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芒福德的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芒福德的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时间:2023-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芒福德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研究所包含的生态区域主义思想,对启发美国环境主义者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1920年5月德国鲁尔煤矿居民点协会编制的鲁尔区《区域居民点总体规划》;1921年前苏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经济区划;1922—1923年英国编制当卡斯特煤矿区区域规划;1929年美国编制的纽约城市区域规划。

3 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

区域规划历经从萌芽—兴起—繁荣—衰落—复兴的百余年历史。当回望世界各国或地区区域规划实践的演绎之路时不难发现,多种学科视角的规划理论及各种社会思潮均对区域规划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促发了区域规划作为一门较强实践性学科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之路。与任何知识一样,区域规划的理论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本章以时间序列为轴线,对区域规划理论基础的构成及其演变进行总体回顾和论述。

3.1 区域规划思想的起源

区域规划理论和实践最早源于19世纪的欧洲。特别是英国面对国内产业革命后城市无序扩展带来的众多城市问题,英国城市规划领域的众多先驱理论家进行了反省性的研究和思考,并逐步萌发了区域规划的理论思想。

3.1.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学术界普遍认为,世界最早的较为清晰的区域规划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98年的论著《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针对持续一个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其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导致了英国大城市地区出现严峻而复杂的“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社会贫困、住房条件差”等问题。在这一论著中,霍华德首次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 theory),并提议将城市作为区域加以规划。他主张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兼有城市和乡村的各自优点,其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该超过这一程度。田园城市的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城镇的公众所有并委托委员会进行管理。从中可以看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不仅是一个模式化的村庄建设,而且是一个平衡发展的、环境友好的城镇区域。他认为,单个的田园城市能以规划好的方式发展,并通过区域内多中心的功能配置实现整体发展。可以说,霍华德的理念是重要的,提供了一个从区域的角度采取实用的解决途径来解决大城市发展产生的各种问题。这实质上是对当时城市规划理念的重要突破,即最重要的是以区域观念去思考和规划。

田园城市理论摆脱了过去“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其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提出了一个促使人口和产业迁出城市核心地区的总体计划框架。主要包括:人口和产业向不同城镇的有组织的分散;城镇人口规模限定为3万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层;紧密便捷的城乡联系、城乡地域的整体结构规划;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融合的邻里关系;有效的公私合作管理。这种理论不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道路,而且也显现出统筹考虑区域内城乡之间的结合交融发展关系、综合安排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和发展、城镇群体组合发展、大区域内城市群的关系协调等重要区域规划思想的萌芽。

3.1.2 盖迪斯的生态型区域规划学说

英国的帕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是国际规划界公认的西方区域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如果说在近代规划史上,是霍华德第一次将观察城市的目光投射到了城市之外的周边区域上,那么盖迪斯就是西方近代建立系统区域规划思想的第一人。”盖迪斯1915年出版了《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运动和文明之研究导论》一书。他首次将区域的概念正式引入规划领域。在书中,他主张城市研究首先要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及其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突破了当时常规的城市概念,提出把自然地区纳入规划研究的新的区域规划模式。

这一模式揭示了生物地理学、地形学等与人类活动体系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并论述了人类活动既影响其生存环境也受其影响制约的关联关系。他曾经指出,工业的积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显著集中,并呈现城市将扩展蔓延至郊外的趋势,进而形成由众多大小不一的城市结合成巨大的城市集聚区(conurbation)。显然,在此背景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必须挣脱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区域布局的束缚,而转型为“城市区域的规划”。因为城市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封闭存在的,而是与外部环境(包括与其他城市)相互紧密依存。为此,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充分考虑人类活动的生态地理环境条件。

生态型区域规划理论学说的突出贡献在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对城市的研究由单体分散走向区域综合。特别是,盖迪斯运用哲学、社会学、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对城市地区进行综合研究,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空间框架,倡导建立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规划体系,即规划范围和内容应该覆盖若干个城市以及其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区域。据此,他所主张的“人们不能再以孤立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城市,必须认真进行区域调查,以统一的眼光来对待它们”的理念原则,时至今日,对国内外正在进行着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活动仍不乏警醒并具有指导价值。

3.1.3 芒福德的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其著作《历史中的城市》中曾经明确地提出,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的整体发展。他认为,西方社会的现代城市应该对许多社会问题承担部分责任,特别是城市蔓延式发展产生的弊端。城市并非孤立的空间存在,它与其所在的区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每一个城市都有与其相应的地域作为其吸引范围,每一个经济中心(城市)都有其相应的经济区域,城市的发展要对周边的地域产生物质与人口的交换作用,而一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也受到相关区域的资源与其他发展条件的制约,城市与区域规划应该重视人类活动与其生存环境空间之间的有机联系。简言之,即区域孕育产生城市、城市辐射带动区域。此外,芒福德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研究所包含的生态区域主义思想,对启发美国环境主义者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概括而言,以上三种学说理论都是早期的区域规划思想萌芽,并对同期相关的区域规划实践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1920年5月德国鲁尔煤矿居民点协会编制的鲁尔区《区域居民点总体规划》;1921年前苏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经济区划;1922—1923年英国编制当卡斯特煤矿区区域规划;1929年美国编制的纽约城市区域规划。这些规划的共同点是都以城市为核心,并融合周围地区进行整体规划。后来的规划的经典文献,又进一步肯定了上述理论思想。如1933年拟定的《雅典宪章》承认,城市及其周围地区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统一性,并在《马丘比丘宪章》中得以再次重申。

3.2 传统的区域规划理论

大量传统和经典的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主要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国家。由于饱受战争严重破坏,为了恢复经济进行重建,这些国家在社会主流思想的驱使和影响下,除了恢复经济增长以外,其他如文化发展、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等问题也得到了重视。区域规划实践主要侧重于实现新的生产力平衡布局活动。与此相对应,在区域规划的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形成了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位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增长极理论等传统理论。

3.2.1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劳动地域分工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从个别区域来看,主要表现为区域生产专门化;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主要表现为全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应该说,18世纪后期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19世纪早期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19世纪中期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20世纪早期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及20世纪上半叶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等是五种经典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模式。这些早期的地域分工理论主要是针对国际分工与贸易而提出来的,后来区域经济学家将之广泛用于研究区域分工,特别是在二战以后,不少理论模式作为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区域分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还相继出现了新要素禀赋理论、技术差距理论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

以上各种理论的共同点在于,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条件差异,它们以相同的劳动耗费发展同一种生产,其经济效果会不同。因此,就区域规划而言,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规划来综合考虑整个生产地域的合理专业分工,实现合理配置和资源利用、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该理论在区域规划中对于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及合理的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对于指导全国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布局和调整曾产生深刻影响,对于改变我国生产力地区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2.2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H.H.科洛索夫斯基首次提出了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概念。他指出,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地)安置各个企业从而获得经济效果。这种地区内各企业之间的结合就算为地域生产综合体。同时,科洛索夫斯基认为,应以地域生产综合体内各部门企业的技术联系来合理组织生产过程。之后,1978年前苏联国家计委生产力委员会主席H.H.涅克拉索夫在其论著《地域经济学》中对地域生产综合体进行了概念拓展,即除包含各部门企业的合理结合思想外,还突出了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合理结合的内容。前苏联运用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基础、主要生产专门化部门、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长远发展方向,把全国划分出若干个大的基本经济区,且每一个经济区都有一个或几个主要专门化部门并与其他生产部门有机结合、综合发展,形成一个有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而使区域规划演变成为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进行的综合地域规划。地域生产综合体发展成为指导二战后前苏联经济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地域生产组织形式。

尽管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在于促进实现城市区域的资源综合利用、揭示内部要素结构和部门关系、加强产业协作和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对区域经济规划布局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它毕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解决重大的国民经济任务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当今全球市场经济环境中如再依赖国家和地方的大规模生产投资活动,组织实施以产业发展和布局为重点的区域规划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3.2.3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一种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分析其形成原因与条件,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理论。主要的古典和近代经济区位理论包括:19世纪初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的农业区位论、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的工业区位论、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及20世纪4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ugust Losch)的市场区位论。在一定程度上,上述主要经济区位理论产生以前,无论是地理学还是经济学的区域的研究都主要停留在观察、记录和统计描述上。区位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使区域分析开始运用数学方法对区域要素进行统计、归纳、演绎。区位论被引进到地理学后,加强了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的应用以及网络和扩散理论的研究。区位论对于区域规划的重点影响体现在构建针对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及其与其他经济因素的联系、空间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

3.2.4 增长极理论

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提出了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该理论对区域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先后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刚果等国的区域规划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此理论为基础,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了据点和轴线开发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国内著名地理学家陆大道以中心地理论为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并被广泛运用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国土开发规划实践。该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科学指导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分析和合理确定区域发展的功能极核、发展轴或发展带。

以上中外学者的理论思想,对于改革开放后较长时期内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鉴于中国国土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实现资源要素的集聚式发展,在大区域范围内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及在县域发展中强调中心镇的发展,打造区域发展的若干不同等级层次的核心增长极和增长轴。

3.2.5 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中又相继产生了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的经济发展阶段论、J.G.威廉姆逊的倒U字形发展理论和J.R.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上述理论被不同程度地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实践中。其中,经济发展阶段论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向、近期战略重点时具有参考价值;在区域规划及其政策制定中,倒U字形理论思想能通过有效地组织产业部门间及地理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核心—边缘理论可在核心区、边缘区及过渡区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提出不同的发展策略。此外,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梯度推移等理论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均有较好的运用。此外,发源于日本城市密集区域发展的圈层结构理论,对于区域规划过程中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解决大城市过分拥挤的弊端等方面也显现出较强的优势价值。

综观上述传统的区域规划理论,它们在区域规划中实践活动的运用还主要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为目的,探讨如何从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发展战略模式等方面去实现经济性要素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社会公平等问题。

3.3 现代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

鉴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对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和实施政策开始进行深刻反思。其中,曾经普遍以经济增长率作为发展主要目标的传统发展观开始遭受质疑和抛弃。区域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内在的,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由此,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内涵及研究视点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此时,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下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的协调思想理念渗透和影响着各国的区域规划实践与区域政策目标。与此同时,现代区域规划理论也进入了丰富多彩又颇显庞杂的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系统理论等。

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日益扩大的背景下 产生的。1972年6月5日第一次国际环境保护大会——联合国人类环 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并达成了“人类与环境不可分割”的共同认识。1987年7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联合国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的召开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这次会议通过了包括《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等在内的贯穿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若 干重要文件和国际公约。这些公约为人类改变传统的不合理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倡议。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被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战略与实施已经被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活动领域所广泛接受。特别是,在区域规划的发展实践中,人们认识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与经济增长同样重要的规划目标,而不是作为增长目标的一个条件或限制性因素体现在规划之中。区域规划在保证经济功能的基础上,开始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将“社会环境发展”问题摆在了规划的中心位置,以可持续发展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标,通过市场化的调整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颁布一系列的环境政策来促进区域规划的实施。

由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认识和解释方式有多种(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展的区域规划,必须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针对区域特点制定区域发展目标,摒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坚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态安全的和谐统一。例如,相对于1921年的第一次规划,1996年的第三次纽约大都市地区规划提出了经济、环境、公平的综合目标。这既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也体现了现代的区域规划理论发生显著变迁。

3.3.2 循环经济理论及景观生态学理论

为了迎接全球日渐严峻的资源环境挑战,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一脉相承的循环经济理论及景观生态学理论,将新的资源观和“绿色GDP”理念引入到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从思想和方法论上为区域规划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思维模式。其中:

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循环经济是指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为操作原则(称为3R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它的发展目标在于变“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增长模式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区域规划,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资源来缓解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景观生态学作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其原理和方法已经应用到许多领域,尤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研究与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世界景观生态学理论关注的重点从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逐渐扩展到资源开发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强调景观的多功能性、综合整体性、景观与文化的协同,并提出了整体性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框架。特别是,该理论提出“区域作为研究和维系可持续性的基本空间单元,在区域规划中要遵循景观生态学意义上的空间格局”,并主张将“斑块—廊道—基质”的模式嵌入区域发展格局中,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区域生态系统,以提高区域的生态安全度,协调区域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3.3.3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相比于其他区域经济理论,它的独特方法论原则可以运用于从宏观到微观层次的区域规划。系统理论是从总体综合的角度进行经济区域的划分和规划,主要依据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去把握总体上的最优发展。其中,系统动力学模型被较多地用于区域规划中。它主要通过建立模型,寻找各种区域经济和环境发展的优化模式,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建模,比传统的数学模型更能充分刻画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和动态特征。系统理论为区域规划提供的主要方法论及其原则包括:

1)整体性原则

系统理论的整体性原则主要从三个层次加以体现。一是大系统是由各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相加;二是各子系统在区域内形成网络交叉关系,涉及网络载体、网路客体、网络密度及流量;三是区域大系统是包含经济、社会、环境等多因素的立体动态空间系统,区域规划需要多维度有效组织上述因素。

2)层次性原则

系统理论的层次性原则是将整个区域看作一个结构有序的多层次等级系统。区域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正是通过层次性得以表现出来,如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在横向和纵向上形成不同层次的区域规划。

3)功能结构性原则

系统理论的功能结构性原则是将系统结构看做系统内部之间的时空联系方式和秩序。它不仅是使系统保持整体性和一定功能的内在根据,也是区别不同系统的根本标志。从中也可见,系统结构对于系统功能的重要性。相应地,区域规划行为既要考察区域系统的单一组成要素的影响,也要统筹多要素的相互作用,并能够根据地区条件重组要素间关系,形成达到区域最佳功能目标的区域发展结构。

3.4 小结

总体而言,区域规划理论的演变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早期区域规划思想的起源和形成,但尚未完整地发展成为系统的区域规划理论体系;传统的区域规划理论产生主要着眼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现代的区域规划理论发展强调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平衡和协调发展。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一些超越国家与地方层级的组织逐步兴起,也推动了对区域发展研究和规划的种类趋于增多。虽然经济全球化整合唤起了区域规划的复兴,但必须看到,此时的区域规划显著不同于以往。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新自由主义思想中平等、环境保护等社会学和环境学思想,不再单纯仅从经济角度考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展望未来,我国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必将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同时,重点突出其战略性、动态性及区域调控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彼得·霍尔2002年在其著作《规划:新千年的回顾与展望》中曾指出,20世纪的规划运动受到主流时代思潮的强大影响,而这种思潮归根到底是对每一时期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的理解。毋庸置疑,区域发展过程产生的问题始终存在,区域规划理论的“探索之旅”也仍将继续下去。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可以有以下认识:首先,区域规划的目标不仅是经济增长,它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关系;其次,自20世纪中期以来,区域规划逐渐重点强调它的政策性功能,其制定和实施的程序也日趋理性化和系统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规划不再是蓝图式的设计方案,而是对未来决策和行动计划进行规范的一系列指导纲要。其中,特别重视多内涵、多目标和多方案的综合分析。为此,区域规划需要不断吸收多学科的先进思想和理念,在实践中丰富并创新区域规划的理论体系与组织实施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