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汶川地震重灾区通信系统的损毁情况

汶川地震重灾区通信系统的损毁情况

时间:2023-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电信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在农村地区建立信息化农村示范点,截至地震前已建成5000多个示范点。四川联通在乡镇一级建立信息工作站,以此为信息采集和业务服务单位,形成农村营销渠道。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四川电信系统在成都、绵阳、乐山、雅安、凉山等市州建立的5000余个信息化新农村示范点,推出了面向基层村委会、农户、乡镇企业的“三农百事通”业务。“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

第一节 汶川地震重灾区通信系统的损毁情况

一、地震前灾区通信系统覆盖情况

近年来,四川通过大力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和农村信息化工程,电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互联网在四川农村的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政府开通了多种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固定和移动电话、短信息、宽带上网等多种方式开展面向农村和农民的信息服务。四川省在2004年就启动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工程,四川移动通过两年的建设,投入6.4亿元,共计解决了567个乡镇、农场的通信问题。

从2006年开始,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开始着力推进“乡乡能上网”工程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建设,主要由四川电信、四川移动和四川联通承担,目前,省内绝大部分乡镇已通宽带。

截至2007年9月底,四川省共计完成了11329个行政村村通任务,使四川省行政村通电话比例从2004年初的77.5%提高到96.8%。

在基础网络建设中,四川省参与村通建设的各基础运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采用了无线、有线、卫星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其中,以GSM移动通信技术方式为主,固定电话为辅,对电力得不到保证、交通不便、光缆传输不能到达的边远山村,使用卫星通信技术方式作为补充。

在构建农村服务网络的实践中,四川省各电信企业都设置了相应的服务模式,以建设高效的、覆盖广泛的农村营销服务网络。四川移动开创了“厅+店+人”的农村服务模式,每一个乡镇有1~2个营业厅,50%左右的村有一个服务点,80%的村有一名服务协助员。四川电信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在农村地区建立信息化农村示范点,截至地震前已建成5000多个示范点。四川联通在乡镇一级建立信息工作站,以此为信息采集和业务服务单位,形成农村营销渠道。

农村信息网则是通过互联网站、短信息、语音声讯等各类信息平台,联合各方面的力量,组织适农信息资源,向农村地区提供气象等多方面的信息业务服务。四川电信推出“三农百事通”系列信息化业务,包括96168、96999、可视电话上网、乡村集团彩铃、乡村信息指南等业务;四川移动推出农信通、农村信息机、农讯广播、动物溯源;四川联通推出天府农业信息网,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

四川省基础设施由于受特殊的地理条件所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特别是三州高原山区,还有近25%的村不通路,近18%的村不通电。在50182个行政村和354873个自然村中,还有1621个行政村不通电话,18361个行政村不能上网,45249个自然村不通电话。

1.四川移动在灾区的覆盖率

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四川移动从早期模拟网到2002年在全省开通GPRS迈入全数字时代,到2007年底建成2.75代的EGPRS网络,四川移动的网络规模、容量、质量、技术水平在同业者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彻底改变偏远农村的通信面貌,2004—2008年,四川移动先后投资120多亿元实施农村通信建设,6万多名建设者跋山涉水,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建设网络。从1999年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成立以来,累计解决了9873个未通村的通信问题,全省行政村电话普及率达到98.4%,比村通工程实施前提高21.1%;累计解决了1017个未通电话自然村的通信问题,普及率达到88%,比村通工程实施前提高0.4%。全省重点乡镇的覆盖率达到100%,热点地区覆盖率达到99%,城镇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98%,国家级重点风景区覆盖率达到100%,省级以上风景区覆盖率达到92%,省内已竣工高速公路实现全程覆盖。

2.四川联通在灾区的覆盖率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简称“四川联通”)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下属的省级分公司。作为中国联通在四川省的一级分支机构,负责中国联通在四川省电信业务经营管理和发展建设,在全省21个地市103个县级机构均注册成立了相应的分支机构,在全省各乡、镇、村都设有营销网络。截至2008年,全省光缆线路约20000皮长公里,其中省际长途干线2600余公里,省内长途干线1400余公里,通达省内所有地市,全省传输网络所有的重要节点和A级大用户节点都已经实现了双路由环保护,从基础上确保了业务的安全性;四川联通移动业务地区深度覆盖率达97.5%;乡村覆盖率达90%;全省移动用户已达到460多万户;提供了高速、安全的无限数据业务。建成了覆盖全省的长途、IP业务网、互联网和本地PSTN网,拥有固定电话用户近210万户;互联网省级出口带宽在80Gbps以上。国内长途线路15万线,通达全国各大主要大中城市。移动网络覆盖了全省所有21个地市州,县城覆盖率达100%,经济发达和重要乡镇点覆盖率达99%,省级以上旅游名胜的覆盖率达100%。

3.四川电信在灾区的覆盖率

“九五”以来,四川电信部门加大农村信息基础建设投入,通过有线、无线、卫星通信等技术手段,确保光缆覆盖全省100%的市县和91%的乡镇,电话网络覆盖96%以上的行政村,宽带网络覆盖80%以上的乡镇。截至2006年年底,四川电信拥有农村固定电话用户550万户,农村宽带用户达20万户,农村服务车辆近1000辆,并拥有近8000人的技术队伍和5000人的服务队伍,四川电信的组织架构和服务点基本上覆盖到了全省每一个乡镇。

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四川电信系统在成都、绵阳、乐山、雅安、凉山等市州建立的5000余个信息化新农村示范点,推出了面向基层村委会、农户、乡镇企业的“三农百事通”业务。在各示范点,当地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对“三农百事通”的实际操作应用,获取了大量实用知识和致富信息,有效地提高了信息化应用能力,依靠信息致富已经成为各示范点的普遍共识。

4.四川网通在灾区的覆盖率

四川网通是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为拓展南方市场,在川的分支机构,在四川省拥有覆盖全省各市州并通达全国各地的大容量、高速率、技术先进、高安全性的长途骨干传输网络;拥有分布全省各市州、县(区),网络覆盖完整的光纤物理网;拥有全省各市州技术先进、组网安全、高效、快速、业务功能齐全的本地城域传输网;拥有覆盖全省各市州的宽带城域网;拥有覆盖全省各市州的技术先进、网络结构优化、安全、高效的长途交换网和本地数字电话交换网;拥有技术先进、业务功能齐全、能同时提供话音和数据接入的宽窄带一体化综合接入网;拥有技术先进的覆盖全省的无线接入网。

二、地震通信受损情况及信息的传播特点分析

1.地震受损总体概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四川、甘肃、陕西省部分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大面积受损(如表3-1所示),灾区通信几乎全部中断。汶川地震给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公众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四川全省近35%的移动通信基站受损。受灾严重地区与外部的通信全面阻断,部分地区基层生产组织遭到毁灭性打击,灾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基本停滞,直接经济损失共计67.94亿元。

表3-1 通信基础设施受损情况

img89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截至2008年8月7日12时,电信光缆损毁里程合计36613皮长公里,已恢复30524皮长公里。

2.各个运营商具体受损情况

(1)中国电信。

①四川地区。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32.9亿元,其中光缆、电缆累计受损1.03万皮长公里,小灵通基站损毁10228个,倒杆、断杆4.1万余根,2665个通信局所受灾,固话交换中断60万门,宽带中断8万余线,影响用户约770万户。48个县的通信设施遭受巨大破坏,省网光缆大量中断。其中,阿坝汶川、黑水、茂县、理县,绵阳北川、平武和广元青川等7个县和211个乡镇,因光缆多处中断,通信全阻,中断与外界的联系,通过海事卫星有短暂通信。雅安汉源县老局房和部分设备受损。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员工在地震中遇难24人(含北川被埋17人),受伤42人,失踪5人,受灾员工数千人。

四川省长途传输网络三期波分九环线在汶川、北川境内光缆中断,影响马尔康、康定部分电路中断。兰州—西宁—拉萨光缆(骨干光缆)中断,导致到乌鲁木齐、广州、拉萨等部分长途线路中断。

地震造成成都电信120多处局点受损,村村通网络26个基站被毁,小灵通3979个基站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电信小灵通和固定电话成为成都人民灾后主要的通讯方式。

②甘肃地区。

甘肃的陇南、甘南两地区有5个县亦受地震影响本地通信全阻。

(2)中国网通。

地震造成四川省绵阳—梓潼、汶川—都江堰二干传输系统中断,四川省内2条2.5G、1条155M互联网电路中断。304个局所办公与营业用房受损,其中部分机房严重损坏,必须搬迁。成都海特、营门口骨干机房墙壁出现裂缝。累计1487余个基站受损、874余公里光电缆受损,其中二干光缆约220公里、其主要受损段落位于都江堰—汶川、汶川—马尔康、汶川—松潘段,倒杆1043余处。全省所有21个市州分公司均遭受到巨大损失,尤其是阿坝、绵阳、德阳、成都、广元。共投入抢险人员3051人/次,投入抢险车辆72辆,共出动883余台次,其中大型应急车辆13台,投入各种应急设备352台次。中国网通四川分公司共有178万用户,震后有6.806万在网的四川网通用户通话、上网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受山体滑坡和塌方影响造成兰州—成都二级干线光缆和天水—陇南中断。陕西宝鸡八鱼镇—宝鸡市区光缆被水塔砸断。

2008年5月16日下午,四川理县境内再次发生里氏5.9级余震,受此地震影响,马尔康通往理县的通信线路在鹧鸪山隧道出口(米亚罗段)全线中断。

中国网通在四川、甘肃、重庆、云南、陕西、宁夏等地区的传输、交换、机房和空调等设施严重受损,全网至四川方向接通率明显下降,话务量激增至平时的13倍。至四川阿坝地区、甘肃陇南相继阻断。北京—成都1条2M党政专网电路因中国电信段故障中断。受地震灾害影响,全网至四川方向的电话接通率曾一度降至6.8%。由于灾情的发生,诱发了高发话务量,加上移动及电信固网通信的不畅,一度使网通话务量达到日常话务量的十倍,造成了话务拥塞,长途交换几乎瘫痪,停电也造成了部分机房脱网等。

(3)中国移动。

在灾情最严重时,全国共96个市县、1263个乡镇移动通信受到影响。地震对四川、陕西、甘肃等省的网络设施造成了重大损害,大量机房坍塌,设备损坏,传输中断。最多时三省退服基站达4457个,本地网受损合计5367公里。

①四川地区。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有3个交换机发生拥塞,2300多个基站因断电、传输中断等原因退出服务。通往震中地区汶川、理县、茂县、北川、平武的光纤全部中断。中国移动在四川省内二级干线光缆总长6039公里,中断3866.5公里,占14.35%。本地网光缆总长78485公里,中断2385公里,占3.04%。交换机话务量出现激增,最高每小时话务量达到最高70多万呼叫次数,接近设计承载能力38万次的两倍。因通信联络急剧增多,四川当地长途话务量已上升到日常的10倍以上,手机接通率下降到日常平均值的一半左右。全国拨打四川的呼叫次数为平时的17倍,话务量上升到日常的5至6倍。

2008年5月16日下午理县突发里氏5.9级强烈余震,第一个被抢通的马尔康—理县—汶川通信光缆再次中断。19日晚19:03分,汶川至茂县已恢复的光缆13.45公里处再次出现断点。

移动通信在地震中主要从三个方面遭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一是无线网部分,即基站,由于基站分布广泛,损毁后不易集中修复,为抢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第二是传输部分,光缆的损坏程度根本没有办法修复,50公里的光缆断了多少段根本无法考证;三是核心网部分,即交换机,因为交换机地处中央机房或网管中心,所以受损并不严重,修复起来也十分快捷,但是受到了话务量剧增的空前挑战,经过工程师的技术疏导,话务量拥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总体来说,这次通信设备抢险救灾的重点难点集中在前两方面。

②甘肃地区。

灾害造成甘肃移动50个基站停电、岷县茶埠至砖塔寨光缆完全损坏、34个基站通信中断。陇南移动机房受损,墙面开裂,部分电缆走线架倒塌。与此同时,甘肃移动开展灾区现场服务,投入32名服务人员,设立4个应急服务点、4个现场营业点,开通3部卫星电话、8部免费平安电话,延长2个营业厅、8个指定专营店服务时间,为灾区提供免费报平安、手机充值、充电等便民服务,为抢险救灾队伍和现场媒体提供通信绿色通道。

5月13日,已在岷县灾区敷设光缆线路70公里,停电导致退服的19个基站进行了人工24小时不间断供电通信,均恢复正常服务。因光缆阻断退服的15个基站已有12个恢复通信(另外3个不涉及业务),灾区移动通信均恢复正常。截至2008年5月13日16时,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克服交通阻断、电力中断等困难,累计投入380人次、40辆抢通车辆、70台油机、2辆应急通信车全力抢通灾区通信,保障灾区抢险救灾工作。

(4)中国联通。

①四川地区。

四川联通176个自有营业厅(点)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其中,阿坝、成都、广元、绵阳、德阳、雅安六地市部分营业厅受损严重。“5·12”地震发生后,四川重灾区通信几乎全线中断,地震灾害直接造成四川联通经济损失累计达7.6亿元,其中,累计受损基站3007个,严重受损503个基站,累计受损线路总长度4762皮长公里。全省21个地州市共12501个基站中有2766个基站掉站,其中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阿坝5个重灾地区4562个基站中有2177个掉站。大地震造成四川联通光缆中断2916皮长公里(二干+本地网),传输节点中断905个。二干九环线西北环都江堰至汶川、北川至平武光缆线路中断。地震期间,四川联通业务损失达46179万元。其中,收入减少11191万元,新增用户收入减少4153万元,减免话费、赠送话费、坏账提取共计30835万元。

地震当日,四川联通受损或毁坏的G网基站多达342个。四川汶川中国联通G、C两网由于地震全部中断,人员联系不上;四川阿坝地区G、C两网约200个基站瘫痪;成都市通信网络基本正常,由于网络繁忙,语音是平时的7倍,短信是平时的2倍,造成成都联通G、C两网拥塞,短信通信迟缓。成都联通部分局房出现裂痕,监控终端拉到室外进行调度。

成都市下属彭州市朝汶川方向的彭州—赤蜂—敖平—万年—彭州广电—白鹿—通济—向娥通信光纤中断。彭州市通向彭州地区重点旅游点也是地震重灾区银厂沟的通济—小鱼洞—大宝通信光缆线路中断。

②甘肃地区。

甘肃甘南地区4个县通讯中断。

③陕西地区。

陕西靠近四川地区约500个基站中断。陕西汉中、安康、宝鸡、咸阳、渭南、西安等地区,8327个基站受灾,因基站退服影响到的用户达150多万户。西安至成都两条长途光缆,其中1条中断。中国联通一级干线传输网络基本正常,长途通信业务没有受到影响。

2.仍在发挥作用的通信系统其传播特点

(1)小灵通通信稳定。

地震初期在GSM网络完全不能接通和CDMA网络部分接通的情况下,固定电话和小灵通在应急通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小灵通成了灾区最重要的移动通话终端,而非普及率最高的手机。

地震前期普通手机打出电话的成功率非常低,接电话要相对好些,发短信和手机上网基本正常,而小灵通则保持了很高的接通率。

小灵通信号好的原因是:第一,小灵通基站较矮且小,数量众多,所以受地震破坏比移动基站要轻;第二,小灵通的通信线路是独占型,而非共享型,所以当很多人同时拨打时可以保证一部分用户接通,而不会发生因拥挤而瘫痪。

中国电信在2008年5月13日19时通过卫星为汶川县提供了3000至4000门应急电话,供当地的抗震救灾部门使用;22时,通过光纤的方式为北川县提供了6000门的应急电话。此前外界只能通过卫星电话与汶川及北川取得很短暂的联系,由于受到地震的影响,卫星电话信号受到的干扰大,且功率较小,所以信号很差,接通率低,几乎是只能打出,不能打进,而这次提供的应急电话是双向通话。

(2)数字集群联动。

灾情发生后,重庆铁通赶赴灾害现场,利用数字集群的应急联动功能,展开应急抢险工作。在4小时内完成了通信基站架设、长途链路和终端调试、开通等工作,并将集群手机分发到梁平县医院应急医疗救助中心以及梁平移动分公司应急通信中心等单位。同时,分公司为灾害救援现场的梁平县医院和重庆政府应急办、地震办、卫生局等单位临时组建远程对讲通信网,实现组呼和群呼功能,确保抢险救灾的有序进行和当地政府的救灾指挥需要,充分发挥了铁通数字集群调度指挥和应急通信的优势。

数字集群,是指“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它除了具备公众移动通信网(GSM、CDMA)所能提供的个人移动通信服务外,还能实现个人与群体间的任意通信,并可进行自主编控,是集对讲机、GSM、CDMA和图像传输于一体的智能化通信网。数字集群通信在技术上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它不仅具备个人通信的全部功能,而且它能控制与实现个人与群体间任意的通讯,保密性高,功能丰富,真正全面实现了通讯的智能化。集群通信系统属于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它是一种专用高级指挥调度系统。其特点是系统内所有可用信道为系统内的全体用户共享,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集群系统主要侧重于指挥、联络、调度,所以在抗灾抢险过程中发挥了其自身优势。

该技术对用户进行分组,分为一组的用户可以使用同一个信道进行呼叫,组内的其他用户都可以收到,从而很容易完成同一个行动小组内的通信,并且不受其他的影响。一个用户发起呼叫,全网用户都可以接收,并且只占用一个信道,这尤其适合抗灾抢险的调度指挥。

数字集群为不同等级的用户设定不同的优先级,高等级的用户可以进行强拆和强插,也就是可以随时中断低等级用户的通信,从而有效地保证高等级用户的通信。这样可以保证重大紧急信息的有效传达,不会像公网那样因为信道阻塞而无法通信。

数字集群的基站在和控制中心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自动转为单站模式,只要基站能保证供电即可。一个基站可以覆盖几十公里的范围,因而只要少数几个基站就可以完成对一个地区的覆盖。且终端还具有脱网直呼的功能,在接收不到基站的信号的时候,可以转为对讲模式,保证用户之间的通信。

(3)卫星电话。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公众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大面积中断,卫星电话成为抗震救灾的主要通信工具,为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交通、电力、医疗、电信等部门抢险救灾提供了重要的通信保障。

2008年5月12日14时40分左右,地震刚刚发生后,一名中国电信的员工用公司配备的海事卫星电话打通了阿坝州电信公司监控中心的电话;13日凌晨,通过这台电话汶川县政府向外界汇报了汶川受灾的情况;5月13日上午,青川县通过中国移动员工带去的一部卫星电话将当地的灾情传送到四川省委省政府;5月13日11时42分,与外界隔绝近22个小时的平武县通过中国移动带去的卫星电话恢复了通信;5月13日晚上,映秀镇通过第一批救灾队伍得到了由中国卫通提供的10台卫星电话,21:06,汶川映秀镇打出了第一个电话,向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了当地灾情。

灾区的通信抢修工作主要利用IDR卫星通信辅以VSAT设备、应急通信卫星车、基站车和小型卫星电话的方式解决。5月14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应中国交通通信中心要求,为中国震区增加2倍卫星信道资源,大大提高了海事卫星设备的通信能力。电信部门在全球采购了1000部卫星电话设备,同时国际电信联盟援助100部卫星电话设备。

中国联通为重灾区调拨CDMA手机和100套“VSAT卫星地球小站”。这些物资通过成都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空投到达灾区。5月15日,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开通VSAT地面卫星通信站,通信开始大范围恢复。

由于卫星电话基于卫星传递讯息,不依赖在地震中受损的手机基站,所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灾区的通信。在“VSAT卫星地球小站”紧急设立之前,由于受地震影响,卫星电话信号受到的干扰大,且功率较小,所以信号很差,接通率低,通讯站的设立改善了这一情况。

(4)天地联合通信。

2008年5月15日,中国联通CDMA手机空投至重灾区,由于中国联通在四川灾区的CDMA基站受损严重,影响灾区CDMA手机的正常使用。5月17日上午,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共同紧急成立应急抢通工作组,采用“天地联合”的方式,即通过空中的SCPC卫星通信衔接地面的光缆通信,解决灾区CDMA基站传输问题,恢复灾区CDMA手机的正常通信。这种移动运营商和固话运营商之间的并肩合作,在救灾一线屡见不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