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2007年8月溪洛渡施工区两次暴雨预报分析
溪洛渡巨型水电站主体施工区是在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镇,其附属工程施工区有普洱镇及四川的新市镇等地,新市镇位于溪洛渡东北方约50km处,普洱镇位于溪洛渡偏东方约40km处。2007年8月29日新市出现大雨(36.2mm),30日新市出现暴雨(91.9mm),31日新市出现中雨(11.6mm)。8月31日溪洛渡坝区出现了大到暴雨天气,日降水量三坪站69.7mm,塘房坪站26.5mm,杨家坪站38.1mm。31日三坪站降水主要集中在10时至12时之间,其中10时至11时1小时降雨达45.4mm。这次过程特点是雨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分布不均,雨强较大。溪洛渡水电站工程正处于上围堰爆破拆除的前期准备施工中,流域和坝区的强降雨预报都是施工气象保障的重点。8月30日下午预报会商时意见分歧较大,从昭通市气象台的自动指导产品和多种预报工具显示,这次过程对坝区影响较大,且云南省气象台、昭通市气象台都预报有一次较大的过程。通过分析,可确定这是一次副高东撤时,其西部伴有低槽东移,有上升运动的发展,配合水汽和热力条件分析,我们在8月30日下午提前准确发布了大到暴雨的天气预报,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准确、优质的气象服务。现就两次暴雨落区的不同形势做进一步的分析,对主要的预报着眼点作分析研究,以供今后溪洛渡工程预报服务参考。
1.天气形势
(1)500hPa天气形势分析
由于前期受超强台风“圣帕”登陆后西移的影响,25日08时副高脊线北抬到德格—武都—郑州一线,随着“圣帕”西移消失后,副高逐渐南掉,8月27日08时(图9.29a)可看到,副高西侧588线仍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但在副高内部可看到有多个相对高值区,其相邻区域就有相对低值区,则从位势高度值的分布及风场分布上可看到,川东的成都至达川间有一低值辐合区;8月28日08时(图9.29b)西太平洋副高西侧仍在高原东部,但其内部结构又有所变化,从位势高度值看副高西部有所减弱,而沿海的主体中心位置却西移到大陈岛,川东南宜宾站位势高度由27日08时589位势什米降到585位势什米,原川东辐合区有明显南移迹象;28日20时副高西侧略有减弱,川西高原北部出现了切变线;29日08时(图9.29c)副高主体中心位置很快西南移到湖南南部,但高原东部副高的西侧明显减弱,西昌降到587位势什米,榆中—武都—成都出现浅槽,高原中部出现低值区;29日20时(图9.29d)副高主体中心位置西北移到贵州北部,588线在重庆—宜宾—西昌一带,中心位置达到了这次西进的顶点;30日08时(图9.29e)副高减弱东退,中心位置位于湖南中部,高原中部形成的低槽也在向东移动,位于达日至拉萨一线;30日20时低槽东移至玛曲—阿坝—巴塘—中甸,8月31日08时(图9.29f)低槽已移到达川—资中—越西一线,溪洛渡坝区已处于槽前的西南气流内,副高中心位置东退到江西省中部;8月31日20时副高东移出海。
(2)700hPa天气形势分析
700hPa上,8月28日08时(图9.30a)在青海形成一低值区,其南端到达川西高原,溪洛渡、新市镇均在其东侧的偏南气流内;29日08时(图9.30b)低值区东南移,其主体在河套至川西北,而从风场上可看到成都与宜宾站存在辐合,丽江、西昌、宜宾、重庆、达川为一致的西南气流,且巴塘转为东南风;30日08时(图9.30c)巴塘转为南风,低值系统已东南压,切变线位于汉中—成都—巴塘一线,而且西昌、威宁与宜宾之间存在风速辐合,辐合区南移;31日08时(图9.30d)川南低涡明显,且西昌与宜宾之间仍存在风速辐合。
图9.29 2007年8月27日至31日500hPa形势变化
(3)影响系统的确定与预报
8月底的溪洛渡施工区暴雨都与副高的变化有关,但由于前期受“圣帕”台风减弱西行的影响,副高北抬,24至25日溪洛渡受其影响出现暴雨,随后副高南移,给后来副高的变化预报增加了难度。28日副高西端略有减弱且川东辐合区有所南移,28日20时川西高原北部出现了切变线,29日副高主体西进,但高原低值系统东南移,且低层700hPa成都与宜宾间存在辐合,30日该辐合区南移,且高原低值系统也东南移,地面上川北有弱冷空气南下入侵,溪洛渡、新市镇均处在高原低值系统东南侧的西南气流中,出现强对流性天气,29日、30日新市镇分别出现了大雨和暴雨,从地面降水分布来看,29日暴雨中心在成都附近,30日暴雨中心南移到峨眉到沐川一带;30日14时,地面冷锋位于合作—达日—丁青一线,副高30日08时比29日20时有所减弱,未来如果副高东退,则500hPa低槽将很快东南移,地面冷锋也会南下,从高空探测资料分析,副高已有东退迹象,结合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可以确定副高将东退,果断发布了31日溪洛渡坝区有大到暴雨的天气预报。
图9.30 2007年8月28日至31日700hPa形势变化
28日开始700hPa两地均处于西南气流中,有利于水汽的输送,这是这两次暴雨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30日新市镇暴雨和31日溪洛渡暴雨仅差50km,前者是在副高西北侧有弱冷空气入侵和低层辐合产生扰动而形成的,辐合区偏北,故溪洛渡没有出现强降雨;31日暴雨是在副高减弱东退的情况下有利于影响系统东南移,形成了溪洛渡暴雨,从28日开始可700hPa辐合区一直都在向南移动,30日08时700hPa上风速辐合区位于西昌、威宁至宜宾之间,由于辐合区偏南,31日较强较明显的系统影响时新市镇只出现了11.6mm的降水。
2.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
采用常规实况天气图分析外推天气系统的演变,结合地面本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再利用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确诊,才能使预报更为准确。在这次暴雨预报中,Ecmwf数值预报产品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特别是其风场、高度场、温度场的预报较为准确,对系统影响时间的确定有较大的帮助。
30日发布预报时能看到Ecmwf以29日20时为初始场生成的数值预报产品,其预报溪洛渡31日20时850hPa温度有所下降,说明低层有冷空气侵入;其预报30日20时(图9.31a)副高位置和高原上的低值系统与前面分析的实况资料基本相同,预报31日20时(图9.31b)副高减弱东退,溪洛渡坝区已受低槽影响;结合风场预报,30日20时高原低槽前沿还在川西高原北部一带,31日20时槽前已影响溪洛渡坝区,因此,在预报会商时就确定出溪洛渡的降水主要是在31日白天。
图9.31 (a)8月30日20时;(b)8月31日20时500hPa高度场预报
3.850hPa图与短时临近预报
由于昭通市处于低纬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在850hPa层之上,就溪洛渡而言,850hPa层就是接近地面,一般在昭通市的预报中很少使用850hPa资料。但是,在溪洛渡东北方向的川东南850hPa为东北风时,则有利于回流冷空气南下,东北方向的云团有利于向溪洛渡坝区移动。
一般冷锋前对流较强,往往会造成较强的降水,而30日夜间,冷锋前沿也有强对流发生,影响到偏东的普洱镇等,并没有给溪洛渡坝区带来强降水,给人以该系统不会再有较大影响的错觉。而31日08时前后,从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图可分析出主体云系已经处在溪洛渡上空,但地面没有降水,而在溪洛渡坝区的东北方向有回波发展,而这时08时高空资料还不能看到,从30日20时850hPa图上反映,成都、宜宾均为东北气流,低层的东北气流有利于东北方向的云团向溪洛渡坝区发展,结合雷达回波径向速度图分析,当发现雷达回波在豆沙溪沟中段加强时果断发出了溪洛渡坝区暴雨天气警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