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广播与电视媒体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功能与作用分析
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功能可以分为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和信息服务四大功能。在这个基本框架下,本节从三个不同角度再细化分析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广播与电视传播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一、从节目类型的角度分析灾后重建信息在广播电视中的传播
(一)新闻节目
新闻节目是目前广播电视基本和主要的节目形态,新闻节目又包括消息类节目、评论性新闻节目和专题类节目三大主要类型。
1.消息类节目
灾后重建新闻报道中的消息指的是关于新近发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灾后重建中具有新闻价值事件的快捷、简短报道。消息有三大特点: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要方式以及简明扼要。由于简明扼要,因而广播电视消息的制播迅速、快捷,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给受众。
在灾后重建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消息大多为领导人视察灾后重建工作状况、各地重建进度汇报以及灾后重建政策颁布等,这些消息的功能更多的在于新闻信息的传递,使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灾后重建情况。与此同时,广播电视通过新闻消息传播,及时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一方面让受众了解国家有关灾后重建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另一方面,让党和政府及各级领导部门及时了解灾区一线的重建情况,为制定更合适的方针和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评论性新闻节目
灾后重建新闻报道中的评论性新闻节目是针对灾后重建中的一个新闻事实或者把数个新闻事实集中归纳,进行分析评述,阐明广播电视台或者报道者本人的观点。评论性电视新闻对于社会舆论有着强烈的引导性,是新闻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评论性新闻节目把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有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导向性;由于选题又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因而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所以评论性新闻节目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和监督功能。下面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县城里的大公司》为例进行分析。
2011年5月2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县城里的大公司》节目,曝光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违规将国家下拨的9000万元灾后重建款拨给政府所属企业某公司增加其注册资本金,而该公司又将其中8000万元拨给下属房地产开发企业。这期10多分钟的节目,通过对群众的采访、对租用建筑人员的采访、对开发商某公司相关人员的采访等,以及一系列文件和资料的佐证,环环紧扣分析问题,曝光了这一问题。在阐述客观事实以后,主持人在最后说:“明明是国家严禁占用的河道,却用来随意租给房地产企业搞开发;明明是专款专用的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却违规成了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三台县这家公司种种违法行为的背后,都能看到当地政府的影子。那么,这其中有没有行政权力被滥用的因素?该公司违法经营的巨额收益,当地的哪些部门、哪些人参与了分享?巨额灾后重建资金没有专款专用,那么灾后重建又受到了多大的影响呢?这些问题都需要答案。”
这一期评论性新闻节目属于负面新闻,曝光了灾后重建中相关重建款项被挪用的情况,起到了监督作用,同时对其他地区对灾后重建资金的处理也有警示作用。
3.专题类节目
专题类节目是针对某个新闻主题或者某一新闻题材所做的深度报道,这种类型的新闻节目报道详尽且有深度,是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重大新闻主题的充分报道。
我们以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四川电视台播出的《坚强奋进走向未来》为例进行分析。
作为灾区的媒体,四川电视台在2009年5月12日从7:00到19:00直播了《坚强奋进走向未来》大型新闻节目,隆重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12个小时的系列报道,展现了灾区人民的坚强奋进、自强不息,援建者和志愿者的积极帮助,灾区人民的积极重生,以及灾区重建后呈现的新家园、新面貌和新气象。灾后重建的系列新闻报道,集中体现了灾区重建的积极景象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寓意着明天更美好,同时也对灾后重建下一步的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
(二)文化娱乐类节目
1.周年纪念晚会
汶川地震电视文艺晚会是指在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日之际,为营造隆重的纪念气氛,特意组织的以纪念为目的的电视综合性文艺电视晚会。周年纪念活动一方面在于缅怀在灾难中无辜离去的人们,另一方面也是鼓励生者坚强,以及感恩、奋进,鼓舞灾区人民以更加积极和乐观的精神面对灾后新生活!下面以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晚会为例进行分析。
2011年5月10日晚上8点,由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四川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感恩祖国——四川省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节目”在成都市锦城艺术宫开演。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18个对口援建省(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援建指挥长及援建代表,以及四川各方面人士莅临现场观看。全国23家卫视、省内21个市(州)电视台、全国多家门户网站也进行了同步直播,晚会以极强的艺术形式向受众呈现了灾区图景,使灾区民众产生较强的情感认同,产生心灵抚慰,有利于把积极乐观的情绪带给灾区民众,使他们能更加奋力地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
这次晚会有几大特点:首先,23家卫视直播。晚会声势浩大,各大卫视为了播出该晚会,临时对原定节目进行了调整。例如,北京卫视正在热播的《乡村爱情交响曲》,当晚改在了晚会后播出;湖南卫视将原定节目《好好生活》和《我们约会吧》延期到次日播出;江苏卫视、浙江卫视都将原定节目改到次日播出。除此之外,中国新闻网、新浪网等网络媒体也进行了直播。
其次,展现灾区新颜。“因为有你,三年再造了一个新四川;因为有你,四川又添了一点新传奇;你的故事,多年以后还会被人传颂;你的恩情,四川儿女永志不忘……”节目在著名歌唱家刘斌的歌曲《祖国不会忘记》中拉开帷幕。直播过程中,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对口援建成果,讲述了18个援建省市的感人故事,立体呈现四川人民坚持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理念以及自信、自立、自强重建家园的精神面貌,展示了依然美丽的新四川。
第三,明星荟萃。整体直播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周涛、著名演员刘劲等人担任主持,邀请著名影视演员张国立、岳红等担任讲述嘉宾。同时,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是纪念晚会的一大亮点。这些文艺节目大部分来自震后的“四川原创”,表达了四川人民“感恩、奋进”的真挚情怀。[24]
在广播媒体方面,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与成都电台联合推出了“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节目《温暖记忆》。《温暖记忆》直播主题以“人”为主,通过人物讲述震后三年灾区的变化,尤其是人们生活、心理的变化,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人文关怀。
2.电视剧
有关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题材的电视剧,以2011年上映的两部电视剧《汶川故事》和《汶川儿女》为代表。
《汶川故事》是由毛卫宁导演的一部电视剧,以汶川特大地震为背景,以四川银杉镇凤凰村的灾后重建为主线,以地震开篇,从普通人家的命运切入,通过张弛有度的矛盾冲突,群像式地反映灾区群众在各方援助下,坚强奋进、重建美好家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5·12”汶川地震忽然来袭,重灾区银杉镇凤凰村与外界的通道被震毁,几成一座孤村。在村支书吴中旺、解放军小分队、民警马千里、大学生刘嘉川等人的带领下,凤凰村村民渡过最初的困难时期。道路疏通后,心理医生柳曼、“富二代”铁力等人纷纷来到凤凰村。铁力帮助村民建板房、建临时学校,柳曼设立心理诊疗所。村民吴小凤教其他人画绢画,借此抚平心灵创伤。中央公布了十八个省市对口支援地震灾区计划之后,大学生刘嘉川与村主任霍家柱就重建规划产生极大争执,刘嘉川坚持自己的理念,竞选村主任,争取重建资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确定了凤凰村的度假村重建规划。对口凤凰村的烟霞市援建单位在重建过程中,与当地村民同呼吸共命运,凤凰村得到了重生。
《汶川儿女》是国内首部在汶川取景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反映“5·12”大地震灾后的心理重建,由导演牛超强执导,张恒、许毛毛、廖学秋等演员出演,在广东卫视首播。《汶川儿女》以组建灾区“母亲之家”、破碎家庭重组、高龄妇女再生育、新生命诞生为故事主线,塑造了基层干部银杏、县长曲大川、县委秦书记、岭南援建组组长朱支援、灾区群众牛大姐及灾区孩子小雨、巧儿等鲜活的灾区人物群像。
(三)社教类节目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纪录片不少,比较典型的如五集文献纪录片《奇迹——灾后重建的中国力量》和《崛起的希望:重建震后四川》。
2011年5月10日—15日,五集文献纪录片《奇迹——灾后重建的中国力量》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节目全面记录了汶川大地震给灾区带来的影响及灾后重建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奇迹——灾后重建的中国力量》的开场白即是:“谨以此片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表示深深哀悼,谨以此片向所有参加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人表达深深的敬意。”该片由五集组成:第一集《跨越断裂带》,第二集《祖国有力量》,第三集《站起是英雄》,第四集《另一种重建》和第五集《美好新家园》。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在该纪录片的研讨会上说:“第一集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很多航拍的镜头,以国家的视角做媒体的客观叙述,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主流价值观。片子的解说词也处理得比较精到,在第一集中得到高度体现。第四集集中体现了全片的深度,重点是家园的重建和心理的重建。其中更令人感动的是心理的重建。对这一点的展现是我们独有的,扣住了汶川地震后,国家应对灾难之后的救助问题,这也是诸多媒体以前不曾深度涉及和挖掘的。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从此我们国家有了一个灾后心理救助体系。’全片的深度还表现在挖掘人物的内心,从孩子到公务员再到一般市民,有专家和救助者,有院长,有心理咨询师,还有援建人员,在对不同人物的内心深度挖掘中,通过细节描写,从多角度投射了人物心灵的变化。”该片的主题非常鲜明,歌颂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精神,挖掘和阐述了使抗震救灾得以胜利的中国力量。
《崛起的希望:重建震后四川》于“5·12”汶川地震三周年当日,通过Discovery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播出,国内多家电视台也同期播出。《崛起的希望》以地震中被摧毁的北川县城异地重建过程为典型事例,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在全国支援和四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安全、优质、环保、富有民族特色的北川新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重新崛起的过程。节目还通过地震亲历者的讲述,记录了经历地震之痛的当地人民坚强地重建家园,满怀希望地走向新生活的历程。
二、从媒体属地分析灾后重建信息在广播电视中的传播
不同属地媒体对于灾后重建的报道,内容不同,受众不同,其功能与作用也有所不同。
(一)(极)重灾区的广电媒体
(极)重灾区的广播电视媒体,灾后重建报道的受众主要是本地区的,在此以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什邡的媒体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逝者已矣,生者坚强。”灾后,国内外各级媒体围绕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做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县级媒体作为灾区本土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积极发挥政策解读、舆情传达、舆论引导等作用,结合本土实际,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题组抽取了什邡电视台《新闻时间》栏目2008年10月—2010年9月期间的新闻内容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
(1)对每个月灾后重建新闻报道总量和抽样新闻报道总量进行对比,可以得出两年间什邡电视台《新闻时间》栏目灾后重建新闻报道占新闻报道总量的比例走势图。如图2-1所示。
图2-1 什邡电视台《新闻时间》栏目灾后重建新闻占新闻报道总量的比例走势图
从趋势图可以观察到,两年间灾后重建的报道量大致上在20%~40%间波动,说明《新闻时间》栏目对于灾后重建新闻的报道量比较大,重视程度比较高。由曲线可以看出,每年5月比例最高,主要原因是纪念“5·12”地震的新闻增多;另外,在每年12月出现灾后重建新闻增加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随着灾区进入冬季,关注灾民过冬的新闻增多。什邡电视台每天比较稳定的新闻播出量,一方面保证了灾后重建信息的传播和沟通,另一方面也鼓舞灾区人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2)本节对灾后重建新闻的类别做了研究。在搜集到的数据中对《新闻时间》灾后重建的报道进行内容归类统计,包括:政府新闻(包括领导人视察重建工作、领导人开会、政策颁布等)、“京什携手”新闻(包括北京援建的各个方面)、学校建设新闻、各界交流新闻(包括全国各地来什交流、调研)、机构新闻(包括金融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建设)、房屋建设新闻、各界捐赠新闻以及灾区的文化生活新闻这八个方面。其中,出现可归于以上两项的新闻,笔者取其重要方面进行归类。统计结果如图2-2所示,在抽样的灾后重建新闻报道中,政府新闻共150条,占重建报道抽样样本的34.4%,占抽样样本总量的10.6%,比重最大。其次是关于北京援建的报道共110条,占重建报道抽样的25.2%,占抽样样本总量的7.8%。再者是灾区文化生活的报道76条,其中两年中5月地震灾害纪念月报道量集中共22条,占重建报道抽样样本的17.4%,占抽样样本总量的5.4%。
图2-2 什邡电视台《新闻时间》栏目灾后重建新闻报道分布示意图
由图2-2可知,《新闻时间》对于灾后重建的新闻报道59%的比重集中于政府新闻和“京什携手”报道主题,其他主题的报道相对分散。与此同时,抽样中的新闻报道基本上全部是正面新闻,负面新闻基本没有。
(二)其他灾区的广电媒体
其他灾区的广电媒体,在灾后重建期间的传播,也同重灾区的传播有着同样的功能。除此以外,还有信息整合的功能。
以成都的媒体为例,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成都媒体在灾后重建新闻报道中,通过筛选和整合四川各地区灾后重建更重要的新闻传播,凭借其比汶川、青川、什邡等县级媒体更广的受众群,把重要的信息传播出去。同时,县级媒体的灾后重建新闻报道对政策的发布和解读都是针对灾区内受众,而成都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向外传达灾区重建情况。
由于重灾区媒体受人力、物力限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新闻资源与成都媒体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成都媒体在新闻制作、电视纪录片制作以及周年纪念晚会策划和举办方面,更加体现出主流媒体的责任和实力。
(三)地震灾区以外的广电媒体
灾区以外的媒体,特别是中央媒体对于灾后重建信息的传播尤为突出。例如,重建三年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灾后重建状况进行及时报道。此外,中央电视中《焦点访谈》栏目,曝光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违规将国家下拨9000万元灾后重建款拨给政府所属企业某公司增加其注册资本金,由此可见,中央媒体本着主流媒体的责任感,在信息传播中坚持监督的作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五集文献纪录片《奇迹——灾后重建的中国力量》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节目全面记录了汶川大地震给灾区带来的影响及灾后重建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中央媒体的信息传播,受众面广、传播效果强烈、教育性强。
此外,对口援建灾区的地区媒体,也会对援建地区灾后重建信息进行传播。一方面,让援建方的受众了解援建情况,另一方面,也表达被援建方灾区人民的感恩之情。
三、广播与电视传播系统在灾后重建中的具体作用分析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后重建成为灾区的首要工作。广播电视传播系统在重建信息的传播、重建规划政策的解读以及对地震灾难的纪念、缅怀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其本身的优势和功能。
(一)传播重建信息,解读规划政策
在重建阶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国之声》等节目中及时传递重建信息,并且对中央制定的重建政策进行解读。电视方面,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也是推出了专题节目,高密度、分专题播报灾后重建信息,解读规划政策的目的、本质等。这类广播电视节目及时地传播了中央及政府部门对灾后重建的最新政策,并且对群众关心的政策进行解读,使得群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政府部门对灾区重建的政策和思路;反过来,也能够广泛听取民意,将民众对于灾后重建的意见和建议向政府反馈,广播和电视系统在其中起到了良好的沟通作用。
在灾后的恢复重建中,电视媒介成为灾民最为依赖的大众媒介,也是灾民最重要的信息源。课题组在绵竹、彭州、北川等重灾区的城乡进行的问卷调研表明,有40.44%的灾民首先选择通过电视了解重建的相关信息。
由于地域性的差异,在灾后恢复重建的报道过程中,不同的电视媒介自发自觉地产生了报道内容的细分,因而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功能。有线电视网的普及,使地市级电视台和央视一套一样深入灾区的千家万户。对于了解所处环境的变动、重建政策的具体落实,地市级卫视显然更能为灾民所依赖。尽管节目的制作或许不如省台、央视精良,也没有许多拥有品牌效应的名嘴、名记,但因为灾区地市级电视媒介所呈现的就是灾民所体验的和需要的,在议程设置上摆在前列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灾民所关心的,在地理上和利益诉求上,就具有得天独厚的贴近性,成为灾民了解重建政策、采取相关行动的首选信息参考。《四川日报》记者于2011年4月对青川县枣树村进行了调研,随机选择22户枣树村村民,就地震前后家庭收入、生活娱乐、基础设施重建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显示,绝大多数村民通过看电视和读报来了解有关灾后重建的信息[25]。枣树村之所以会产生经济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应得益于电视媒介对重建中的致富典型与扶持政策的宣传。灾区地市级电视媒介通过深入基层的采访,也把灾民的诉求反映到政府的有关部门,起到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管道作用,犹如深入灾区每个角落的毛细血管,把重建的资源进行再分配,使重建资源能够真正发挥其最大的边际效用。
(二)直观形象地反映重建成果
当全国各地都对灾区进行帮助和伸出援手进行灾后重建之时,广播和电视又因时因地推出反映灾后重建成果的广播电视节目。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的报道中,四川卫视成为人们了解灾区重建状况的重要窗口,通过清明公祭、“5·12”周年纪念等特殊时间点的特别节目、新闻策划,向国内受众呈现了灾区灾民的坚强意志和重建的卓越成果,展示了灾区的新家园、新面貌、新生活、新气象。2009年5月12日,四川卫视启动了12个小时的《坚强奋进,走向未来》的特别直播节目,在北川、青川、映秀、绵竹、什邡、成都等地都设立了直播点,以平民视角和本土意识对各地的纪念活动、重建成果展示进行整合播出,并适时加入央视的同题直播信号,以丰富其报道内容;通过对抗震救灾中典型人物的回访报道,展示他们的心路历程,也通过他们的讲述呈现出一条感性的灾区重建之路,使“重建”这个主题更加人性化而不仅仅是枯燥的数据和博物馆式的陈列。2010年“5·12”两周年到来之际,四川广播电视台组建了15个拍摄小组,深入18个重灾县,通过实地走访,拍摄了31集纪录片《重建之路》,着力宣传了自强不息的灾区人民与无私奉献的援建者两大群体,展现了灾区人民在援建者的帮助下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显著成果,是一部灾区重建的“励志片”。在地震三周年纪念之际,四川广播电视台制作的《成都灾后重建三年巨变 真实场景比画面更美》《是新一轮豪迈的起点也是新一轮光明的追求》等节目,用声音和画面向受众展现灾后重建的成果。再比如,四川卫视第二套节目制作播出了《从悲壮走向豪迈:展现灾后重建巨大成果》,节目以“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为主题,全景展示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倾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川人民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崛起危难,“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伟大历程,全面展现了灾后重建的巨大成果。
(三)对重建工作进行舆论监督
在灾后重建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对重建建筑物的质量、救灾款项和物资的发放和应用的监督等成为广播电视系统在灾后重建报道中的另外一个主题。比如,针对“地震期间基层政府不作为”“国际救灾款项和物资去向不明”等疑问,中央电视台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及时制作推出相关节目《中坚——大地震中的基层政府》《9小时物资大转移》等节目,用实际的新闻画面向受众展现和解读了基层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和救灾物资的应用等情况,及时为受众答惑解疑,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另外,对较敏感的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资金审计,央视就第一时间发布了审计署的权威信息,对当中存在的2.3亿违规使用资金和部分重建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并不讳言,体现了一个国家电视台的公信力,也通过舆论监督,督促恢复重建工作始终在法治与公开的轨道上运行。
(四)提供参考、建议和介绍先进经验
除了积极展现地震灾后重建的成果和及时解决受众的疑问之外,广播电视系统还将新的参考和建议以及先进经验以广播电视节目的方式制作出来,供受众参考借鉴。比如四川广播电视台的《震后三年北川新县城供电智能化全国领先》《重建很科学 水磨重生靠三个基因密码》等节目和报道,使得灾后重建的先进经验得以传播和借鉴,同时也以更新的视角解读和传递了灾后重建的成果。
(五)警示、纪念和反思
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广播电视系统针对汶川地震制作播出了各种形式的警示、纪念节目。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爱在天地间——百名歌手广播赈灾大行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赈灾晚会》等节目,向受众展现了抗震救灾中出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无私奉献的救援人员和志愿者等。同时,在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三天的全国哀悼日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也对其进行全程直播,使得这一全国哀悼日的真正意义得以展现出来,取得了巨大的传播效果。
在震后的三年间,每逢地震纪念日,相关电视媒体都会组织相应的电视节目进行纪念和回顾。例如为纪念抗震救灾一周年,四川电视台在四川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的支持下,深入汶川、北川、青川等地震重灾区,精心拍摄、制作了9集专题纪录片《崛起》,实景再现了灾区人民憧憬美好生活、重建精神家园的场景。
(六)重建灾区形象
当灾后重建进入到一定阶段之后,广播电视系统制作主题节目,全面展现灾区重建的新面貌。比如四川电视台制作播出的《震后的四川依然美丽》《锦绣四川明天更好 脱胎换骨的变化让人欣喜》等节目。同时,还根据四川是旅游胜地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制作了相关的主题节目,比如《国际旅游组织:“把美丽四川推荐到世界!”》《60条灾区精品线路展示四川旅游新貌》等,这些报道或节目从四川旅游这样一个视角入手,以小见大,以新着眼点对灾区的整体形象进行新的建构和解读,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5·12”周年的报道是央视的一项集中报道灾区的“规定动作”,而央视平时也有灵活的“自选动作”,如“六一”儿童节对灾区的策划报道、2008年11月3日至12日推出的“温暖灾区行”大型直播报道、9月开学时对灾区新闻的策划报道,将“希望与成长”的积极主题提炼升华,使灾区在央视的新闻框架中显得更富有新的生命力。在2011年春节前后,央视启动了“新春走基层”的大型基层采访报道活动,北川新县城、映秀镇等成为基层采访的对象,以具有代表性的个案采访,展现了两年多来灾区的巨变,具有见微知著的特点。央视通过渐进式的议程设置,从同情、悲情、悲壮的感情基调慢慢变为鼓励、奋进、乐观的感情基调,把对逝者的怀念、对惨烈景象的呈现变为对生者的鼓励、对奋力开创新生活的赞许,把灾区从区别对待、特别报道慢慢变为常态化的常规报道,“灾区”“灾民”的标签不再那么醒目。在后来的“新春走基层”系列采访报道中,灾区便和革命老区、国防边陲等基层并列,这有利于使国内受众正视灾区发展的成绩,不再用同情、怜悯的眼光看灾区,也有利于灾区进行全新的自我定位,摆脱“5·12灾区”的标签对其发展观念、发展路径产生的桎梏,进行更加自主自力的发展。
四、广播电视传播系统在灾后重建和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灾后重建报道的巨大成功的同时,广播电视系统在灾后重建和报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一)广播电视传播系统重建中的问题
1.重视广电大楼等设施的硬件重建,轻视传播系统的整体重建和优化
在广播电视系统的灾后重建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报道是关于地震灾区广播电视硬件设施的建设成就,比如广电大楼的竣工和新的变化之类,这虽然是重建的成就和可喜的方面,但是更加重要的应是灾区传播系统的整体重建和优化,尤其是“软件”上的优化和提升。比如媒体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抗震救灾报道中,有些记者忽视记者的人文关怀,为了制作节目,让那些在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孩子讲述如何失去双亲,采访结束后就拿着资料离开了,没有想到讲述的孤儿是何种心情。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所以在媒体记者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亟待“重建”。
2.只是简单的重建,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涅槃重生
对于灾区广播电视系统来说,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已经成为自身整体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反应和临危不乱,才是一个真正具有实力的媒体所应当具有的素质。
(二)节目制作和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1.报道视角的问题
汶川地震中,广播电视系统的报道视角较为多样,能够从不同的着眼点对全民抗震救灾进行报道和展现,但是,在有些报道上,有些记者的视角还是有待考量的。比如有些报道只是专注于政府部门对灾后重建的政策的解读和播报,也就是说,有些记者还是缺乏深入基层、亲力亲为地去体察灾民的做法,这样的作风是不可取的。
2.重视物质层面的重建,轻视精神层面的重建
总结广播电视系统对于汶川地震的报道可以看出,许多节目倾向于报道物质层面的重建,例如灾区基础设施、住宅楼、校舍、医院等,但对于受灾的群众来说,更为重要的也许是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重建,广播电视报道应当关注灾民的心灵重建。
3.重视重建速度,轻视科学重建信息的传播
反思广播电视系统对汶川地震重建的报道,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在于有些广播电视节目一味推崇重建的速度。比如在有些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三年重建两年完成”之类的语言,这样的报道对于正在重建中的基础设施也许是不利的,会使得刚刚经历了大地震的灾民们担心这是只重速度不重质量的重建。
4.重成果展示,轻反思和经验总结
大地震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我们在广播电视节目里听到看到的多是对灾后重建的成果的展示和歌颂,而少了对灾后重建的反思和经验的总结。灾后重建之后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现象,比如映秀等地区重建好的道路和居民楼又多次遭受泥石流和洪水的侵袭,这样的现象需要我们反思。
【注释】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四川等灾区广播电视播出情况》,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8/05/17/20080517144045330969.html。
[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进展良好》,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9/05/25/20090525162144350897.html。
[3]吴建:《应用广告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野夫:《中国乡村政治生态——汶川地震危机中基层政权的运作》,《绿叶杂志》,2008年9月。
[5]潘力、张艳玲:《汶川地震凸显广播价值——重大灾害报道之后的思考》,《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
[6]刘顺祝:《广播在地震报道中的独特优势》,《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0月号上。
[7]杨达源:《自然灾害学》,测绘出版社,1993年版。
[8]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紧急预案》,2006年1月8日发布。
[9]马宁:《融合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沈炜、蔡一鸣:《解析日本广播电视灾害紧急警报系统》,《电视工程》,2011年01期,第34页。
[11]姜弘:《NHK这样报道大地震——专访NHK综合台新闻制作人》,《南方周末》,2011年3月23日。
[12]张竣淞、张乃谦、金泓:《紧急广播技术研究》,《北京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20卷第4期。
[13]李雪迪:新华网东京9月1日电,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9/01/c_121946875.htm。
[14]李志坚:《争分夺秒,救命速报——日本如何发出地震警报》,《南方周末》,2011年3月17日。
[15]邵瑜:《美国紧急报警系统与全灾难报警》,《信息化建设》,2005年第7期。
[16]王宇丽:《〈美国媒体紧急报警系统规定〉简介》,《广播电视信息》,2002年第10期。
[17]Adam S.Tom:《现代化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紧急报警系统》,《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年第12期。
[18]邵瑜编译:《美国盲人基金会眼中的紧急报警系统》,《信息化建设》,2005年第9期。
[19]Glenn Collins:The Silence of the Alert System;Experts Urge Overhaul of Plan Unuesd Even on Sept.11,The New York Times,Published on December 21,2001.
[20]《DSPPA公共广播标准DSPPA/ST 001—2006》。
[21]于瑛英:《应急预案制定中的评估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2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yjgl/2005-08/31/content_27872.htm。
[23]盛利:《汶川:首次实现电视即时播报地震预警信息》,《科技日报》,2012年5月16日。
[24]张业:《化感恩为力量 记深情展新颜——“感恩祖国”全国直播》,《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第6期。
[25]吴璟:《枣树村:一首主题曲记录三张新面孔》,《四川日报》,2011年4月12日第4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