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气连接点上故障的处理方法和经验
1.故障现象
故障现象是连接点发热产生高温,严重会使连接处烧熔而引起电弧。高温会烧坏绝缘材料、引发火灾等;电弧易引发相间短路,造成事故。
2.故障原因
导电材料相互接触时,两个不同的导体接触面之间的电阻一般不为0,而是有一个固定值,称为接触电阻。故障原因就是接触电阻增大所致,俗称接触不良。
我们知道,只要有电流通过,接触电阻就会发热。根据电功率计算公式:P=I2R,如以电流I=200A,接触电阻R=50mΩ计算,有:
P=200·200·0.05=2000(W)
足以导致接点发热产生高温。
实践中,接触电阻主要由接点间压力F、接点间接触面积S、接触面清洁程度三个因素决定。其基本关系为:接点间压力F↑,则接触电阻R↓;接点间接触面积S↑,则接触电阻R↓;接触面氧化、污浊,则接触电阻R↑。
3.处理方法
①电气接点有焊接、压接、搭接等三种形式。焊接的可靠性最高,如接地装置,安装在大地土壤中,因环境恶劣,接地体和接地干线之间采用焊接的办法。压接是最常见的电气接点连接方法,一般通过螺杆、螺帽实现。注意:导线端要有接线耳,要把连接面锉平,要把氧化层和油污锉/刮干净,螺帽要压得足够紧,且必须使用弹垫圈和平垫圈。搭接的可靠性最差。搭接一般用在滑动连接电源上,如电力机车、行车等的电源连接上。应从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接触压力、及时更换表面氧化严重的导体三方面,提高搭接的可靠性。
②铜、铝两种材质导体不能直接连接。因为铜铝接头在长期工作中,接触面上容易发生电化学反应,造成接触电阻增大,引发故障。
③铜排和铝排不能直接连接,如需连接,铝排应带铜铝过渡接头,通过过渡接头和铜排平面压接。
④如果是棒接触,应改成面接触,以增大接触面积。
⑤重点部位定期巡视,应使用红外测温仪测温,保证每周至少巡视一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