔螺纹,过端拧进的长度应达到图样要求的长度。

2.8.5 普通三角形内螺纹的车削

1.三角形内螺纹孔径的确定

在车削三角形内螺纹时,首先要根据内螺纹的公称直径和螺距来计算孔径。由于切削时的挤压作用,内孔直径会小(塑性金属较明显),所以车螺纹前孔径略大于内螺纹小径的基本尺寸。钻孔或扩孔,孔径尺寸可以参考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加工钢件及塑性材料:img104

加工铸件及脆性材料:img105

精度要求不高的内螺纹的孔径可按下式计算:

img106

2.三角形内螺纹车刀的选择和安装

车削三角形内螺纹的方法和车削三角形外螺纹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进退刀方向与车外螺纹的进退刀方向正好相反。车内螺纹时(尤其是直径较小的螺纹),由于刀柄细长、刚性差、切屑不易排出、切削液不易注入及不便于观察等原因,因此比车削外螺纹要困难得多。

三角形内螺纹工件形状常见的有三种,即通孔、不通孔和阶台孔,如图2-77所示。

img107

图2-77 内螺纹工件形状

(1)内螺纹车刀的选择 要根据所加工形状选择车刀。车削通孔内螺纹时可选如图2-78(a)、(b)所示的车刀,车削盲孔或阶台孔内螺纹时可选如图2-78(c)、(d)所示的车刀。刀杆的长度应比螺纹孔长5~10mm,以保证能车完螺纹和车刀的强度。

img108

图2-78 各种内螺纹车刀

(2)内螺纹车刀的刃磨和装夹 三角形内螺纹车刀的刃磨方法与外螺纹车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有内孔车削的性质,刃磨刀尖角时,要特别注意它的平分线必须与刀杆垂直,否则车内螺纹时会出现刀杆碰伤内孔的现象,如图2-79所示。

img109

图2-79 车刀刀尖角与刀杆位置关系

在装刀时,必须严格按样板对正刀尖角(如图2-80(a)所示),否则车削后出现倒牙现象。刀装好后,应在孔内摇动床鞍至终点检查是否有碰撞工件和机床现象(如图2-80(b)所示)。

3.车削三角形内螺纹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1)车内螺纹前,先把工件的内孔、平面及倒角等车好。如果是盲孔或阶台孔的内螺纹,应先控制孔径和长度,车退刀槽,退刀槽的直径要大于内螺纹的大径,退刀槽宽度应为2~3个螺距宽,并与内孔阶台或内平面切平。

(2)摇动床鞍、中滑板在所车削螺纹的部位走一遍,观察内螺纹车刀及刀杆在内孔中是否影响车削螺纹。并根据螺纹长度加上1/2槽宽在刀杆上或床鞍刻度盘上做好退刀记号。不要使床鞍或刀台碰撞到卡盘或者工件上,造成事故。同时还需要在中滑板刻度盘上做好退刀和进刀的记号,以便按照刻度记号进行进、退刀操作。

img110

图2-80 装夹内螺纹车刀

(3)开车空刀练习进刀、退刀动作。车内螺纹时的进刀和退刀方向与车外螺纹时相反,如图2-81所示。注意练习时,中滑板退刀和抬起开合螺母(或用倒顺车切削法)动作要协调、迅速、准确,保证刀尖到退刀槽中退刀。

(4)进刀切削方式与外螺纹相同。螺距小于1.5mm或铸铁螺纹采用直进法;螺距大于2mm采用斜进法或左右切削法。内螺纹车刀因受孔径的限制,刚性不强。因此切削用量应比车外螺纹小。为了改善刀杆受切削力的变形,它的大部分切削余量应先在尾座方向切削掉,接着车另一面,最后车螺纹大径。车内螺纹时,目测困难,一般根据观察排屑情况进行左、右赶刀车削,并判断螺纹的表面粗糙度

img111

图2-81 进、退刀方向

(5)切削用量和切削液的选择与车三角外螺纹相同。

(6)低速车削M20×2,长25mm的内螺纹,如图2-82所示。

4.三角形内螺纹的检测

(1)内螺纹的检测 首先检测孔径尺寸是否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2)螺纹螺距的检测 用螺距规检测螺纹的螺距是否正确。

(3)中径的测量 三角形内螺纹的中径,用螺纹塞规来测量。

img112

图2-82 低速车削三角形内螺纹

5.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内螺纹车刀的两刀刃刃磨要平直,否则会使车出的螺纹牙型侧面相应不直,影响螺纹精度。

(2)螺纹车刀的刀头不能太窄,否则螺纹已车到规定深度,可中径尚未达到要求尺寸。

(3)由于车刀刃磨不正确或由于装刀歪斜,会使车出的内螺纹一面正好用塞规拧进,另一面则拧不进或配合过松。

(4)车刀刀尖要对准中心。如车刀装得高于中心,车削时会引起振动,使螺纹表面产生鱼鳞斑现象;如装得低于中心,刀头下部会与工件发生摩檫,车刀切不进去或车成圆锥形。

(5)内螺纹车刀刀杆不能选择得太细,否则由于切削力的作用,将引起振颤和变形,并出现“扎刀”、“啃刀”和“让刀”,并发出不正常的声音及振纹等现象。

(6)小滑板宜调得紧一些,以防车削时车刀移位产生乱扣。

(7)加工盲孔内螺纹,可以在刀杆上做记号或用薄铁皮做标记,也可用床鞍刻度盘的刻线等来控制退刀,避免车刀碰撞工件而报废。

(8)内螺纹赶刀量不宜过多,以防精车时没有余量或把牙顶车没了。

(9)车内螺纹时如发现车刀有碰撞现象,应及时调整车刀,以防车刀移位而损坏牙形。

(10)精车内螺纹车刀要保持锋利,否则容易产生“让刀”。

(11)因“让刀”现象产生的螺纹锥度误差(检查时,只能拧进孔口处几牙),不能盲目加大切削深度,这时必须采用趟刀的方法,使车刀在原吃刀位置反复车削,直至全部拧进。

(12)用螺纹塞规检查,过端应全部拧进,感觉松紧适当,止端拧不进。检查不通孔螺纹,过端拧进的长度应达到图样要求的长度。

(13)车内螺纹过程中,当工件在旋转时,不可用手去摸螺纹,更不可用棉纱去擦螺纹,以免造成事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