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数控车床轴类零件加工实例与工艺分析

数控车床轴类零件加工实例与工艺分析

时间:2024-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零件工艺分析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一个轴类零件,如图4-51所示。该零件由外圆柱面和外圆锥面构成,其中φ40mm的外径不加工,其材料为45钢。确定加工顺序和进给路线 分析该零件较简单,只需两把刀即可完成加工。具体见数控加工刀具卡片及各加工工序卡片。该工件精加工工艺路线为:刀具选择与刀具布置图的绘制 根据加工要求,选外圆、切槽和螺纹车刀各一把。

4.7.1 数控车床轴类零件加工实例与工艺分析

1.简单轴类零件的车削

(1)零件工艺分析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一个轴类零件,如图4-51所示。该零件由外圆柱面和外圆锥面构成,其中φ40mm的外径不加工(可用于装夹),其材料为45钢。毛坯尺寸可选择为φ40mm×60mm。

(2)确定工件的装夹方案 由于这个工件是一个实心轴,并且轴的长度不是很长,所以可采用工件的右端面和φ40mm外圆作为定位基准。使用普通三爪卡盘夹紧工件,取工件的右端面中心为工件坐标系的原点,对刀点选在A(100,100)处。

img282

图4-51 加工零件图

(3)确定加工顺序和进给路线 分析该零件较简单,只需两把刀即可完成加工。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和切削路线的确定原则,该零件的加工顺序和进给路线确定如下:

①粗车φ30mm外圆,留余量0.5mm;

②粗车φ20mm外圆,留余量0.5mm;

③粗车锥面,留余量0.5mm;

④精车φ20mm外圆;

⑤精车锥面;

⑥精车φ30mm外圆;

⑦切断零件至尺寸。

(4)选择加工刀具及切削用量 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用一把90°硬质合金机夹偏刀为外圆粗车刀,定为1号刀;选用一把93°硬质合金机夹偏刀为外圆精车刀,定为2号刀。具体见数控加工刀具卡片及各加工工序卡片。

(5)编写加工程序 编号车削如图4-51所示零件的程序。

(6)输入加工程序与程序校验。

(7)进行对刀安装与对刀。

(8)自动加工并测量调整。

(9)加工完毕,拆卸零件,进行全面质量检查。

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img283

数控加工工序卡

img284

img285

img286

2.复杂轴类零件的车削

在经济型数控车床上加工如图4-52所示的轴类零件。图中φ85不再加工,故选φ85为夹持基准。

img287

图4-52 工件装夹及刀具布置示意图

(1)确定工件的装夹方式及加工工艺路线 以工件左端面及φ85外圆为安装基准,夹于车床的夹盘上,如图4-52所示。该工件精加工工艺路线为:

①倒角→切螺纹的实际外圆→切锥度→车φ62外圆→倒角→φ80外圆→切圆弧→车φ80外圆。

②切3Xφ45空刀槽。

③车M48X1.5的螺纹。

(2)刀具选择与刀具布置图的绘制 根据加工要求,选外圆、切槽和螺纹车刀各一把。1号刀为外圆车刀,2号刀为切槽刀,3号刀为螺纹车刀。

绘刀具布置图时,设夹盘端面与回转中的交点(O点)为工件坐标系零点,注意选换刀点应以刀具不碰工件为原则。参见工件装夹及刀具布置示意图。

(3)编制精加工程序 该机床是采用小数点编程,并可以用绝对值和增量值混合编程方式进行编程。绝对值编程用地址X、Z;增量值编程用地址U、W。

(4)输入加工程序与程序校验。

(5)进行刀安装与对刀,确定工件坐标系,建立刀具补偿及相关参数。

(6)自动加工并测量调整。

(7)加工完毕,拆卸零件,进行全面质量检查。

加工程序如下:

img288

G00 X100.Z300.M09;

M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