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影响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因素
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指介质从淬火工件表面吸取热量的能力。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介质的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能。
1.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其冷却能力的影响
(1)比热。介质的比热越大,冷却能力越强。
(2)导热系数。介质的导热系数越大,冷却能力越强。
(3)黏度。介质的黏度越低,冷却能力越强。
(4)汽化热。介质的汽化热越大,冷却能力越强。水在100℃时汽化热为2.26×106 J/kg,而一般矿物油为0.21×108 J/ kg,故水比油的冷却能力大得多。
(5)蒸汽压。介质的蒸汽压越低,液体越不容易汽化,因而使介质由工件吸收的热量增多,冷却能力增强。
此外,介质沸点的降低,表面张力的减小都会使其冷却能力增加。
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主要由其构成物所决定。往水或油中加入各种添加剂均可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能。
2.外界因素对介质冷却能力的影响
(1)温度。
水及一些水溶液的冷却能力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最大冷却速度所对应的温度区间向下移动。淬火油随油温的升高流动性增加,冷却能力有随之提高的趋势,但影响幅度不大,只有黏度较大的油,这种影响才较为明显。
(2)循环和搅拌。
介质的循环搅拌和工件的窜动都能破坏蒸汽膜,促使沸腾冷却阶段提前到来,因而可提高介质的冷却能力和工件冷却的均匀性。相对运动速度越大,这种影响越强烈。但速度过大,将在工件截面变化处形成涡流,造成局部冷却不均匀。实践证明,介质以适当的速度循环和搅拌对避免形成软点、减小畸变和避免开裂均有较好的作用。
(3)压力。
气体或液体介质以较高的压力通过工件表面,带走热量的速度比常压下快,尤其是在喷冷淬火时,压力越大,介质冷却能力越强。用于真空热处理炉的高压氮气强烈循环淬火,其冷却能力比常压时可提高3倍以上。
(4)工件几何形状及表面状态。
图2-5 齿轮在静止淬火液中冷却时表面主要冷却参量及温度分布
1.齿轮心部向表面传热的热流速度取决于温度及时间 2.蒸汽膜 3.附着的气泡缓慢压缩 4.蒸汽泡的凝结和逸出
同样体积的工件表面积越大,冷却越快。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冷却要快。工件表面黏附盐壳,极薄的氧化膜或无水硼砂等,在冷却时具有促进蒸汽膜破裂的作用,可加快冷却速度。在工件表面附有聚合物或塑料膜时,会延长蒸汽膜阶段,使冷却减慢。
此外,钢材成分也会影响其冷却速度,钢中合金元素含量增高,会使其导热率降低,冷却减慢。
图2-5是齿轮在淬火介质中冷却时表面主要冷却参量及温度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